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


  这是我们的“田野考察群”十年田野考察和研究工作的一个大致描述,写于1998年,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史论丛书”的序言发布。我们的另外几套成果是“田野考察丛书”、“西行图志”等。作为初稿,当时说拟做的事,许多已经完成,如“文化、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国际研讨会等。

周文中 邓启耀


  如果仅就文化多样性这一点而言,云南可以看作世界的一个缩影。云南民族文化的美丽、丰富和神奇,一度成为怀旧者或幻想家陶醉的乐园。但走得近一点的,特别是置身其中的人,已经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感到了困惑。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化,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是可以成为互补的统一体?几十年来,多少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为之耗费了多少心力。至少在西南联大时,对云南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就已吸引了不少学者名家,50年代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将中国文化中鲜为人知的一面逐渐披露出来;80年代以来的民族文化研究,从更多的角度进行了审视;如今21世纪即将来临,如何从传统发现未来,或是从未来发现传统,成为世纪之交云南人关心的一个话题。
  所幸的是人们并没将这一切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诸如民族文化及其保护、传习、发展乃至重建之类话题,开始从学者的书斋走向社会,成为关系到社会发展、经济活动乃至生活方式的现实问题,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省立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柱。
  199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在与中国的"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和云南几位年青学者进行了接触,资助了他们的田野考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1995年5月,第1阶段"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结束,田野考察群的出色工作,在总结会上获得国际专家的好评。自1996年起,第2阶段"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开始。在这个计划中,有关民族文化的田野考察及其研究是一项十分被看重的工作。在中心及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这项工作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
  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主要由云南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中青年学者、作家和艺术家组成,由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共同进行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及财务管理。该项目的美方负责人为周文中教授,中方负责人为邓启耀教授。考察群的工作,是在"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与保护"这一项目设计的计划中开展的。它的具体内容是:
  1.民族传统艺术和工艺的田野考察;
  2.与当地民族合作、与当地实际结合、不离本土的传习、保护及培训;
  3.跨学科、跨文化的合作与推广。
  在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社会里,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怎样传习和保护这样一些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始终强调这些原则:
  1.通过田野考察,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而透析它的发展趋势。
  2.通过与当地民族真诚的持续的合作,使各民族增强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提高对其文化进行自我传习、保护和发展的能力。
  3.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使这些文化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财富。
  4.民族文化的保护(Conservaition)必须是基于本民族自觉的内在的意愿,不是"冻结",更不能靠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来限制,发展也并非外来的开垦,而更应强调自动的演进(Evotution)。
  一、关于不离本土的自我传习
  与时下流行的"民族村"、"风情园"或同类性质的"传习馆"模式不一样的是,我们强调一个原则:民族文化的真正传习,应该是不离本土文化生境的、由当地民族自我完成的。否则,便会像从大海里捞出鱼来"保护"一样具有诸多问题;如果为了某种经济利益或其他目的对非己文化进行隔离式"保护"、用外力限制或拔苗助长,更是不合适的。国际上已有很多这样的不成功的例子。事实证明,有些做法由于严重损害民族的感情,违反文化传习的规律,其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鉴于过去的教训,包括国内国外不同类型的教训,我们在谈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在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社会里,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我们的田野考察过程,即是一个向当地民族诚恳学习的过程,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带偏见地记录和学习各民族已传习了千百年的特殊的知识系统;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按当地民族意愿,与他们共同探讨民族文化在现代如何进行使用、保护和发展。通过与当地民族真诚的持续的合作,使各民族增强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提高对其文化进行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的能力;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使其中的优秀文化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财富。这一切的要点在于"不离本土"和"自我传习"。
