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大展现场:传承民间手工技艺

非遗大展现场:传承民间手工技艺

传承民间手工技艺



《中国民族报》2009-2-13



  中国有着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形成了诸如木作、雕琢、烧造、冶炼、铸造、錾锻、纺织、印染、缝纫、刺绣、编结、彩扎、髹饰、装潢、制笔、造纸、印刷、制革、酿造、榨取、烹饪、炮制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技艺,是蕴涵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彰显中华文明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凝聚中华造物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体现各族人民卓越创造力和雅致生活情趣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少数民族的手工技艺不但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更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少数民族同胞而言,手工技艺不仅是一门活计或谋生手段,他们更是靠它传承独特的审美文化,传递亲情、友情、爱情,他们对这些技艺和工艺品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制茶

  云南贡茶制作技艺

  展演人:李兴昌

  云南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之一,300年前曾经作为贡品。普洱茶产于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府集散而得名。来自云南普洱市宁洱县的彝族李兴昌是普洱贡茶制作工艺的第八代传人。普洱贡茶制作工艺的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属家庭作坊生产的,以代相传;二是属茶商雇佣人员生产的,以师徒相传。“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是生活在宁洱县的彝族村民们的特殊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我们彝族都离不开普洱茶的”,李兴昌说。在普洱地区的彝族家庭家家都有自己的茶林,少至三五亩,多至十几亩,除了自产自销外,外地游客的需求也大大激活了普洱贡茶的市场。李兴昌有一个18岁的儿子在上高三,他非常支持儿子考大学,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自家的独门手艺传承下去,虽然,他已经有了好几个徒弟。

  印刷

  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展演人:彭措泽仁(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展台边,彭措则仁演示着用瑞香郎毒(一种草本植物)制作纸浆,这种特殊植物做的纸就是藏纸,因为瑞香郎毒有轻微毒性,所以藏纸不会被虫蛀,保存的时间长。“藏族人应该用特有的藏纸” 彭措则仁说。现在54岁的彭措则仁做了30多年雕版印刷,对这门手艺很有感情,能够从事经文的印刷,这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福之人。彭错则仁非常希望能有人传承这门手艺,也收了一些徒弟,前后有20人左右。

  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这种古老的藏族文化也面临一些问题:因为这门手艺不会带来很高的收入,学习雕版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意识到保护这种传统技艺的重要性,在县里开办了雕版培训班,并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贝叶经制作技艺

  展演人:波空论

  波空论在展台上安静地雕刻着,木质的笔里裹着细细的刻刀。他正往“贝叶”上刻傣文经文,贝叶是经过处理的干的棕榈树叶。有人前来询问,他不会讲汉语,就礼貌地微笑,让同伴帮他翻译讲解。波空论12岁进寺庙当和尚,开始学习书写傣文和贝叶经制作。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男孩一般都要进寺院出家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贝叶经制作,但能学多少,能坚持多长时间,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全看自己。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竿镇,人们在佛事活动中经常需要“赕经书”。这时就需要贝叶经。但是贝叶经的价格不高,制作又费时费力,所以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另外,现在很多人都选择赕纸质经书,对贝叶经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做贝叶经没有师徒传承,大家都是从寺院学习。曾有人想拜波空论为师,他不收。他认为,做贝叶经是一种修行,应该去寺院一边修行一边学习,不能随便教。

  塑作

  北京面人郎

  展演人:郎志丽(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对于面人,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在拳头大的葫芦里装下水浒一百单八将,这样的作品却鲜有人见,而这正是郎志丽的得意之作。郎志丽是满族镶红旗钮钴禄氏后裔、北京郎派面塑艺术的创始人郎绍安之女。她五六岁便开始师从其父,尽得其真传实授,多年来使这门技艺融会了雕塑、绘画、造型等多门艺术的精髓,作品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郎志丽现在有3个徒弟,都是将面塑当做业余爱好。从前也有过一些专门从事面塑的徒弟,但是迫于生计都陆续转行了,只有她依旧坚守着:“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宣传面塑艺术,告诉大家北京面人郎后继有人。”目前,郎志丽正在筹划出一本关于面塑艺术的书,详细地介绍“郎氏面塑”,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了解满族的面塑工艺。

