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家乡——仙桃(沔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录

家乡——仙桃(沔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录

一、传统戏剧
   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是仙桃唯一的地方戏曲,它是流行于江汉丹原的民间小戏,一百多年来,经过两代艺人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天沔花鼓戏也叫荆州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 ,湖港交织,歌乐一起千人应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 到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 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花灯锣鼓,这是指它的源头,其实从歌舞到戏曲,则不能不说薅草 歌 。“每夏耘时,择善讴者一人击鼓而歌,锣钹应之,谓之薅草歌。”(转引刘正维编著 《湖北省民间音乐概论》)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统称田歌。天沔民间常说:“打工 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门的周天官奏请圣上批准,堵死了汉水上游的九条支流,以致造 成鄂中的天门、沔阳、潜江、监利等湖沼地区水涝灾害猖獗。此说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区 水患不绝,是因为当时官府捞钱,不管治水修堤的结果。民谣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 ”一遇水灾,穷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门《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谁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喉。”“五月是端阳,落种来插秧, 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相传清道光年间,天沔有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和刘泡被称为沔阳渔鼓名角。其 中皮氏兄弟将渔鼓腔用于皮影演出,促使渔鼓腔由叙述体向代言体发展。
   
        天沔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80余种,多为民间小调,像[思凡]、[绣荷包]、[放 风筝 ]、[芦花调]、[双撇笋]、[站花墙]之类。唱腔优美质朴,乡土味足,生活气 息浓烈。

传统剧目《站花墙》写湖广应山杨玉春,自幼与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儿王美蓉订亲。玉春后因父母双亡,前往王家投亲,王父嫌玉春家贫,不认这门亲,并将玉春责打40大板逐 出门外。美蓉丫环春香不满王父所为,暗将美蓉引至花墙与玉春相会。杨王二人互诉衷情,交换 信物,订下再结同心之好。[站花墙]就是该剧主要曲牌。其他还有[摘花调]、[西腔 ] 之类。

天沔花鼓戏除民歌小调外,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悲腔]、[打锣 腔 ]等,大都男女同腔同调。著名演员有沈三、陈尧山、赛云霞、杨笃清、黄楚香等。剧 目过去多为民间生活小戏,解放后从楚剧、汉剧移植了一些剧目。70年代末以来,新编的大型 历史剧《十三款》,小型现代戏《小坚决》、《买摇窝》、《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电影 播映。传统剧《站花墙》(《花墙会》)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天沔阳(今仙桃市)、门、潜江、监利、洪湖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沔阳渔鼓,1958年更为湖北渔鼓,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仙桃、潜江、天门等县(市)。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单口打溜”。“单口打溜”唱词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固定唱词,如《八仙词》、《两头忙》,艺人称之为“呆词”;一种是“浩水”,即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灵活多变,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唱腔主要有[平腔]、[哭灵腔]、[道士腔]、[鱼尾腔]、[琵琶腔]、[观音腔]、[杂花腔]。唱词有“三、三、四”的十字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五、五、七、五”的长短句三种。
  晚清时期,灯影戏(皮影戏)艺人与渔鼓艺人合作,运用渔鼓给灯影戏伴唱。到了光绪年间,渔鼓艺人逐渐放弃了“单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转向为灯影戏伴唱发展,形成了灯影、渔鼓合流。合流后的渔鼓由仙桃发展到天门、洪湖、潜江等县(市)。一场伴唱的演奏发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扩展为“五件头”,即鼓、钹、大锣、小锣、马锣,唱腔由一人独唱变成了一唱众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汉平腔]等,[杂花腔]中还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戏曲的腔调。至于曲目方面,凡是有故事吸引人们兴趣的章回小说、传奇故事,都可以由艺人“浩水”(口头编唱)。因此,渔鼓唱本多得不胜统计。流传下来的曲目如《十三款》、《吴汉杀妻》、《乾隆游江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大部头,一部戏连环上演三两个月极为平常。
  民国二十年(1931年)鄂中大水,江汉平原的天门、仙桃、潜江等县(市)俱为重灾区。渔鼓艺人避荒进入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地后,又发展了一种新的演唱形式,即三、两个人为一组进入茶社坐唱,曲目多为大本头中某几折,与灯影戏有分有合,没有失掉独立曲种的地位。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
  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泪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
  湖北皮影因地方不同有鄂东皮影和江汉皮影两大类:西部的江汉皮影一般身高72厘米左右,较鄂东皮影要高出3-6厘米。因造型和演唱风格不同,有“门神谱”大皮影、“魏谱”小皮影、“汉口中皮影”之分。“门神谱”皮影主要流行于江汉平原;“魏谱”皮影属于陕西风格,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房县、竹山、竹溪等地。鄂东皮影最著名是云梦皮影,在云梦地区一年四季都有人唱皮影戏。在乡间演皮影,无需贴海报,只要在村里竖起一根高高的木杆,上头绑一把草或一束柳条,晚饭后,人们自然就会三五成群地赶来看皮影。江汉皮影分布较广,除天门、沔阳、潜江、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外,还影响到湖南、江西、安徽等省部分地区。在总体上讲究圆,形象夸张浪漫,不象北方皮影那样侧重于图案性。
  皮影戏台过去用几块门板、几条木凳就能搭起,台子前方竖一块用木框绷着的白纱布,纱布的后上方吊着一盏很大的油灯或汽灯。“演员”是用皮或纸雕镂出来的各种人物形象,皮影艺人在幕后用细竹杆操纵。在灯光的作用下,影人在影幕上行走坐卧、舞刀弄枪,艺人一边操作,一边用方言演唱台同,有时生、旦、净、丑等行当一人充当。表演灵活多变,大有“一口述说千古事,两手挥舞百万兵”的气派。
  皮影戏的戏剧题材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英雄传奇为主,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皮影的关键之一是形象造型,特别是人物形象的雕镂粉饰。皮影艺人从民间剪纸中得到启发,最先用牛、猪、羊等动物皮革作造型材料,精雕细刻,制成影人影物。后来由于皮料短缺,造价太高,而且皮革易受潮变形,因此艺人就改用素纸裱糊,彩笔绘饰,逐渐取代了皮革雕镂。
  一担皮影箱子,一般要求有男粉脸头子15—20个,有男帅、帝王、鱼尾粉脸,束发粉脸等;女粉脸头子10—15个,有花旦、正旦、女帅、凤冠、道姑等;花脸头子15—20个,有红花脸、黑花脸、杂花脸、女花脸等;老纵头子男女各4个,有男纵、女纵、道公、道婆等;奸白脸头子6—8个,有老、小奸相、奸王等;丑白脸头子10—15个,有老、中、小、女摇旦、站堂等;各类专门头子20—30个。共需120多个头子(人物头像)才能应付各种剧目。这些头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专用头像造型,如包公:额上雕绘有代表阴阳的日月图,象征包公善断人间地狱之冤。红、白、黑三色随花纹敷于额头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江汉皮影的粉脸、女旦、须生头像清秀、干净、柔美;奸白脸、丑角夸张变形,有极好的戏剧效果。