  各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而民族文化的消亡又是世界性的,令人十分痛心。传习与保护工作也有人在做,但做得成功的地方不多,所以,世界上许多珍贵的文化已经被摧毁,或者正在被摧毁。我们进行民族文化传习与保护的基础工作,试图探求一条传习与保护的有效途径,在云南,田野考察群开展的"民族文化自我传习与保护"项目就是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之所以选择云南,因为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聚集的重要地方,它不仅仅只是一种地方文化,它与其他地方的民族文化和外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和藏文化、汉文化有关系,和整个东南亚、南亚文化有关系,因此,云南各民族文化不只是一个地方文化,它是中国的或是整个东方的。我们提倡在村落中保存地方固有的传习活动,并培养民族自豪感,把这种活动视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不应只限于在导师和学生之间,而应该在随时随地都有所进行。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从村民到研究者,从一个团体到另一个团体。教育整个社会,真正使从村民到政治领导者的每个人都接受到关于文化和历史遗产意义的教育。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世纪之交,民族文化面临一次新的转型。在新的世纪,国际一体化的设想需重新论证,文化个性或文化多元将显示新的生命力;然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在"现代"浪潮冲击之下,以几何级数速度迅速消失的社会现实。我们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呢?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现在已经到了非保护不可的时候了。有人分析,如果说这些资源过去是以十年为周期的消失的话,现在是一年一个样了。无形文化资源不象矿石那样,不挖它就不会消失。我们常常痛心地看着一批批珍贵的文化资源在我们眼前蜕变和消失,其速度相当惊人。所以,任何对自己文化有责任心的人,都有一种很切实的紧迫感。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危机,而不只是云南才面临这样的问题。文化的蜕变不是某个民族的蜕变,而是某种文化类型的蜕变。文化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有些时候,物质上的进步往往是以牺
  牲我们精神上的财富来获得的。我们能否在两方面取得平衡--一方面经济发展,一方面保存我们文化中珍贵的东西?传统和现代是两只脚,一脚落地,一脚腾空,才能走动。
  我们从事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人,现在还能做的就是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腿,用自己的心去踏踏实实做一点调查研究,找出可行的抢救、保护和发展对策。在这点上我们要有前瞻性和献身精神,不能等到社会理解了,经费充足了才开始动手,到那时,很多东西早已消失了。
  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和与中外专家的理论探讨,我们认识到,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传习和"冻结"式的保护。事实是,民族文化,不仅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对于历时性的传统,我们不应该看作一个单向延续的"线",而应把它看作与现代和未来的种种发展可能相交叉的"网";其共时性的"生境",也不会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点",而是一种能和相关文化相关生态互相影响或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没有一个文化是可以原封不动"保存"的。没有一个民族是可以靠抄袭过去来求发展的。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田野考察工作,不是挖掘古董,而是了解现实;不是怀旧,而是学习;我们的观察,必须深入到它内在的精神,必须有一种结构性的计划或结构性的观察,否则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为避免落入空泛,我们的田野考察又须深入到一些关键性的"点"上,通过这些点来认识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和生动的真象。
  云南是多民族文化的聚集之地。自成系统的三大文化带在此交结、互动和融和,形成云南文化的多元特色。
  按原计划,最初需对全省主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总览性考察。考虑到云南民族文化中,滇西北横断山及三江并流地带各族(如纳西、普米、怒、白、傈僳、摩梭等)文化与藏文化、滇西滇南各族(如傣、哈尼、德昂、布朗、佤等)与东南亚文化、滇东滇东北各族与巴蜀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必须从一种较大的文化背景(如人类学所谓"文化带"、"文化圈"之类)来观察那些并非孤立存在的文化事象,以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来源、传习和发展有较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的初期总览性考察,拟采用"以线串点"的方式进行,即对基本反映云南民
  族文化主要面貌的三大"文化带"进行结构性把握和选点。
  1.滇藏文化带综合考察
  滇藏文化带主要指滇西北和西藏及相关藏区这一狭长地带的文化结构形态。
  其结构性特征为:
  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高海拔高原、三江并流区的深切峡谷及高原湖泊;山地耐旱耐寒作物(如青稞、荞麦、小麦等);高原畜牧业(如耐寒的牦牛、绵羊等);服饰多"衣皮毛";建筑多干打垒土、石或原木结构;茶马古道;溜索、滕桥或软驮马帮;民族多为古氐羌系统的分化发展;宗教多为藏传佛教及与苯教相关的民间信仰......
