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石首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三鼓

石首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三鼓

跳三鼓原名跳丧鼓,起源于民间丧事,由“守灵伴歌的鼓盆”发展衍变而来。据查《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据鼓盆而歌”,艺人便以此为起源并尊庄子为“歌师”(即祖师)。在民间凡死人“安葬”、“五七”、“除灵”,除道士做斋外,还必“丧鼓”相伴。这种习俗相沿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跳丧鼓不仅只为死人唱丧歌,也为祝寿人家唱寿歌,喜庆人家唱喜歌,俗称跳丧、跳寿、跳喜。解放后,艺人们根据上述“三跳”,加之三人演唱,三件乐器伴奏,三句头起唱,“丧”与“三”又谐音,故名跳丧彭为跳三鼓,并以此名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一的《中国戏剧·曲艺词典》。又因本县流行最广,名师(不包括能吟会唱者)最多,乡土气息浓厚,故又有石首跳三鼓之称。



跳三鼓在本县的形成与发展,没有文字可考,据老艺人李月清(75)以他的师承关系推算,大约在一百五十年以前(清朝道光年间),跳三鼓在本县就已十分盛行。按中年艺人赵植中、王兆祥、盛明杨等人的追溯,清末以来,具有演唱水平,在民间享有声誉的艺人就有近百人。根据县民间艺人协会会员统计,持有“民间艺人演唱登记证”的会员,百分之八十的是从事跳三鼓演唱的。主要分布在团山、南口、高基庙等地区,其中又以团山地区最多。跳三鼓的演唱不仅从“孝堂”走向“寿堂”、“喜堂”,而且进入了茶社、舞台,是民间自唱自娱的主要形式。传流地域也从本县流行到本省公安、江陵、监利和湖南省的华容、安乡等地。



丧鼓有坐丧鼓与跳三鼓之分。坐丧鼓由一人击鼓领唱,其它人(吊丧者)围棺坐地伴唱,或者轮唱,人数不限,所唱内容只是“劝亡”、“孝义”的小段,不必互相联系。这种形式要流行于本县桃花山地区。跳三鼓表演形式简单,歌台上只需一桌一凳,一人坐着击鼓帮腔,二人各执一钹(钹上安有一米左右长的红布,也称“红环”,右手拿起布头,起唱时,左手将钹横放在腰间,也叫“怀中抱月”)站立演唱,每唱完一段,二人即对换位子,(并按∞字形走动,也叫“踩耙子”)即所谓“三步半朝前梭,左右不离桌子角”。如此反复,轮番演唱,直至结束固定不变。艺人们对这种表演形式概括为:“右手筷(签)子左手钹,上靠肩膀下靠脚,半步走,朝前梭,背靠背擦身过,二人对面笑哈哈,你一个歌,我一个歌,鼓声不住歌不落。”表演中,根据情节有也插逗趣打诨的道白或对话,同时也作些手势(但不规范)动作,以活跃气氛。1960年县文工团、1964年曲艺队、武汉市说唱团、1965年农村文艺宣传队,曾先后对跳三鼓的表演形式作过改革赏试,他们以跳三鼓的“跳”字为着眼点,改三人为多人,改男人为女人(或男女各半),改站唱为走动(或舞蹈),改单鼓为手鼓(或手帕),运用舞蹈身段、手法,其结果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歌舞。这种经过改革的“跳三鼓”,已不再是活跃在民间“歌场”的跳三鼓,成了另一种艺术形式,专业文艺团体在剧场演出,不适合在民间,只能是茶社、家户的歌台,加之艺人保守,致使这种形式很难推广,所以现在民间流行的仍是“三步半,朝前梭,左右不离桌子角”的传统三人表演形式。



跳三鼓艺人的表演基本功,虽无戏剧演员那种规范的要求,但也十分讲究精、气、神的表演技能。所谓“精”,即要精神抖擞、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所谓“气”,即要有气魄、气概、气度,大方不拘;所谓“神”,即要有神志,神似,深入角色。总的要求,“中气足、字词清、音量纯、板口正、腔调准、感情真。”