二、曲艺
    沔阳渔鼓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传入沔阳后衍变发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等四人,民间称之为沔阳渔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后又产生了“沔阳渔鼓行会”。1911年前后,渔鼓曾与皮影戏合流,常为皮影戏伴唱。1931年后,沔阳渔鼓流传到武汉、宜昌、沙市、黄石、鄂城等地,其影响逐步扩大。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发展,除继续为灯影戏伴唱以外,又恢复了独立的说唱形式。1958年,沔阳渔鼓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皮影艺人龚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选车记》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成唱片,向全国播放。由于沔阳渔鼓好唱,好听,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乐协会正式改名为湖北渔鼓,全省各地普遍传唱。
         沔阳渔鼓以唱为主,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唱词有七字句,卜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也有时夹有三、四字垛句。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说白,不同的句式,沔阳渔鼓的地方特色显得极为鲜明。
  沔阳渔鼓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两种。单口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对口表演时,一人拍击渔鼓、云板,另一人用竹筷敲击磁碟。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沔阳渔鼓传统节目有《吕蒙正赶斋》、《洪秀全》等;新剧目有《迷路记》、《大刀风云》、《送胶鞋》等。所唱内容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奇、案件传说为主。


三、民间美术
    沔阳雕花剪纸
  
    民间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荆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众多的剪纸艺术行当中,沔阳剪纸以构图匀整均衡、剪刻并施、雕工纤细如同白描一般而独具一格。沔阳剪纸擅长表现神话故事,以及群众中所习见的、所向往的事物。其花色多种多样,如喜花、窗花、鞋花等。配合节日,人们把它用来装饰美化环境,显示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沔阳雕花剪纸经过民保普查专班的收集、整理,今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早在1953年,沔阳剪纸就进入了国际市场。沔阳剪纸的代表作《八仙图》曾被选送到东欧八国展览,并获银质奖,法国《欧罗巴》杂志作了刊载。当年底,北京国际书店先后两次到沔阳订购《八仙图》78000套。1982年,武汉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沔阳剪纸》纪录片。
  今年5月23日至6月10日,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沔阳剪纸以其丰富的构思,圆润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工艺深受海内外游客瞩目
                  