  切入点:以历史上对滇藏文化带形成产生重大作用的"茶马古道"为主线进行实地踏勘,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深入考察。
  (一)综合考察--茶马古道寻访。任务:沿着茶马古道,对云南滇西北至西藏长达数千公里的经济文化传输带进行多专业综合考察,感觉古道,寻找在民族文化传习与保护上有意义的支撑点。
  (二)选点考察
  1)马帮文化考察;
  2)中甸三坝白水台纳西族东巴教、民间造纸考察;
  3)德钦绒赞卡瓦格博神山脚下的藏族村寨考察;
  4)藏族服饰艺术考察;
  5)文化名城(丽江)的日常性观察,丽江纳西族民间乐舞及传习基地调查;
  6)宁蒗泸沽湖摩梭人母系大家庭调查;
  7)鹤庆白族工匠及民间工艺与市场建立互益关系的调查;
  8)独龙江独龙族文化考察;
  9)怒江怒族、傈僳族文化考察;
  10)藏区苯教与摩梭达巴教、纳西东巴教的对比观察;
  11)金沙江古代崖画考察;
  12)大理民间工艺考察;
  13)三江并流流域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4)泸沽湖环湖区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项目。
  2.滇、东南亚文化带综合考察
  滇、东南亚文化带指滇南、滇西与相邻的东南亚、南亚诸国的文化结构形态。
  其结构性特征为:
  热带和亚热带低山地带及雨林、河流;茶及稻作,以猪为主的养殖业,干栏式或竹木结构房屋;硬驮马帮或牛车;森林采集及经济作物;民族多为古濮越系统的分化发展;宗教多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及与自然宗教相关的民间信仰......
  切入点:以连接云南和东南亚的四条国际河流流域区文化(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瑞丽江、盈江-伊洛瓦底江、元江-红河)为主线,对跨境民族的文化做对比考察。
  (一)综合考察。很难一次完成,似可结合其他项目分段实施。
  (二)选点考察
  1)滇南哈尼族彝族多声部音乐及民俗乐舞考察;
  2)滇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研究;
  3)滇南民族服饰及民间信仰调查;
  4)滇南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
  5)西双版纳傣族、基诺族、布朗族文化习俗调查;
  6)思茅地区爱尼人民俗调查;
  7)澜沧拉祜族文化习俗调查;
  8)西盟佤族木鼓民俗研究;
  9)沧源崖画及其所在地民族民俗研究;
  10)德宏景颇族文化习俗考察;
  11)哀牢山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民俗与生态的关系;
  12)思茅地区旅游资源考察与规划。
  ......
  3.滇川黔桂文化带综合考察
  这一文化带结构较为复杂。作为云南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这里先秦时即有过以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干的古道,以汉文化为主流同时包容苗、巴蜀、百越等文化的文化带延及滇东及滇中的广阔地带。
  其结构性特征为:
  乌蒙山中山地区;珠江上游及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以土豆、玉米为主的山区旱地农耕和坝区水稻农耕,以山羊、猪、黄牛等为主的畜牧业;马车或硬驮马帮,砖瓦及石片结构房屋;道教、儒教及汉传佛教;民族为古苗-盘瓠及百越系统诸族。
  切入点:以先秦"五尺道"或珠江源及在滇东产生较大影响的爨文化进行实地勘察。
  (一)综合考察--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或沿珠江考察。
  (二)选点考察
  1)爨文化考察;
  2)滇文化考察;
  3)昭通傩戏考察;
  4)滇东与贵州苗族文化民俗考察;
  5)宣威民族工业;
  6)罗平布依族、水族民俗考察;
  7)呈贡农民画及其培训基地;
  8)新平老厂乡彝族文化传习基地;
  9)通海兴蒙乡蒙古族文化变迁考察;
  10)建水陶器考察;
  11)滇中彝族文化。
  ......
