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生买版面”背后的定性与定量困境

“学生买版面”背后的定性与定量困境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朝清

论文交易除了用于评职称外,也开始延伸到高校学生中。不仅大多数高校奖学金评定与发论文挂钩,而且准毕业生们跨越保研、出国等“门槛”时,论文被“异化”为敲门砖。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不问优劣,中介张口要价几百元到上千元的版面费,而一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起步价竟达2万元。(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在高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导致论文成为衡量教师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评优评先也好,保研、出国也罢,通常都只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性往往被定量所取代,论文发表数量直接和学生综合测评的分数挂钩。
不论是“快人一步”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从众心态,抑或“人有我无”的囚徒困境,“学生买版面”既有主动的利益算计,也有被动的群体裹挟。在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围绕着论文,大学生人为建构了一个名利竞赛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身不由己地却又乐此不疲地参与“学生买版面”。
不同层次的期刊,有着差异化、等级化的影响力和发表难度,版面费也会呈现出三六九等的价码。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作者大都是博士或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大学生尤其是本专科生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可谓困难重重。尽管核心期刊加分比重高,绝大多数大学生依然望尘莫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说到底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论文质量短时间难以提升的格局下,“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工具理性对大学生进行了价值观异化;习惯于功利和算计的大学生,将希望的目光投向论文发表中介。“学生买版面”愈演愈烈,看似是大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却是底线失守、缺乏文化信仰的产物。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当下,学术期刊饱受市场化的浸润,一些商家将学术期刊当成赚钱的工具。“生财有道”尽管让大学生有了论文发表的平台,却造成了学术期刊的社会声望下降。更让人忧心的是,当“学生买版面”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甚至“潜规则”的时候,必然会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在定性不具备操作性的前提下,定量的指标管理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却由于在指标设计上不够科学、细节上考虑不够周全,让“学生买版面”陷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之中。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和优化学生考评体系,让激励机制更有“准头”;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为学术期刊戴上“紧箍咒”。只有这样,“学生买版面”才会越来越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