     雕花是仙桃人对剪纸的俗称。剪纸作为传统的装饰艺术起源已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沔阳地区就有年节时剪彩帛为人形或镂金箔为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以表达迎接新年的吉庆气氛。仙桃剪纸的传统作品有鞋花,枕头花、兜兜花、门窗花等,一般采用红、白单色纸雕刻,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少民间剪纸艺人身背花箱,手摇小鼓,走街串巷。仙桃的雕花剪纸艺术已经申报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沔阳糖塑
                                                   
                                            
                                            
四、民间音乐
    沔阳硪歌
                                                     
    沔阳硪歌是民间挑台基、筑堤坝时唱的歌,又叫劳动号子。沔阳硪歌是在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沔阳位于江汉平原中带,境内有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西流河、排湖(古时叫沔阳河)、沙湖、鲫鱼湖、芦林湖等大小湖泊十多个。由于地势低洼,湖多河多,因此常常出现十年九水,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民众为了生计,经常和洪水作斗争,年年修堤筑坝。在艰苦的劳动中,沔阳人民创造了无数的打硪号子,沔阳硪歌因此应运而生。
打硪使用的工具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为是石磙硪。它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磙,绑上四根木杠,由八人提打。
第二种是片硪,又称方石硪或飞硪。它是由一块重百余斤的大方石,四角凿有孔绳,由八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落如飞,情绪高昂,场面壮观。
第三种是木硪。木硪有两种,一种是方柱形的,一种是圆柱形的,只需要一个人、最多两个人就能提打。
沔阳硪歌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领唱者有唱词,合唱者起衬托作用,没有实际内容,只唱一些感叹词,如嗨、呀、杨、花等等。领唱者都是喊号子的高手,声音洪亮,方圆数里都可听得非常清楚。听到的人真的是如雷灌耳,精神为之一振。有一人领唱的,也有两人对领的,还有一种《抛球硪歌》,要求更高,一副硪八个人轮流领唱,边打边唱,饶有兴趣。
沔阳硪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也有通俗唱词和诗词小品,更多来自于沔阳花鼓戏的脚本唱词,如《站花墙》、《白扇记》、《秦香莲》、《劝姑》、《吵嫁》等。还有一种更考验领唱人的水平,完全是即兴创作,随唱随编,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哪里唱到哪里,语言朴实搞笑,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沔阳硪歌在音乐上有明显的特点和规律,曲调表现力很强,唱腔种类繁多,分慢中快急四种。句式一般为七字或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曲调通常有慢硪调、急硪调、郎当调、海杨花、也呵也、咳唷呵等十多种。
随着时代的进步,修筑堤坝都由机械代替,优美动听的打硪歌再也听不到了。沔阳硪歌作为一项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储藏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宝库中。

    沔阳龙船号子
    龙船号子,又叫龙船歌,还有的叫龙船调,是民间风俗歌的一种。它不象其它号子,其时间概念很强,是专门在''端午''节划龙舟叫唱的。赛龙舟的日期各族不一,苗族在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傣族在泼水节,汉族大都在五月初五等。可仙桃与众不同,既划五月初五[小端阳],又划五月十五[大端阳],还划五月二十五[末端阳]。总之,赛得不亦乐乎!

    龙船约二,三丈长,其布置十分讲究。船头装龙头;船中竖''斗'',斗上挂锣,斗旁放鼓;船尾装棹和保梢,即舵。由十几个或几十个桡手头戴紫荆冠,身穿彩衣,分坐或站立两旁呜锣击鼓划船。中间有一人打鼓,一人打锣并领唱[叫号子]。其调式有如下三大类;

   一是游唱型。其叫法是;''一叶叶划!一叶叶划!划一船呐嗬龙彩划!尾后的''龙彩划''三个字为合唱。随之由锣鼓合奏一段过门;''咚呛,咚呛,呛格咙通呛咚,呛格咙咚呛!''[重复]''''划一船呐嗬龙彩划!''也有用词伴唱的;如,''五月里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一叶叶划!一叶叶划!划一船呐嗬龙彩划!''