跳三鼓的唱词特别是通俗、形象、口语化、地方化。它的句格一般为七言一句,七句一段。每段又分“三起头”(或称三句头)、四句落(也称落句)。常有“三句四落,七句一歌”和“三句起,四句落,七句联成三鼓歌”的说法。这是一段规律,但也有三、四、十字句的,不过“三句头”是不变的。除了“三句头”,后半段的“落句”也不限只有四句,六、八、十……句均可,但必须是双句。唱词要求合辙押韵。艺人们根据实践经验,将十三辙概括为“谈”(言前)、“讲”(江阳)、“议”(一七)、“伦”(人辰)、“说”(梭波)、“夸”(发花)、“表”(苗条)、“睡”(灰堆)、“猜”(怀来)、“曰”(乜斜),“谱”(姑苏)等十二字诀,易学易懂。整个唱段要求一韵到底,但也可“三句头”行腔后“落句”重新起韵,从中也可换韵,这也看内容的变化而定。在唱词中常用的只有“谈”、“讲”、“议”、“说”、“诉”,其它用的较少。跳三鼓的唱词从内容上看,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唱“丧鼓”的时期,所唱内容不过是些“劝亡”、“慰灵”、“积德行善”之类的唱段,后来发展到“祝寿”、“庆喜”则增添了“颂扬”、“祝福”之类的内容。为了适应听众,曲目从小段发展到大部头(即一夜一本或一本数夜)。内容则包括反映风土人情,伦理道德,惩恶扬善(也包括因果报应),历史故事,清官贤士,公案传奇,以及花、鸟、虫、鱼等生活趣事。这些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叙事性强的曲目都受到群众的欢迎。此外,它还有一种特殊结构,如“建属古文”配《三字经》,它把时令建属历史故事有机的与《三字经》联系起来。如“正月里,月建演,刘备暂借荆州城,卧龙岗上请孔明,他用地火烧曹兵,魏蜀吴,争汉鼎。”也有以事、历史故事(或古人)相联,然后归结到某种诗书的原文上。这种类型的有“十字古人”配《千家诗》、“花月古人”配《三字经》、“算盘古人”配《三字经》、“上大人古人”配《增广贤文》等,这是跳三鼓艺人们的独创。跳三鼓还有一种以诗文、楹联为结尾的手法。如“……起身来时没(作)准备,进门与他送孝对,(白)上联?守孝不知红日尽,(白)下联?思亲唯望白云飞。”又如“庆东园桃结稀世果,祝南山寿开北斗珍”。虽然在借用,配比上有欠妥之处,但毕竟是艺人们的创造。



跳三鼓的唱腔平稳,流畅。



“卡七字句”是跳三鼓的主要唱腔,它以叙事见长,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多种情绪。乐段分为“三句头”,“落句”七个乐句。“三句头”有“平三句头”即“小开门”、“高三句头”即“大开门”之分,落句收腔有“矮尾子”即“矮腔”高尾子即“高腔”之分。“小开门”、“矮腔”适用于一般传统曲目,“大开门”、“高腔”适用现代取材曲目。
“洋吙吙”以其衬词为名。与“卡七字句”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三句头”与“落句”之前加有“洋吙吙”合唱衬腔,人们惯称“洋吙吙”。它旋律流畅优美,气氛热烈欢快,既适宜抒情,也适宜叙事。



“欢调”与“洋吙吙”十分相似,但风格各异。它曲调活泼、妙趣横生,适用于演唱诙谐风趣的曲目。



“三句半”可能来自民间小调,只限于《戒赌博》、《戒鸦片》等小段,长于表现规劝、说理等情绪。



“十字调”以卡子句“为基础变化而来,长于表现凄凉、悲愤等情绪。



跳三鼓的伴奏乐器只有一鼓(扁鼓)二钹,它的鼓点轻快、活泼、节奏鲜明,但也比较单调,鼓点经谱不多,它除了伴奏外,还有“打闹台”(招徕听众)、制作气氛等功能。在演唱中,伴奏乐器也可作导具使用,如鼓可作为战鼓、雷雨等效果,单钹可作太阳、月亮,布条可作纸张、文告,竹签可作笔、墨或武器等。解放后,专业文艺团体曾对跳三鼓的腔、伴奏乐器进行过革新,它的以“大开门”、“高尾子”、“洋吙吙”中的花腔头,创作了“花腔”、“平腔”、“垛腔”等新声腔,在伴奏方面除锣、鼓、钹外,还有高胡、二胡、三弦等乐器。这种革新给这种古老曲种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专业文艺团体在舞台上表演,在民间不易推广,艺人们受表演技能、场地的限制,只能沿用传统的声腔和伴奏三大件。



跳三鼓的曲目丰富,传统的分为孝歌、寿歌、正本、叮头子、点歌五大类。实际只可分为正本、点歌(小段,类似戏剧中的折子戏)、叮头子三大类。



正本类:



《琵琶记》、《二度梅》、《三元记》、《朱砂记》、《同窗记》(艺人误称“五大孝歌实为不当)、《三庆寿》、《八仙庆寿》、《赵延求寿》(惯称为寿歌)、《刘全进瓜》、《秦香莲》、《瓦车蓬》、《斟换记》、《四下河南》、《白罗衫》、《拾罗衫》、《刘子英打虎》、《粉妆楼》、《刘贵臣》、《陈英卖水》、《卖花记》、《金镯记》、《太行山》、《杜十娘》、《三门街》、《柴阳山》、《双包山》、《九更天》、《孟丽君》、《血袍记》、《白马驮尸》、《铁头山》、《私访江南》、《蓝丝带》、《双招供》、《胭脂女》、《宝莲灯》、《逼上梁山》、《天宝图》、《罗帕记》、《白玉楼》、《月莲寻母》、《东吴招亲》、《人头记》、《烽火山》、《阎王状》、《五美图》、《十美图》、《双美图》、《大闹贤头镇》、《封神榜》、《双花记》、《鸟金记》、《柜子记》、《巧福奇冤》、《张德宝放牛》等。



