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新闻摄影不“新闻”
中新网 2009年06月17日 13: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新闻摄影先驱
沙飞:新闻摄影不“新闻”
沙飞是谁?
2003年的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展,主办方为这个离世已53年的摄影记者,举办了塑像落成仪式。可在场许多挎着相机的同行,都相互询问起这个问题。
询问者有所不知,这个名字,是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的代名词。作为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沙飞为那个年代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影像。
他的《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在一起》,被公认为鲁迅的照片中最传神的一幅。这是鲁迅唯一一次在照片上露出笑容。因此,作为鲁迅离世前11天的最后留影,当时国内几乎所有报纸,都将其放在了头版位置。
他1937年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上》,则被视作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经典缩影。这张照片,被印刷到无数的传单与海报上,激励了许多普通中国民众,投入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洪流。
在中国摄影史上,沙飞同样开启了一个“用相机记录历史”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至今天,成为多数摄影记者的共识。但在沙飞生活的年代,人们眼里的摄影功能,却并非如此。
从20世纪初进入中国起,摄影便成为一些有钱人“娱乐、消闲的玩意儿”。大多数摄影家,都称摄影为“美术摄影”,讨论摄影的术语,也多是些“构图”、“布局”、“章法”、“意趣”、“光画”之类。
不过,在1936年的一次摄影展览中,沙飞发出了这样与众不同的声音:“现实世界中,多数人正在给疯狂的侵略主义者所屠杀、践踏、奴役……摄影的人,就不应该再自囚于玻璃棚里,自我陶醉,而必须深入社会各阶层,各个角落,去寻找现实的材料。”
从那时起,这道“追寻自由的目光”,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在血泊和苦难中的祖国,没有离开过那个“正义与邪恶、自由与奴役、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年代。
沙飞是抗战时期第一个到达华北晋察冀军区参军的知识分子,并创办了第一份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由于这份画报摄影、印刷的质量很高,完全可以与大城市出版的画报相媲美,日军甚至根本不相信它是出自条件简陋的山沟。
在战场上的沙飞,用镜头记录下了数以万计的战地影像。但等到历史烟尘消散,人们再来回顾这些照片,却看出无法掩盖的矛盾。
有人评价:“沙飞的照片,往往比子弹和大刀更有威力,因为他的照片指引的是成连营、成旅团的士兵……他们排山倒海般地压向敌人,将前面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东西压成齑粉。”
但也有人指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沙飞的许多战地摄影作品,都是“摆拍”出来的。比如,人们发现,在他拍摄的一组反映八路军与日军拼刺刀的照片中,同一个八路军士兵背上的斗笠,时有时无。
一个没有定论但流传甚广的观点甚至认为,后来被“文革”时期人们热衷的“高大全影像”,始作俑者,正是这位中国新闻摄影的时代开创者。
从目前披露的史料来看,对于“不新闻”的摄影,沙飞也曾进行过微弱的抵抗。1948年,山东一次重要战役结束后,沙飞才赶到了现场。有人提出要士兵们“重现历史”,但沙飞拒绝了,这一举动当时还被人批评为“艺术家的孩子气”。
在沙飞的女儿王雁眼中,父亲一直都是队伍里的“一个另类”。“他只想好好拍照片,但是政治上又常常给他很大压力,再加上他个人性格也是追求自由,这其实是无法解决的矛盾。”王雁说。
这种矛盾,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了结。1949年末,已经患上精神病的沙飞,枪杀了日本军医津泽胜,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的所有作品上,作者名字都被抹去。
尘封30多年后,1986年,沙飞得到平反,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影像下方,终于署上了他的名字。而在他战斗过多年的河北,双凤山烈士陵园里也为中国新闻摄影这位先驱,竖起一座塑像。
塑像基座上,刻着沙飞生前的诗作。这个并不自由的人在诗里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本报记者 林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