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

【活动主题】感受非遗文化 寻找美丽武汉
时间:2014年10月25日8:30
内容:参观肖兰刺绣馆,感受汉绣魅力。参观昙华林古建筑,感受历史文化。届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详细介绍。
集合地点:华师北门
乘车路线:广埠屯地铁站乘坐地铁2号线在螃蟹岬下车步行至昙华林;之后乘坐401路公交车返程。
参观路线:昙华林——户部巷——长江大桥
费用:自备交通费、午餐费
注意:服从团队安排,不私自离队;注意个人财产安全;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持手机畅通。

TOP

汉绣简介

汉绣是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见其刺绣业之发达。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我国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辞·招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种需求对刺绣品的生产、发展的刺激是不难想见的。同时,楚文化氛围下民间戏曲的发达、巫风巫月术的盛行又为刺绣走向民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汉绣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清末,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州、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当时的汉绣产品主要分三类:作为生活用品的有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头巾、围裙、荷包等,多用于闺阁陪嫁。其中,汉口的绣花戏衣颇具名气。二是装饰品。有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堂彩、龙衣、狮皮、戏装、道具等。三是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烧毁,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汉绣才重放光华。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2003年,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在汉成立了汉绣工作室,大力发扬汉绣技艺。
江陵马山一号墓发掘出的战国中期绣品,进一步证实了汉绣的历史承载量。绣线颜色以红、黄、绿、兰等亮色为主,绣品以密集的满绣填充块面,或虚出绣纹轮廓内的局部块面,绣出的珍禽异兽、奇花佳卉富于立体感和虚实感,色彩鲜艳、花纹瑰丽,典雅而富丽,对汉绣艺人“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观念的形成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
     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TOP

昙华林

昙华林,地处武昌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昙华林,南倚花园山,北靠螃蟹岬;青瓦小院,依山而建;民居错落,互为参差;梧桐小院,麻石幽径,会让人一洗浮躁都市的浮躁情。
    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昙华林3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花,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仁济医院
    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1]
仁济医院原名英国伦敦教会医?院。这所医院与一位英国传教士杨格非的名字联在一起——1861年,该教士在与昙华林临近的戈甲营建礼拜堂,尔后开设诊所和义塾为教众和附近的居民服务;7年后,传教士将诊所和义塾迁至昙华林并加以扩建成;1883年正式改名仁济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由美国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为男童寄宿学校,名叫文惠廉纪念学堂,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英文名BooneMemorialSchool。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1903年又增设大学部,逐步发展成文华大学。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华大学的化学、国文两系与私立华中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即华中师范大学)。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一直至今。
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
圣诞堂
    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的校园内5号楼,建造于1870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礼拜堂,1958年停止校园宗教活动,现产权属省中医院,为医院俱乐部礼堂。
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
文华公书林辅楼书库(文华大学)
     该书库位于昙华林138-139号,建造于1920年前后,为平面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坐南朝北,越街正对夏斗寅公馆大门(已拆)。建筑原为文华大学公书林(公共图书馆)书库,目前为居民居住。文华公书林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韦棣华女士于1910年创办,是湖北武汉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为历史优秀建筑保护单位,现存的书库便成为见证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的实证了。
翟雅各健身房
     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校园内,以原文华大学首位校长翟雅各(英)的名字命名,建造于1921年,系混砖木结构中西合壁二层建筑,中式屋面,西式屋身。该建筑所在地原系美国基督教会圣公会创办的大学,1871年-1903年称文华书院,1903年在美注册为文华大学,在1924年并入华中大学,1952年为华中师大,现属湖北中医学院。
花园山
     花园山严格的说是一个小山包,山上树林茂密,东、南面都有小路上去。因为附近有中医学院,所以不时会看见一些坐在草坪、树下和石阶边勤奋的读书郎。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花园山上的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是一幢保存完好的建筑。
     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这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育婴堂万婴墓
     位于花园山2号,建于1928年,为砖木结构建筑。该堂由艾原道主教创设,委托德籍女士主持,开始将收进的婴儿送到堂外,雇请奶妈托养,成活率较高。以后不断发展,集中堂内抚养。1929年圣若慧善功修女会成立,其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本育婴堂。“1951年该堂大量死亡事件被揭露,引起社会各界愤慨,6月4日政府接管该堂。”修建万婴墓,掩埋在山上搜集的白骨,铭刻碑文。现为市儿童福利院。
     该地修建的万婴墓,并立“死难婴儿纪念碑”,有张平化等领导同志题词,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瑛故居
     石瑛先生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忠实信徒,是欧洲同盟会支部的创建人、负责人,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石瑛在创建国立武昌大学任校长时,始在武昌区三义村置私人住宅一幢二层小楼。故居是辛亥首义革命前辈在武汉市内难得的一处故宅,对研究和展示辛亥革命历史和武汉名城发展轨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幢房子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有董必武、陈独秀、陶铸、李四光等名人来往。
朴园
     是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
     朴园诞生于1936年,是当时的私立华中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修建的新公寓之一。它的第一位主人是碧眼勾鼻的美国教授。那时和朴园类似的小楼有近百栋;抗日战争中,这里一度成为日军的宪兵司令部,房内也改成了可以推拉的日式门廊;到1946年,钱基博走进这栋历经更迭的小楼,成为住户之一,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1年。钱基博过世后,这里逐渐变成了学生、教工的宿舍,最多时两层楼里住了20多户人家。
     钱基博所居住的房间被改造成了“艺术沙龙”。如今在深沉的咖啡色背景中,考究的桌椅摆设和野生的芦苇蒿草相映成趣,保留原貌的壁炉和仿古的吊扇、窗户遥相呼应,在这里,艺术的典雅向历史的沧桑致敬,它们一见倾心的邂逅立刻迸射出了无限风华。老师和学生都乐于沉浸在这里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当中。曾有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说:“师生在这里聊艺术,常常会聊得忘记了时间。”
    如今,小楼门口,那棵300多岁的朴树树阴垂青,把窗口染得碧绿。2005年3月4日,在武汉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录中,钱基博故居被评定为一级保护建筑项目。

[ 本帖最后由 华师大李娟 于 2014-10-24 23:29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