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族“精神植被”需要更多“守林人”

民族“精神植被”需要更多“守林人”


民族“精神植被”需要更多“守林人”

□记者 雷宇 通讯员 刘中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0-21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一个故事让刘守华(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民间文艺学家)忧心至今。在湖北省近年的非遗申报评审中,某地将当地十月十五“接大王”的传统民俗作为项目申报。传说当地五姓居民祖辈在古代曾遭危难,承一位“石大王”显灵相济,这五姓居民便传下“接大王”以报恩的习俗,相沿至今。这位“石大王”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后晋高祖石敬瑭。然而,事实上,石敬瑭正是历史上曾出卖燕云十六州与契丹的“儿皇帝”,《中国通史简编》认定他是“丑恶无以复加”的无耻人物。
   这样一个与史实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习俗,却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非遗保护申报项目,反映了非遗保护中一些人民间文化素养的缺失。
   徐金龙博士在华中师大专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他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做过专门调查,在他看来,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尚未对大学生非遗教育给以应有的重视。
   原本应该是基础文化学科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本科教育中严重缺位。在权威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7年版)中,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既不是目录内专业,也不是目录外专业,根本没有纳入现行的本科专业教育体系。
   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几所设有这两门课程的高校,一般也将之作为选修课,大多没有完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庞杂分散,连课时都得不到保证。
   刘守华教授从事民间文学研究与教学已半个世纪,他遗憾地指出,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等课程,均是围绕有关作家的经典之作进行教学,按照“概论”体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程则相形见绌;甚至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这样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宝,也未走进高校的课堂。刘守华提出,新编教材应打破这种粗浅介绍民间文学知识的“概论”体系,选取相关经典进行解读和赏析。
   2007年,湖北等省份的十余所高校的学者联名向教育部呼吁,提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进入学校教育体系。
    非遗保护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也已存在多年。仅以湖北为例,继刘守华、刘魁立等老一代学人之后,陈建宪等学者也早都迈入中年,而年轻的冒尖人才却乏善可陈。华中师大早在1987年就设立民间文学硕士点,2003年建立博士点。但20年来培养的30多个研究生,大概只有一半从事该领域的教研。华中师大文学院副院长陈建宪教授感叹:“即使是现当代文学的二三流作家,都有一大堆人在研究。而对于民间文学,全国高校开设的博士点只有五六个,硕士点仅30多个。”
  民族文化不能割断,研究民族文化的人才也不能出现断层。眼下,刘守华、陈建宪等教授正牵头进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民间文学教程》的编写修订工作。对于这些学人来说,肩头担当的任务,不仅在于研究如何让民族的“精神植被”葱郁长青,还要为其培养一代代的“守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