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




[提要]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俗学经历了恢复、重建和发展几个阶段。在人才培养、理论建设、学术研究、国际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成果斐然。钟敬文是人民学者,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实践了他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宏大愿望。晚年,他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对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理论作了解读和总结,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实至名归。
[关键词]钟敬文;民俗学;民俗学派

一、引言


中国民俗学学科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如果以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作为里程碑,至今已经历了整整40个春秋。回顾40年来学科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历程,每一个参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学人,都会有无限感慨和欣慰。
这里所说的“恢复”,是对“五四”时代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而言。因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将近30年的时间,中国民俗学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学人纷纷改行,民俗学学科在中国大地上几近消失;所谓“重建”是对“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民俗学活动而言。应该说,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90年代,是中国民俗学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年10月,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材编写暨学术讨论会”可以作为恢复、重建的发端。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钟敬文曾赋诗表达参加这次会议的兴奋心情:“文场劫后费经营,百族诗文待集成。教化他年收硕果,难忘此日聚群英。”这次会议应该载入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史册。这次会议之后,在钟敬文的擘画下,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民间文学讲习班,并集中当时全国的民间文学研究者,一边授课,一边筹划编写《民间文学概论》教材,为培养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人才作理论的准备。当时的北京民俗学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三校的中文系,率先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到80年代初,随着民间文学学科的恢复,民俗意识开始觉醒,终于迎来了中国民俗学的春天。
早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宣部呈报制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钟敬文借机起草了《关于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并联合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诸先生共同签名,致函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胡乔木。这就是著名的“七教授上书”。在之后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民俗学被列为单独的学科,中国民俗学终于取得了社会学科的身份认同。1979年11月1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钟敬文等七教授再次向文艺界发出如上呼吁,这可以看作是恢复、重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先声。正是在这种催人奋发的语境下,当时的文科高等院校逐渐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学生中纷纷成立民俗学社一类的学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学活动。相应出现的还有各地有关民俗学的刊物、小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会开始关注已经消歇多年的民俗文化。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并经过多年的筹备,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为中国民俗学的恢复、重建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后,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展开新的一页。

二、中国民俗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1.人才培养。80年代,中国民俗学完成了它的恢复、重建,此时民俗学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伊始,就将民俗学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学会曾先后在北京举办过两期全国性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讲习班,以应人才的急需。参加两届培训班的人员有200多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19838月,首届讲习班在中央民族学院举行,给学员授课的大都是已届耄耋之年的老一辈人类学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如钟敬文、费孝通、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潘雄、马学良、林耀华等,当时的中年学者张紫晨、刘魁立、柯杨、陶立璠等主讲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课程。酷暑天,讲习班坚持教学,历时一个月。学员们反映,一个月所学的知识,超越本科所学。这些学员结业后回到本地,成为民俗学活动的骨干。1987在门头沟举办第二期讲习班。大家戏称这两次讲习班是民俗学的“黄埔一期”和“黄埔二期”。当时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所,培训民俗学急需人才几成常态。比如配合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就曾经举办过多类调查和编辑人才培训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培训等),在三套集成普查阶段,要求在民间文学调查中,注意调查记录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背景和相关资料。
198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等文科高校,陆续开始招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启了民俗学人才培养的国家模式。“教化他年收硕果”,通过多年的学位教育,特别是多民族学者队伍的养成,如今中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已经是人才济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术梯队。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发展,构成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机体。通过不同的渠道(国内、国外)培养的多民族民俗文化学者,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生力军,在各个领域展现才华。如民间文学领域的多民族神话研究,民间叙事诗(包括史诗)研究,民间歌谣研究等,主要由本民族的民俗学学者担纲,成绩卓著。多民族学者组成的民俗学学术梯队,是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有生力量,也是这一学术梯队独有的特色。
2. 民俗学研究课题全面展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发展的突出特点。经过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民俗学在短短的时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包括理论民俗学、应用民俗学、民俗学方法论、风俗史和民俗学学科史、民俗资料学等;田野作业作为民俗学的方法论,得到民俗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实施。1994年中国民俗学在山东乳山专门召开过关于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学术研讨会。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取得的学术成果,对中国民俗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田野作业基础上完成的论文和专著大量涌现。民俗学领域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如实践民俗学、家乡民俗学、表演理论的探讨等。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文献民俗资料浩如烟海,文献民俗学的建设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许多学者致力于文献民俗的梳理与研究,成果累累。中央民族大学就曾在研究生中开设《民俗文献检索》课程。在关注历史文献的同时,中国民俗学者更没有忘记民俗学的“现在性”,时刻关注民俗文化变异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另外,民俗资料建设以及各类民俗志的书写,为民俗学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民俗文化的各类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中国民俗学和国外民俗学界展开对话和合作。中国民俗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活动方针,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组织跨国界的民俗联合考察等。如1983年的中国和芬兰学者对广西三江民间文学联合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民俗学者联合对中日南方农耕民俗文化进行考察。这一考察延续了将近20年,不仅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许多年轻学者走出国门,前往西方各国,或求学深造,或出国访问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习西方的民俗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国民俗学研究。
4.在国家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中国民俗学者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此外还积极参与了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及一系列国家项目。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民间文学数据库建设等。