   二是潮挠型。''潮齐!潮齐!划一船,龙彩划!''在潮挠过程中,''龙彩划''三个字人人都要唱,一则鼓舞士气,二则统一速度。

   三是夺标型。头分下水时领喊;''划!划!呵喏喏划!''锣鼓发出单音咚!呛!直至达到标台为止。

     那雄壮嘹亮的号子声呼啦一下从船中响起,骤然回荡在河湖中,龙舟时儿飘然如飞,时儿龙蛇飞舞,令观众心旷神怡,激动万分。     

五、消费习俗
    沔阳三蒸

  沔阳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历史上包括今洪湖市,近年改制为仙桃市。这一带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三蒸即三样蒸菜,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鸡,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丸子,有的说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曾专门赴仙桃考察沔阳三蒸现状的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表示,“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目前,在当地人家仍非常流行。
    珍珠丸子是用肥瘦均匀的猪肉和鱼肉做主料,剁成茸拌上鸡蛋清,配胡椒粉、姜末等六七种佐料与湿淀粉调匀,用手挤成直径五分钱大小的肉丸,放入筛内滚粘糯米后装进小笼屉,在沸水锅上用旺火蒸。蒸出的丸子色泽晶莹洁白,米粒竖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软糯松泡,味道鲜美。
  蒸白丸,以瘦猪腿肉和鱼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泽乳黄,丸质软嫩,油润松软。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据介绍,早在清代,武汉三镇就有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的招牌,后来还把店开到了北京等其他城市,成为全国叫得响的“湖北三蒸”。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小部分地区农家还保留外,餐馆几乎不做,而专门的“沔阳三蒸馆”早在上世纪末就几近绝迹。

    沔阳三蒸传统做法
  将五花肉和青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再将蔬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粗米粉,与米饭入一竹甑蒸,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
做法(一)
  原料:五花肉,草鱼,粳米,青菜(根据季节不同,口味不同,自由调配),盐、酱、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桂皮、丁香、八角各适量。
  步骤:(1)粳米洗净控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三分钟,微黄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出锅,磨成鱼子大小的粉粒。
  (2)将五花肉和草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
  (3)将青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同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五香米粉,与米饭入一甑蒸,蒸具是杉木小桶。
  (4)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
做法(二)
  原料:精选猪五花带皮肉(最好是五花三层),先将肉皮烧除猪毛后清洗干净备用。精选鲩鱼起肉备用。白萝卜切丝备用。
  步骤:(1)将洗净后的五花带皮肉改刀成10公分长,0.5公分的厚片,用流水冲漂2小时以上,沥干备用。
  (2)将生姜末,红腐乳卤,味粉,蚝油,料酒,胡椒粉,甜面酱,美极鲜酱油拌匀备用。
  (3)将调好的蒸肉米粉用少许热水泡发后与备用的五花肉充分拌匀,上笼蒸约90分钟,扣盘即成,上面撒少许葱花。(蒸肉因为所需时间长,可以提前蒸好备用。)
  (4)鲩鱼则可以出品时拌匀调好的米粉蒸好一同出品。
  (5)萝卜丝要用白米粉调味拌匀,出品时蒸熟连同蒸肉和蒸鱼一同出品。
  湖北三蒸新说:清蒸粉蒸泡蒸
  荆楚在线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董淑健、通讯员刘春斌报道:“湖北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菜”这一传统说法遇到挑战。22日,几位鄂菜师傅在天门提出新说法:清蒸、粉蒸、泡蒸。
  这些名厨在天门市华侨大酒店组织的天门归国华侨鄂菜品评会上提出上述新说。
  湖北三蒸也叫“天沔三蒸”或“沔阳三蒸”,是中国传统名菜、鄂菜菜系中的看家菜之一。它起源于江汉平原民间,已有至少500年以上的可考历史。如今它已风行湖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三蒸”蒸的七荤八素已越来越多,蒸法也发生了变化。华侨大酒店特二级厨师张华兵认为,“蒸鱼、蒸肉、蒸菜”已无法界定诸如蒸排骨、蒸蛋、蒸合菜等新菜。鄂菜大师杨同生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门、仙桃等地民间又出现了一种名为“泡蒸”的新蒸法,即在蒸菜出笼前,将烧滚的油浇到菜上焖住,蒸出的菜有“稀、滚、烂、淡”的特色。泡蒸如今在江汉平原已相当风行。泡蒸加上原有的清蒸、粉蒸组成新“三蒸”。
         
         






                                                                                                                    汉专10802  200801097   刘伟文

[ 本帖最后由 希望在身边 于 2009-6-7 11:3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看到自己家乡的特色,感觉挺自豪的! 当看到“沔阳三蒸”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奶奶做的蒸菜和蒸肉!我以前不太喜欢吃那个蒸鱼的,现在倒还有点想念那蒸鱼的味道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