打印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我们是踏进了民俗学的门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民俗学的飞跃发展。但是,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首先,先说学习的问题,田野调查固然重要,但是背景知识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随着阅读越来越多的书籍,我发现其实我们对于民俗学还很渺茫,真正很精华的书目比起其他学科还是很少,那么这就需要未来的我们去努力拼搏。我们不能一味的看宏观的实事,更重要的是把基础打牢,这样根基牢的知识体系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民俗史的学科发展问题,我们也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将民俗事先贯穿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左传》中的许多民俗都被许多老师引来在书中。我们也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民俗,人类学家关注的异文化,我们更多是本土文化,就像施爱东老师在《现代民俗学检讨》中所言,没有人真正的区别二者。我们也应多看人类书方面的书,有人类学者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民俗,而不是认为自己的民俗优异于其他的。我们也要从社会学角度去看待民俗,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被社会化的人,因此民俗活动也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再来,谈谈我们的生活。作为民俗学者,我们的学科还很年轻,还有很强盛的生命力,同时意味着我们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要把眼光局限在身边,我们要认真的对待生活,相信未来。旅行是一种经历,现在民俗旅游和民俗学已经被炒的相当火热,暂且不说国外,祖国有这么多大好山河,我们应该趁着年轻,开阔自己的视野,经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站在不一样的地方,看待生活,会有不一样的感悟的。不要觉得自己没有钱就没有资本去旅行。可是亲爱的我们有无限的活力与激情,不要等老了再去到处游走,那我只能说,你会错过许多美景。我们要利用有用的资源,去看别处不一样的景色,同时充实和提高自我,最重要的是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势来面对人生。我们的民俗学是一个大家庭,不同学校的同学可以相互奔走,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没有钱,但是我们可以有朋友,有携手共进的意愿。

最后,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们的民俗学论坛主都很积极,很活跃。但是 亲爱的们,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真才实学,很感谢我们的前辈们在民俗学论坛这个空间上,给我们带来许多前沿的知识。我们都有着一颗对民俗学赤诚的灵魂,可是,我们还需要培养我们的脊梁,多少年后,扛起这重任的将是我们,所以,请大家,尤其是研一的同学,趁着有限的时间,努力啃书本,把基础扎实了,不要依附于网络,这样我们只能被网住了个体,如何能发展自我呢?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作为小版主,我们的大当家巴莫老师真的很辛苦,站内事务也是很多,我们要抽空每天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每天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和思考,不断的升华自我,这样,我们的民俗学科才会越来越好,被注入民俗学者血液后,民俗科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了,这也关系到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构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