  三、关于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的研究与成果的推广应用
  为使学者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田野考察和研究为社会服务,对人民的发展需求有利,从一开始,考察群在制订规划、审核项目、确定跨单位跨学科合作成员时,即充分考虑使该项目具有前瞻性学术水准和较强的可应用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开始关注作为民族精神和价值支柱的文化。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实践中,田野考察群的成员长年坚持不懈,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参与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一些新的思路正在形成,一些理论正在为实践开路并走向现实。
  田野考察群成员在将学术成果向社会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宣传及积极主动的工作,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咨询和服务。
  这首先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
  1.前些年的某些短期短视行为已产生不良后果,引起社会关注及反思。
  2.由于改革开放,云南民族文化在国内外知名度逐渐扩大,这对于一个希望加大对外开放、文化交流并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府是个好的信息。
  3.多民族文化对安定团结的良好作用。
  4.旅游业促发人们对人文旅游资源支柱--民族文化资源的关注。
  所以,学者的研究有了与社会结合的更多可能。
  我们参与推动的工作有:
  1.策划组织并参与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调查和研讨会。
  2.为省决策部门策划《多彩云南--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议》,并与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党政有关部门。
  组成"多彩云南--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总体规划"课题组,制订规划,力求将国内外专家及全省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进去,形成一个结合云南实际的有远见及有较大可行性的规划。
  (二)把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并力求形成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的传习与保护,只有在能够生存、发展的前提下才是实在的,否则易流入空谈。在田野考察中,我们发现,凡能与市场建立互益关系的民间工艺,不仅有了生存的土壤,而且还有发展的空间(鹤庆铜匠、大理木雕、扎染、丽江古乐等);文化的盛衰在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如马帮)、宗教(如怒江基督教)和政治等密切相关。
  对于发展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现代知识经济,人们已谈得很多,它的重要意义,应是不用再论证的了。云南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牢牢把握住"科教兴国"这样一个总的方向,结合云南实际,发展我们的知识经济,努力达到全国或世界先进水平。这个问题,我们要花时间来做更深入更实在的研究。
  显而易见,云南迈向二十一世纪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也是回避不了这个问题的。
  那么,以传统知识系统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将有什么样的历史命运和历史使命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在于,云南这样一个还在传统农业经济条件下为解决温饱费尽力气,传统工业经济较为薄弱而科教事业相对落后的省份,有资格谈论知识经济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形式吗?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除了人们已谈得很多的有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高技术知识,还应包含有关创新意识、价值选择、生态观念、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多与社会科学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知识;知识经济,除了包括高新科技知识所创造新的资源,是否也包括对传统知识系统等原有资源的利用或改造以转生出的另一类资源呢?例如,云南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开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直接将它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与知识经
  济结合而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呢?我们知道,知识经济中的第一生产力要素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化。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无形资产,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
  我们不能把民族文化理解为一种虚的东西。事实上,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的立族之本。直到现在,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仍然是云南省各族人民因地制宜进行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看,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就是我们无穷无尽的宝藏。例如,在云南省,旅游业已被确定为"九五"全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最关键的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的也是丰富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如果没有这些多样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的支柱便要缺了大半边根基。所以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这是从云南的资源实际来开发特色经济,看去虽是"文化",实际却与经济大有关系。而且,与现代知识经济一样,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商品,有其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性,这就是为什么美丽的风光世界到处都有,而旅游者为什么要跑那么远来云南的原因。
  其次,从需求角度看,它满足的不是传统的温饱层面需求,而是更具现代意味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文化多样性以及"隐知识"等的关注)。
  第三,从市场角度看,它拥有以城市居民、白领阶层等为主体的广阔的国际市场。
  第四,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它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或促活一批与之相配套的高层次服务行业,缓解土地人口问题带来的失业和生态压力。
  总之,民族文化的市场转化、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等都是可以直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目前的状况是分散、零碎和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这样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只会越来越多地损坏我们自身的长远利益。如果不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及其多样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资产,就等于自毁资源,自损形象。因此,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统一旗帜下,将民族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并与市场建立互益互动的关系,统一规划,规模化生产,集约型经营,亦可采取公司+农民+基地的方式,将农民手工艺作坊与国际市场对接,将真正反映本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国际舞台对接,使文化艺术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文化产业,将我们这个多民族边疆省份过去视为"包袱"的东西变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对于解决云南6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与脱贫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与保护也是可能落到实处的。保护民族文化合乎他们的愿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对于他们来说也有较多可操作性,只要选项正确,适当加以引导,就有可能对他们熟悉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适当发掘,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真正使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从贫困中走出。因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实质上是云南脱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扶贫攻坚的有效的战略措施。