三、中国民俗学派


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砥砺前行,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不能忘记钟老在他晚年发表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文。20年过去了,民俗学界似乎很少提及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事。当中国民俗学进入后钟敬文时代时,它的理论和实践也进入新的时期。钟敬文晚年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历史和现实的总体观察,是由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的。他对中国民俗学派的构想,是建立在对中国民俗学的自觉和自信基础之上的。
关于学派的形成,历来都有不同的解读和分野。如师承学派、地域学派、问题学派等等。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就是不同的学派。明清时期是学派出现最多的时代。与学派对称的还有流派。学派讲究师承关系,流派讲究独特性,这是二者的不同。钟敬文主张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他是这一学派的倡导者,富有民俗学学科实践,培养了众多的门生。钟敬文积70年学科实践,以他渊博的知识经验,洞察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并实践了他的学派理想。后钟敬文时代,要想成就中国民俗学派,首先要学习钟敬文的民俗学思想、民俗学理论和他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献身精神。
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派的形成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其中师承关系是学派形成的有生力量。中国在改革开放40 年来,通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多少学子获得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粗略估计大约上千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仅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民俗学、民间文学博士学位的就有100多位,其中直接受教于钟敬文门下的博士、博士后有30多位。如果以师承关系构成中国民俗学派的学术梯队,这一梯队足以完成中国民俗学派赋予的重任。实际上,近些年来,许多学者也在做着多方的探讨,如召开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会议、发表论文关于实践民俗学的讨论、关于家乡民俗学的讨论等。这些探讨都是很有意义的。建立学派涉及到学派带头人、学派主张、代表性著作、学科规划和实施计划、学术梯队建设等问题。这些都要在学术实践中解决。
说到中国民俗学派的创立,它的创始人就是钟敬文。他毕生的著作和所创立的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学科体系,证明中国民俗学派已经形成,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扬光大。如果要对中国民俗学派命名,就应该叫“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或“敬文学派”。后继者的任务是补充、完善和丰富这一学派体系。

