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纤夫的丧葬习俗

纤夫的丧葬习俗

纤夫的丧葬习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其“哭而不悲,痛而不哀”的氛围,形成了土家丧葬文化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丧葬方式主要有传统葬式,即悬棺葬、船棺葬和现代葬式——土葬。
传统葬式

  早期的丧葬方式是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悬棺葬和船棺葬。

  悬棺葬、船棺葬最早出现在三峡地区的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专家认为其时间大约在战国时代。今天,在三峡地区(包括神农溪流域)仍有大量的悬棺葬和船棺葬遗迹。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中就记载了土家族地区的崖墓葬现象。《朝野佥载》中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祭祀。”“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唐孟郊《峡哀》),“峡壁有棺,以荆为之”(全唐诗荆棺峡谚),“三峡中石壁千万仞,飞鸟悬猿不可及处,有洞穴累棺椁,或大或小,历历可数,峡中人谓仙人棺椁云”(宋邵博《闻后见录》),“王果经三峡,见石壁有物,悬之如棺,便取之,乃一棺也,发之,骸骨存焉”(《太平御览》引《神怪志》)。

  有专家考证,古代巴人的悬棺葬和船棺葬皆位于临水的悬崖上,其置棺方式分为:
  1、插桩式,将棺木搁置在插于崖壁裂隙处或所凿方孔中的木桩上。
  2、岩礅式,将棺木放在崖壁的石礅上。
  3、崖洞式,将棺木放置在崖上的自然山洞中。
  4、崖窑式,人工在崖壁上凿出洞龛,将棺木放置其中。
  此外,船棺葬最早也是古代巴人的传统葬式。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中说:“巴族实行土葬,葬具用船棺。”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在三峡地区发现了大量的葬式遗迹。古代神农溪纤夫死后多采用悬棺葬式。

  丧葬礼俗
  (一)临终前的孝道
  凡是年岁已高的纤夫,一旦病重服药无效,家人都意识到他将辞世,于是予以特别照料,供给最好的、病人最爱吃的东西,派专人侍候,极尽人间的孝道。

  (二)寿终正寝
  能够在家老死者,叫寿终正寝。寿终正寝后丧家有许多事情要做:一是“报信”。几乎在处理遗体的同时,就派人到亡者亲友和配偶的外家去报丧。同时还派人去请道士,为丧家选择丧葬和开道场的日子。二是“带饭”。为死者洗身之后紧接着要用好米煮一碗饭,用纸包好,用细绳扎牢,然后插上三支香点着,置于亡者头部,这叫“头饭”。三是着装。洗身之后,给亡者穿上最好的衣服,穿上新鞋并用细绳捆住双足固定,然后给亡者戴上帽子或头巾,这样打扮意在让亡者整整齐齐地上路。四是 “装殓”。遗体处理完毕,就要入棺。尸体入棺,叫“人死入材”,给予土法防腐,把尸体支平垫正,叫“装殓”。五是搭灵堂。乡间多设于堂屋,供灵位,灵牌上书写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日、时,今城镇用遗像代之。六是闹夜。亲友、邻里闻讯而吊、伴亡,谓“闹夜”,又称“打丧鼓”、唱“夜歌子”。七是回拜。殡葬期间,亡者子孙遇见来人,单膝下跪,来者双手扶起,口说:“启发,启发,长发其祥。”八是发孝帕。老人寿终,宗族子孙以白帕缠头,一端拖在背后,称“戴孝帕”。孝帕长3-7市尺不等。九是开路。请道士开路,送亡者启程,使之到达祖先发祥地。过去,小则开路,大则做斋三、五、七天不等。十是封殓,又叫“封棺”。出殡之前,即将天明之际,移开棺盖,揭去覆面布,众孝子及亲友绕棺一周后,扣上棺盖,叫“封殓”,与今遗体告别仪式类似。十一是送葬,又称“上山”、“出殡”。锣鼓相伴,沿路鸣放鞭炮,走数十步后,丢一张纸钱,称“撒买路钱”。十二是窖契。择地而葬,新坟垒起后,请道士修文书,书死者姓名和生辰八字,连同焚化纸钱,埋入地下,表示此地已向阴间买下,别人不得侵犯。十三是服三。父母逝,服孝期,有七日、四十九日,乃至百日。巴东县江北地区多服孝三日。人死,葬后第三天,孝家邀亲友,备香、纸钱、花环、菜肴等往祭,称之为“服三”。也有当日往祭,称“服热三”。

  丧葬宗教习俗是神农溪上纤夫文化的一个侧面。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对死亡的自我意识,使人类高居于一切动物之上。
                                                         摘自长江巴东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