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真正的节日深植在人心里

真正的节日深植在人心里



    “我们现在怎样过节?”端午节前夕,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段勇、陈临春、李雪萍、冯其器、周文、耿波、谌强等十几位专家学者就我国传统节日现代传播的现状和节日传播仪式体系的构建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会者认为,自2008年四大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以来,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取得了很大成绩,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其中,以电视媒体的影响尤为显著。但是,几年过去,此类节目日渐疲软,创新乏力,遇到很多困惑。就整个社会而言,呈现出节日假日化、物质化、商业化现象。上述情况是社会娱乐化、商业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就传播而言,除了传播方式、途径等必须多样化外,要特别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廓清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构建传统节日现代传播的仪式体系。
  传统节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仪式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文认为,当前研究虽多,但比较凌乱、混杂,他提出应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他说,长期以来,我们主要着眼于传统节日的社会历史教化功能,像清明祭祖祭先烈、端午祭屈原、春节庆团圆等,而自然文化与个体生命文化几乎被完全遮蔽。近年,有关传统节日的自然节气渊源被大家逐渐发掘出来,比如清明春天踏青、端午夏日解暑祛毒等。但个体生命文化维度的探讨依然匮乏,而这应该是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高级层次。他在主题发言中重点谈论了创建传统节日现代传播仪式体系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仪式是信仰、价值观、精神文化的具体表征,我国传统节日整体上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仪式,像吃粽子、吃月饼、放鞭炮等很生活化,只能算广义的仪式,现在需要构建狭义的真正仪式。以奥运会仪式为经典案例,周文教授提出,传统节日现代传播仪式体系的基本元素应该包括:节日符号标志、吉祥物、意象、情境、仪轨等;而构成层次则是节日仪式、媒介仪式与节目仪式三者的融合。

  要有群众基础、文化基础

  中央电视台2008年和2011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说,节日文化需要大家一起建设。节日仪式要有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晚多年来也想设计一个节日的仪式,但归根到底还是一台晚会,就得有起承转合,不能突然之间就出来一个仪式。春晚出现过“取黄河水”“天地交响”等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不能成为一种固定的礼仪。现在大家穿的是西服和休闲衫,如果还像古代人那样拱手作揖,就很可笑。

  北京电视台春节与中秋晚会总导演李雪萍说:“节日仪式要尽量让现代人接受,要考虑怎么做好和观众的互动。我们举办“卢沟晓月”的直播节目时做过一个尝试。当时是中秋节,过去往来的学者、商客在拂晓时分走到卢沟桥上都会望着月亮祈福,希望梦想成真。我们就借此在电视中举办了一个仪式,请观众走出家门或打开窗户,看一下月光,然后在中秋这样一个时间,为家人、朋友、心中愿望祈福。大家在同一时刻一起举头望月的互动仪式,观众反响还比较好。”


  一个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的问题

  讨论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其中一个明显的困惑就是相当多的现代人对节日缺少了敬畏之心,如果人们不把节日当成重要的时刻,而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那么节日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就不能在人们心中唤起广泛的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耿波认为,仪式最核心的东西是“身体在场”。“礼”的繁体字,就是一个人对着祭器去拜。“我”必须在场才能表现出“我”的神圣感。有身体在,就有神圣性。按照这个思路推导,今天节日一些传统内容的消失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消失”了,“神圣体验”没有了。《光明日报》记者谌强认为,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农耕社会的东西,到了现代社会已经失去这个土壤了,可是我们传统节日包含的所有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核心都应该传承下去。真正的节日是深植在人们心中的。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说,传统节日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呵护文化多样性,记录和传承文化多样化。他认为仪式是必要的,不同的仪式才能区分出不同节日的特征,这里有大家需要的情绪、服装、器具等等方面的要求。传统已经印到我们的记忆里面去了,已经渗透到我们血液里面去,往往一个人走得越远,离家越远,越是挂念回家的路。他说:“我更关注的是现代传播手段和传统节日塑造的问题,我觉得媒体传播的强势权力更要注重可能的局限性。传统节日的演变是完全正常,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因为变化是很难避免的,但我们希望这个变化是出自传统节日自身的需求,而且这个变化是符合文化演变的渐变,而不是外力干预之下缺少文化内涵的突变。”


(来源:中国文化报)  转载于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607/c172318-21769520.html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3-6-7 10:1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