点歌类:



点江湖:《隆盛馆》、《正兴垱》、《贩骆驼》、《算子平》、《卖麻糖》、《挑京货》、《上江景》、《下江景》通称“八大江湖”。点古人:《建属古人》、《花月古人》、《十字古人》、《算盘古人》、《上大人古人》、《散古人》、《历代古人》、《八仙古人》、《汉室古人》、《三国古人》、《钢铿古人》等。点摆朝:《历代记》、《大摆朝》、《小摆朝》、《十字摆朝》等。另有《二十四孝》、《渔樵耕读》、《琴棋书画》、《花鸟鱼虫》、《酒色财气》、《飞禽走兽》、《东南西北》、《八仙过海》、《四乡八景》、《王婆骂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纣王焚香》、《哪咤闹海》、《水旱词》、《江汉图》、《令婆辞朝》、《翻天云》、《十杯酒》、《秋江河》、《说五行》、《十好十歹》、《麒麟送子》、《八十八行》、《怀胎行》、《走江湖》、《劝世文》、《开场歌》、《一句唱两朝》、《盘头子》等。



叮头子,是艺人们互相逗趣打浑的即兴创作,没有固定的曲目。



解放后,改编和自编的曲目有《十五贯》、《天仙配》、《九件衣》、《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石子歌》、《计划生育好》、《民兵连长王登云》、《铁保管》、《巧迂硬六连》、《双车缘》、《送假葬》、《借尸还魂》、《平原枪声》、《孤坟鬼影》、《杨立贝》、《老鼠成交》、《钱往哪里放》、《三笔血债》、《母女会》、《颂雷锋》、《唱王杰》、《刘婆求寿》、《巫婆收妖》、《乱插花》、《一颗赤心献给党》、《搬家》、《母子争嘴》、《放河灯》等在不同历史阶段,艺人们还根据当时的政治、生产中心,编唱了大量的宣传政策,歌唱新人新事的小段。


跳三鼓艺人中,负有盛誉的“歌师”:



梁宗贵,1910年出生,本县南口石庄村人。从小做长工、脚夫、小贩,20岁左右从师郑家盛(现公安南闸区朱履岗人),学成与人搭帮演出。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刘新托、曹良美合作,编演过宣传抗日救国的唱段。1953年与盛志高搭帮,出席了荆州地区、湖北省民间艺术汇演。参加过藕池文工团、宣传队、(民间艺人)曲艺队。他表演庄重稳健、字正腔圆,为同行推崇、听众欢迎。进入八十年代,因年老弃艺以经营小摊为生。



李月清,1910年出生,本县绣林镇人。20岁开始学艺,先后拜万成炳、袁为汝、袁为寿。他唱腔准确,吐字清楚,为同行所敬重,也是在跳三鼓中唯一能唱“高腔号子”的艺人。



郑启焕,1921年出生,本县团山区新乡新码头村人。20岁从师刘新托,后以此为生。多年来带出了一批有造诣的徒弟。他先后参加宣传队,并担任过团山公社文工团团长,县民间协会副会长,出席过荆州地区汇演。他嗓音高亮、洪亮,表演深情并茂,尤以演唱“欢调”见长,现在虽说年老,但仍坚持带徒行艺。



徐鼎鉴,1918年出生,本县团山区联合村人。16岁从刘家岗学艺,后以此为生。曾参加过宣传队、(民间艺人)曲艺队、公社文工团。1964年被吸收为湖北省分会曲协为会员。1982年被选为县民间艺人协会理事。他唱腔纯正、表演朴实、稳沉、为后辈敬重。



盛志高,1921年出生,本县高基庙区江波渡乡广藤街村人。29岁拜王敬庭为师,后以此为生。曾多次参加过县、地、省级文艺汇演、担任过(民间艺人)曲艺队队长。1964年被曲协湖北分会吸收为会员。他文化水平不高,整理和改编过《二度梅》、《朱砂记》、《三门街》、《粉妆楼》、《杜十娘》等传统曲目,同时创作演出过《学雷锋》、《搬家》、《母子争嘴》以及为当时政中心服务的唱段。他演唱认真严谨、声腔纯正。他勤奋学习,勇于革新,为同行们敬佩,1967年病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