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奇葩——“古渔雁”文化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奇葩——“古渔雁”文化

我的家乡在辽宁盘锦,那里有美丽的红海滩,珍贵的丹顶鹤,肥美的河蟹,有辽河水滋养着我们一代代人。那是个孕育着美丽传说的地方。
                                红海滩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渤湾有个美丽的蛤蜊岗,蛤蜊岗上有个美丽的文蛤姑娘,一天美丽的蛤蜊姑娘凫水来到了岸畔,她和一个当地的一个青年和好成婚.可这却犯了水族戒律,龙王一怒,即派虾兵蟹将将她捉拿,可青年一看,急忙上前拽住姑娘衣袖,一个楞巴捕快手起刀落,把姑娘的衣袖斩断,同时,划破了姑娘和青年手臂.只见殷红的血滴落在漫漫的盐碱滩涂.这血,是两人忠贞爱情的融和;这血,日升华为殷殷的,漫漫的红海滩,这就是盘锦的红海滩.再说姑娘回岗后,天天面北饮泣吞声、度日如年,好在她已经怀有身孕,日后,她和青年的结晶,那美丽的文蛤、她们的子孙就遍布岗坨。
        这就是盘锦的红海滩和盘锦的文蛤的由来。
                                 河蟹的传说                                           相传当年唐王李世民御驾东征,车马行至此间的三岔河口,只见波涛汹涌,无桥无渡,百万大军望河兴叹。唐王心急如焚,命先锋王君可在三日之内务必找到渡河之策,否则问斩。王君可苦思无计,昏睡在帐。忽然河神进帐说:“明日辰时,河中有桥渡大军过河。”并叮咛过桥后切不可回头看,说完踪影不见。王君可惊醒,急令挥马察看,回报果然有桥现于河面。唐王闻讯大喜,令马急渡,王君可断后。大军抵达彼岸,王君可回头一看,原来这桥竟是由螃蟹堆聚而成!顷刻间,一声巨响,蟹桥陷,王君可连人带马喂了螃蟹。后人传说,螃蟹盖上的印是唐王大军马蹄所踏,蟹胃包的一条骨头,便是王君可的大刀。
    原先没关注过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才知道在盘锦海域及沿岸一些内涵丰富、神奇美丽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香蜡制作技艺正在筹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几近失传的大荒乡皮影儿戏的入选也使人们有幸又重新欣赏到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古渔雁民间故事以惟一能展示我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口头文学而入录。几千年来,渔民的先人曾经像候鸟一样,春来秋往,不停地在海上追逐着洄游的鱼虾,而被称为渔雁。他们在几千年的迁徙中,饱尝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形成了宝贵的、沉淀深厚的渔雁文化。专家们认为:盘锦大洼县二界沟古渔雁口头文学记载了人类祖先在大自然的恩赐、制约下曾经的迁徙渔猎生活,到了半定居的渔猎时期和定居的农耕时期,也没有停止。古渔雁行踪,在我国及世界沿海江河入海口早已绝迹,惟独在辽河入海口还保留着,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群体在我国历代都处于边缘状态,文献对其少有记载。古渔雁民间文学以口述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述和反映着这一古老的人类文明,其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性,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古渔雁文学中关于古代渔具、造船、航海、加工的经验和技术的传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古渔雁文学中体现的敢于冒险、敢于开拓新航线、敢于发现新渔场的开拓精神,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强化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净化海洋环境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抢救宝贵的渔雁文化,早在40年前,刘则亭先生就挖掘、搜集,现在已经掌握了几百个古渔雁民间故事,整理出手稿60万字、录音17盘、照片上百幅,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辽东湾的传说》、《渔村史》、《海湾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并在《中国海洋报》等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位为家乡辽宁盘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刘则亭先生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挖掘整理宝贵的古渔雁文化,他计划用5年时间,再出版50万字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和一本30万字的论文集。他说,目前,古渔雁文学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下一步他将进一步挖掘、整理,争取把古渔雁文化传播到世界,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渔雁口头文学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海捞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一朵奇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