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节日里的多彩中国

节日里的多彩中国

 “土节”“洋节”都过 “国节”“商节”都火

  2013年12月26日08时51分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进入12月下旬,记者在微信上收到各式各样的圣诞祝福,有的还配着图片与动画——屏幕里,雪花翩然飘下,白胡子老头儿骑着驯鹿从空中划过。以“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在人们生活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土节”、“红节”、“商节”并存的节日环境,折射出了当下中国多元的文化格局。

  “洋节”热闹,但不无理性

  12月25日晚,在北京三元桥附近的一座商场内,刚走进商场准备和朋友聚餐的白领小王,立刻被眼前一幕所吸引。——白胡子、红帽子的“圣诞老人”正在和几个孩子跳舞玩耍。在他身旁,还有几只大号“玩具熊”正憨态可掬地起舞。舞台旁边是几棵运来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铃铛和彩带,还有装饰性的礼盒。小王说:“节日氛围挺浓的,那些孩子和大人看起来都很开心。”

  24日到25日,短短24小时内,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圣诞快乐”的话题就已有超过3000万条内容,从“大V”到草根用户,都在这一天给朋友们送上祝福。

  在深圳读研的小周,准备了一场圣诞舞会。平安夜当晚,还和朋友们去了香港,“听钟声、倒数、购物”,体验了一把国际都市里的“圣诞范儿”。

  虽然“洋节”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年轻人,但也不是没有别人的身影。资深媒体人高严告诉记者,他也准备在家里挂一双红袜子,里面塞进去孩子想要的礼物,凑一凑“洋节”的热闹。

  相较于此前一些人“洋节袭来”的忧虑,今年的圣诞已经多了许多理性的味道。在此前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过圣诞节”。一位网友的发言颇具代表性:“我们没有类似文化,顶多也就是商家促销,我们凑个热闹,图个喜庆。”

  多元节日彰显“文化自信”

  12月22日,中国传统的冬至。当晚的北京,直到夜里10时,许多饺子馆外,依然有顾客在排队等位。“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古老习俗,在北方人的生活中依然坚韧如丝。

  往前推10天,新兴的“双十二”网络购物节,用户打开网银,和电商一起上演消费狂欢。再往前一个月,比“双十二”稍微大些岁数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仅淘宝一家网站,就创造了超过350亿元成交额的消费奇迹。

  而由于2014年放假安排引发争议的“五一”,则是社会主义“红节”的代表。在缅怀传统之外,人们对“假日”的渴求似乎更甚。

  “土节”、“洋节”、“国节”、“商节”……“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多元格局的背后是中国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不同社会主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文化意识诉求,是官方同民众、精英与大众、城市与乡村、古典传统与西方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等的碰撞与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多元的节日格局,更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张晖指出,自2007年国务院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以来,传统节日正在“复兴”,体现出的是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而更多地被年轻人接受的“洋节”,一方面体现出全球化大潮中世界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年轻一代渴望自由与“求新”的心态。

  对于近年来越发火热的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母亲节等“洋节”,专家也认为不必过分忧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萧放表示,“洋节”进入中国后迅速地“本土化”是一种正常文化现象,不必过分忧虑。“我们要做的是自觉维护、复兴传统节日,同时总结其中的精华,适当加以改良创新,相信对年轻人同样具有吸引力。”他说。本报记者 申孟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