四、建设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


1.增强建立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自信,树立独立的学科意识。
钟敬文在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拟定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框架,提出“民间文化学”和“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等概念,并一贯提倡民俗学的“现在性”。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个社会学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没有哪个学科像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这样丰富多彩,这样和传统文化、民众生活切近。
钟敬文在他的学术实践中,十分关注时代变迁对民俗文化的影响,提出一系列的见解。最近重读钟敬文发表在80年代初的两篇文章。一篇是19834月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的讲话《建立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一篇是在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工作》,两篇讲话所涉及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学术蓝图。钟老晚年的学术活动,正是为实现他的学派理想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实践。所以说,中国民俗学如果要实现学派愿景的话,将中国民俗学派称为敬文学派是名副其实的。
2.中国民俗学派的创立,应确定研究领域、目标和方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民俗大国,有着几千年的民众生活史。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记录了历代丰富多彩的民俗资料。民俗学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是一个深邃的领域,需要有学者进行专门的研究。钟敬文对中国民俗文献的研究造诣很深,对文献民俗资料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的地位,有独到的见解。如他对晚清时期民间文学的研究,对刘三姐传说的研究,对孟姜女传说的研究,对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等。“文献民俗学”或“历史民俗学”是钟敬文关注的重要领域。他曾主编过6卷本的《中国民俗史》,指导过许多以古代文献为研究内容的博士和博士后论文。钟门弟子在文献民俗研究这一广阔领域,有许多开拓。如萧放对《荆楚岁时记》的研究,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 《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张勃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董德英的博士论文《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李传军的博士论文《汉唐风土志研究》,赵宗福的博士论文《西王母信仰的生成与早期演化研究》,邵凤丽的博士论文《朱子“家礼”与宋明以来家祭礼仪实践》等。 这些学术成果,无疑都是对钟敬文文献民俗学思想的有益实践。
3.创建中国民俗资料学体系或资料库,是钟敬文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民俗资料。民俗志(包括图像民俗志)的编纂,方志民俗研究,民俗数据库建设更是中国民俗学的基石笔者在1994年动手编纂《中国民俗大系》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编写体例和大纲交给钟敬文时,得到的是鼓励,并得到他对民俗志内容(分类)的指导。遗憾的是在大系出版时,先生已经仙逝。
钟敬文对地方民俗志的撰写,一向积极支持,曾为许多方志著作写过序言和推荐文字。在钟敬文民俗学派的理论框架中,资料学被作为民俗学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有着深远的意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钟敬文是总编辑委员会主任。这一工程实际上是中国民间文学资料集成实践。如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基础上建立的《民间文学数据库》,也是在实践钟敬文的民俗资料学思想。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国家出版工程,就是以《民间文学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的,规模更加庞大。
4.钟敬文对书写中国民俗学学科史,包括古代史、现代史,著名民俗学者评传,民俗事象传承人口述史等特别关注。他在90岁高龄时主编六卷本《中国民俗史》这部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确定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标志性成果,这一成绩意义深远,说明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学科地位得到提升。特别是在全国出现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时,《中国民俗史》的出版,具有检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史的意义。同时《中国民俗史》的出版也标志着中国民俗学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5.探究和确立民俗学研究方法论。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中,钟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体方法上,他强调民俗学田野作业和民俗源流考据方法并用。钟敬文在提出民俗学的方法论时,同时提出“立场、观点论”,强调“中国民俗学者应该养成的学者品格和学术素质。”
6.钟敬文是人民的学者,杰出的教育家,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桃李满天下,为其学派学术梯队的建设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钟门弟子是敬文学派的中坚力量对未来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理论和实践至关重要。
7.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民俗学经过筚路蓝缕的历史进程,已经有了完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方案,加以实施,是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重要工作。钟敬文为敬文学派的创立贡献了毕生精力,特别是他的晚年,老骥伏枥,培养了一代年轻的学者,使敬文学派后继有人。众多的弟子在钟敬文规划的诸多领域做着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敬文学派的诞生地和大本营,有不可回避的担当和责任。

五、结语


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能否成立通过考察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不难得出结论。所谓学派的构成,必须具备相关的要素,如学说创始人、师承关系、代表性著述、具有理论创新性与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观点等。纵观钟敬文的民俗学学术人生,这些条件无疑都是具备的,关键是后继的中国民俗学人,特别是钟门弟子,能不能将敬文学派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发扬光大。
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养成,任重道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民俗学由绝学变为显学,有了自己的独立学科的地位,聚集了众多的有志于民俗学研究的人才。和世界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相比,取得的成绩毫不逊色。钟敬文为其学派的创立,设计了宏伟的蓝图且作了不懈的努力。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人应该实现敬文学派的学术思想,从田野到书斋,从书斋到田野,不懈努力,开拓进取。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必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成就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体系。

                                      [责任编辑:王素珍]


       注释见《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4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