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界关注宗教人文关怀研究

学界关注宗教人文关怀研究

学界关注宗教人文关怀研究





      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袁华杰朱高磊四川成都报道)在人类千百年的历史中,宗教对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影响,它除了具有心理调节、道德教化、人文社会整合等功能外,还对灾难表现出特殊的关注和关怀。5月9日至11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的“灾难与宗教”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灾难是人类面临的苦难之一,但灾难却不期激发了学术界对宗教人文关怀的研究。
      宗教的关怀主要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人生关怀,包括对人在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的盲目力量面前的命运的思考,对人的精神依托感的关怀,对本原性和终极性问题的思考等。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弘扬“5·12”汶川大地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总结和探讨宗教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中的积极作用,更有效地引导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5·12”汶川大地震——这场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灾难已经过去一年,现在是人们痛定思痛的时候。然而,一年的时间远不能打磨掉心灵的伤痕和失去亲人的遗痛。作为以生死等终极关怀为己任的宗教,需要另一类的“思痛”和“反思”。学者们认为,宗教之所以能普遍存在于人类每一个族群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对超越于自身能力之上的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敬畏,就在于它能给处境多舛的人们昭示一种生存的信念、原则和方式,这便是宗教之所以能够始终与人类生活形影相随的根本原因。
      对待已经发生过的痛苦,简单地要求人们忘记它是一种苛求。学者们指出,宗教属于人的灵性世界与精神生活,从本质上讲,它被视为一种通俗化且神圣的人生哲学,它关注人生问题,正视人的命运,询问人生的本质,在面对人间的灾难、罪恶、痛苦、死亡等“恶”的表现时,往往依赖于此人生悲剧的感染力以实现沦落之中的拯救,从而体现出对不幸者的安慰与关照,其中不仅沁透出独具灵性魅力和美感的诗意,更传达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存在勇气,以实现人存在的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结合。
      大灾有大爱,中国宗教界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积极表现,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宗教发展的最新成就,也使大众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国宗教的特殊意义。有的学者表示,“无神论和有神论虽然对灾难产生根源的认识不同,但当灾难降临后,所有有善心的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受难者的关怀。宗教除了采取普通人所采取的世俗的方法,从物质层面上对受灾群众表达关怀和爱心救助外,还通过各种仪式表达对受灾群众的关爱和祝愿”。另外一些专家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们认为,在抗震救灾中,既要让灾民“身安”,还要发挥宗教在心理安慰方面的优势,努力让灾民“心安”。宗教甚至对社会治安都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同时,“宗教界的救灾具有其他团体不可替代的力量;宗教在精神层面的独特价值在汶川大地震中也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在讨论中,多名学界和教界代表还提出,应尽快建立一部“慈善法”,以使宗教慈善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更健康地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和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宗教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的别样人文关怀,并且围绕灾难与宗教人文视野、宗教教义对苦难的解释、宗教组织与赈灾活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与宗教慈善事业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该学术研讨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为期3天的研讨会。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5-19 15:08: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