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听说唐山大地震后遗留的最高建筑也要拆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听说唐山大地震后遗留的最高建筑也要拆了?

听说唐山大地震后遗留的最高建筑也要拆了?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静宏伟 刘飞 文/图

  随着日前多功能体育馆的爆破拆除,唐山市体育中心进入全面拆除阶段。虽然拆除后的唐山市体育中心将选址重建,但仍有读者心存忧虑,“紧邻体育中心有一栋六层建筑,它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建造的,是震后遗留的最高建筑,一直使用至今。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难道也要一起拆除吗?”

  地震发生时建筑主体框架刚完工

  在建设路和体育馆道交叉口的西南角,毗邻唐山市体育中心,有一栋并不显眼的六层白色建筑。无论从楼体样式还是高度上,它都不足以吸引过路人的眼光。问起唐山的许多年轻人,他们都不太清楚这座建筑和其它的有何两样,但一些年岁稍长的市民会告诉你这座建筑有着它无可取代的特殊性。

  这座建筑的门面如今是一家快捷酒店。酒店的后勤部主管刘德顺今年59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唐山人,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对这栋建筑的记忆,“这是大地震之前建的,大概是从1975年底或者1976年初开始动工的。在大地震前夕,它还没有完工,但是钢筋水泥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了,工程也已经封顶了,只差外装。一共建了六层,大概18米高。”

  经过7.28大地震,曾经生机勃勃的城市在一夕之间变成废墟,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似乎没人会想到,经过大地震的洗礼,这座只有主体结构的六层高楼会“坚挺”下来。“当时唐山的楼房一般都只有两三层高,六层的建筑很少。在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六层楼房寥寥无几,在我的记忆里,只有这一栋。”刘德顺告诉记者。

  震后依然“坚挺”

  据介绍,由于楼体结构在地震中并未受损,震后就保留了下来,并完成了后续的外装,后来还在楼顶修建了一个圆球形的结构。这栋楼在建造之初也是体育中心的一部分,从楼顶圆球表面的运动图案还可以依稀推测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栋楼又接连改作其它用途,经过多次变身,演变成了如今的快捷酒店。

  亲眼目睹过震后的破败惨象,刘德顺更觉得这栋“坚挺”的楼房有着它的神奇之处。“我觉得这是块福地,我每天在这儿上班也觉得很踏实。即便再有大地震我相信这栋楼也能扛住,因为它是经过严峻考验的。”

  随着毗邻的体育中心整体拆迁,这栋楼该何去何从?刘德顺也不清楚,但他近几年已经听到过很多次关于要拆的风声。去年上半年,酒店还曾经接到过要搬迁的通知,但后来不知为何又不了了之了。

  “政府的决策我左右不了,但是从我个人的感情来说,我觉得这栋楼应该留下来。它是唐山大地震的见证,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大地震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现在唐山的地震遗址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那些摧毁之后的惨象,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建筑寥寥无几。”

  史料已无从考证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这栋建筑的资料,记者分别到唐山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唐山市抗震纪念馆查阅,但没有找到任何和这栋建筑相关的史料。记者又试图从唐山市住建和规划等相关部门问询,但对于这栋建筑究竟是留是拆也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虽然这栋建筑的历史和价值已经无从考证,它的去留也没有定论,但仍有一些学者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83岁的唐山市文化名人韩溪对这栋建筑有着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他笃定地告诉记者,这栋建筑是唐山大地震后遗留的唯一一栋六层及以上的高层。“地震之前,它只有一个主体机构,没有完工。外装和楼顶的圆球都是后来加的。”

  它是城市的记忆,应该保留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三天,韩溪在一片废墟之中看到了这栋“格外显眼”的楼房,因此记忆尤为深刻,“它能在震后保留下来,我特别欣慰,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它。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栋普通的楼房,而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唐山记忆,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要毁掉一栋建筑很容易,但是要留住一份记忆很难。我觉得这栋建筑应该保留下来,那段历史更该被我们铭记。”

    唐山陶瓷文化名人黄志强也坚称这栋建筑应该保留下来,“唐山保留下来的地震遗迹太少了,我们这个城市能够记载历史文化的东西也少之又少。这个建筑物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它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要提升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就需要保留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一味地把这些建筑拆除,让位给商业开发,那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可悲的。”

编辑:张辉来源:燕赵都市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

一座城市为何容不下几个历史文化符号?

2015-04-29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记者 刘飞


  日前,本报曾刊文报道唐山体育中心旁边有一栋1976年大地震之前建造的6层建筑,因它在地震中“坚挺不倒”,一直使用至今,是震后遗留的最高建筑。随着毗邻的唐山市体育中心进入全面拆除阶段,这栋建筑的去留引发了读者的关注,近日陆续有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呼吁保留这个历史符号。

  地震遗迹是唐山地震文化的载体

  老读者葛士林给记者打来电话,建议保留这栋震前遗留的最高建筑,“不是说震前的建筑都不能拆,但对于这些有代表性的重点建筑应该选择性保留。这栋六层楼是地震之前遗留的最高建筑,它横跨了震前和震后两个时代,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亲身经历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葛士林对那段历史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那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这场灾难留给后人的启迪也成了一本内容浩瀚的大书。这本大书不仅记载了自然灾害的惨烈,也记录了唐山人民在天崩地裂生死存亡之时所显示出的坚韧勇敢、不屈不挠,除此,还记录了一个几乎在地球上消失又重新倔强站起的新唐山重建的历史。”

  在葛士林看来,那些震前遗留的建筑和震后第一批重建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唐山大地震这本大书中极其重要的章节,“它们留在那儿,大地震的记忆就留在那儿,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就留在那儿,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如果它们没有了,唐山地震文化的载体就没有了。”

  “唐山的地震遗址少之又少,仅存的那几个也一个个被拆除、被废弃或者挪作他用。震后重建的第一栋标志性高楼唐山饭店已经准备拆除,现在这栋震前遗留的最高建筑可能又要拆了,实在让人痛心。”葛士林感慨相关部门保护意识淡薄。

  地震文化是唐山唯一仅存的历史文化符号

  “唐山有两种文化,其中一个是近代工业的摇篮,另一个就是地震文化。前者已经被大自然毁坏了,我们无计可施。地震文化对已经失去了百年历史记载符号的唐山弥足珍贵,它已然成为唐山这座城市唯一留存的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但可悲的是,它还在被人为破坏着。”

  葛士林认为,地震遗址不仅是唐山震前的城市见证、大地震破坏力的见证,更是后人认识地震、了解地震、进行抗震研究的珍贵标本。“发展和进步不可阻挡,但是发展不应该与野蛮破坏并行。历史文化的价值应当在发展和进步中得以妥善保护和加强,而不应是毫无顾忌地铲除!相关部门可以尝试把新的建设和那些老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这样既保留了地震文化,又不阻碍新的建设。”

  “一个有着几百平方公里面积的城区,为什么就不能容下几座承载着自己城市历史文化符号的建筑存在?拆除一栋建筑只是表象,它所反映出的是对地震文化的不重视甚至遗忘。一栋楼的去留折射出的是如今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以金钱为先导,一味给商业开发让步。”

    “唐山震前的百年历史建筑已经在大地震中被摧毁,唯一仅存的遗迹难道还要再次‘清屏’吗?等我们删除了过去的一切,我们拿什么对子孙后代说:我们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金钱难道能代表一切、传承一切吗?”葛士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编辑:张辉来源:燕赵都市报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