  由于考察群三年主要任务是田野考察,有关如何把成果推向社会并形成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如何支持文化事业等问题,目前只有一些设想,比如:
  1.在某地与当地民族共建生态、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基地(如三江并流区、西双版纳、德宏、丽江、大理等)。
  2.创制特色工艺品
  ·用民间纸、纤维制作的特种礼品书
  ·少数民族陶艺
  ·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品
  ·少数民族乐器
  3.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
  ·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系列活动(该策划方案已在省里立项,其余要分项目"梦幻阳光"被列入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型活动项目之一。)
  ·生活用具展览
  4.影视制作
  5.民间艺术节
  6.在开展上述或类似性质工作时,我们一定要十分慎重,千万要小心地避免开发带来的资源破坏及文化精神的损伤。另外,关于民族文化资源,或无形文化遗产的"版权"问题,学术界朋友多有议论,近几年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国家乃至资源地人民也有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定,但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从事的商业活动,有不少利润惊人,究竟有多少利益返回到花了几千年时间创造和传习这种资源的原文化"著作者"身上,应该结合实际,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在文化反馈和经济反馈等方面,逐渐形成一些合理的规
  则。
  (三)成果的出版与交流
  成果的出版与交流是开放信息,建立文化反馈系统的重要方式。为使那些过去很少能登"大雅之堂"、流散于山野中的民间知识成为全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考察群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为"村夫边民"的劳动和创造写史立论,以传永久。
  在今后几年内,我们计划出版以下考察成果:
  1."民族文化文库"
  A.田野考察丛书
  B.文化史论丛书
  C."文化带"纪实图录
  D.民俗资料丛钞
  E.民间艺术图录
  F.影视人类学片库
  以上首批共十余种书稿,约五种民族文化纪录片。
  G.参与其他丛书(如上海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浙江的"人类·社会
  ·风情图录丛书"、台湾的"经典丛刊"、云南与贵州的"中国各族家庭实录丛书"、广东的"生死绎影丛书"等,都有考察群成员的著作介入)。
  2.报刊宣传。
  《山茶·人文地理》杂志自1997年第1期起连载田野考察群考察成果。
  在《光明日报》、《地理知识》、《焦点》、《东陆时报》、《大地》等报刊发表有关成果,宣传云南合作计划的合作项目、活动及有关概念。
  3.学术讲座。
  应国家教委"全国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云南大学、云南省图书馆、云南民族学院和台湾光速摄影协会邀请,考察群成员在昆明、台北举办了多次有关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田野考察方面的讲座,获良好反响。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坚持举办每月一次的"民族文化现状"系列讲座和图片、影视作品展,探讨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
  4.学术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讲座,陪同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讲学、培训,进行了涉及面广泛的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活动。
  5.信息通报。
  印发《民族文化自我传习与保护通讯》,向考察群成员及有关单位通报信息。
  6.建立田野考察群资料库。
  现已完成有关文献、影视图像、实物等的初步归档工作。
  下一步计划:多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在几年前,考察群主要成员即已与农业、生态学、经济学等方面专家开始了合作研究,对诸如"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系统与生态农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森林、土地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近年还结合中国与国际上有关"21世纪议程"项目,提出了"泸沽湖环湖地区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三江并流区民族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等项目设计,我们认为:
  现代化、经济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正改变着云南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却使云南历经千百年才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面临毁坏或退化的威胁。因此,我们愈加意识到文化的保护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保存,反之,我们也确信文化行为是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规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认为即将灭绝的文化习俗和民间艺术不仅仅需要文化工作者关心,而且经济学家和科学家也应当关心。我们坚持文化与生态保护需要以上述的全面和协调的方式进行。
  利用各民族传统知识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及其知识系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许多事实一再证明,"一方人毁一方水土"的情况,已成为一种引起严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而"一方人保一方水土"的呼声,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绿色运动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理解,人类文化和大自然一样,永远不可能只以一种形式出现和存在。文化的多元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跨世纪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充分了解各民族传统知识系统和多元文化类型,促成云南民族
  文化的极大丰富,同时,对于保护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个问题,在1998年中国洪灾过后,应该引起我们更深反思了。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云南举行一个"多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研讨会"。邀请国际著名的文化与生态保护专家和倡导者与云南省政府、教育科研部门及商企业界的高层领导参加,讨论有关云南文化、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同时,以务实的态度,创造条件,开展更富于实效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另外,我们还将参与美国大自然基金会云南省政府合作的"大河流域国家公园"项目中的文化问题研究;参与国务院发展中心在云南的"绿生态"项目,以使这些项目的开展有更良性的运作。
  在中国及世界其他的国家、生态学、少数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讨论已列入重要课题,在云南做这样的事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长期项目。同时进行这样一个项目也可为亚洲其他国家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提供思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