  剪纸

  吉林长白山满族剪纸

  展演人:关云德(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是一张摆满了剪纸的展台,白色的台面衬得剪纸更加鲜艳、喜庆。

  关云德是满族,从小就爱上了剪纸这门“手艺”,他说:“原来人们总认为剪纸是大姑娘的事儿,男人不学。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我喜欢这个,就开始跟着母亲学艺。现在我的儿子、孙子都跟我学剪纸,他们剪得也不错。”说起儿孙,老关面露欣慰的笑容。

  满族传统文化是老关剪纸的主要素材,例如萨满文化中的女神形象、满族的图腾形象。老关说,他热爱满族传统文化,希望满族的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印染

  贵州苗族蜡染技艺

  展演人:杨丽莎(右) 王阿扁(左)

  贵州苗族蜡染技艺展台前,身着蜡染服饰的苗族姑娘正认真地蘸着蜡汁在一块布上画着花鸟图案,她就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之一——杨丽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画这些,都是我们的奶奶、奶奶的奶奶……一代代传给我们的。”杨丽莎认为蜡染技艺是苗族姑娘特有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目前,当地的蜡染仍然属于苗族姑娘们代代相传的技艺。旁边的王阿扁是她的嫂子,曾经去过香港表演蜡染技艺。现在她们有自己的专卖店,出售各种蜡染服饰,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当问到此行最大的愿望的时候,杨丽莎说:“这次能来首都表演,我们觉得很高兴,很荣幸。最希望能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苗族的文化,人们能认可我们,还想发展我们苗族的文化。”

  新疆英吉沙县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展演人:帕丽旦

  维吾尔族姑娘帕丽旦,向观众展示新疆模戳印花布制作技艺,引来啧啧赞叹声。她在图案各异的木模戳上抹植物染料,在棉布上印出美丽古朴的花纹。这门手艺在新疆几乎消失,很多匠人都已衰老逝去;再加之大量机织布涌入市场,取代传统印花布。面对这样的情况,匠人们不能靠它维持生计只好放弃祖传手艺,传统印花布技艺因此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帕丽旦受新疆大漠土艺馆委派,远赴和田洛浦县恩给乡拜尧尔达西·阿洪为师。她告诉记者,师傅家境贫寒,很久不做印花布,但是很高兴有人来学,能把手艺传下去。她对记者说还要继续向师傅学习,全面掌握即将失传的手艺。她说作为维吾尔族不能让模戳印花技艺失传,希望更多的维吾尔族来关注它,发扬维吾尔族文化。

  湖南土家族织锦技艺

  展演人:叶水云(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有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叶水云,12岁师从同样是工艺美术大师的姑婆叶玉翠学习织锦技艺,之后又经过系统学习,所以她的土家织锦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有着少数民族的色彩艳丽,她对颜色的运用非常娴熟,是那种经过训练的高级灰。叶水云对此的解释是:“100个土家族姑娘会织出100种不同颜色的织锦,但图案还是传统的。”

  叶水云的徒弟都是和她差不多年纪的人,在叶水云开始学习土家织锦的上世纪80年代,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有2000人左右从事这一行业,现如今,可能连200人都不到了。但叶水云还是坚守着,不仅将土家族的织锦技艺从山村带到城市,也将土家族传统的岩墙花、椅子花、阳雀花、韭菜花图案,将山野的缕缕温情,带入装修各异的房间,带入人们的心里。

  海南黎族织锦技艺

  展演人:容亚美(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容亚美的家在海南省乐东县千家镇永益村,那是个相对封闭的黎族村寨,没有人在意容亚美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她的生活也还是一如既往——田间劳作,闲暇纺织。从8岁开始跟着外婆学习黎族织锦,那些黎族特有的纹样,那些手拉手的结婚图、法纹、铜钱纹,在她的踞腰织机上经年漫延,变成3个女儿得以传代的美丽嫁妆。她自己也沉浸其中,改良着黎族妇女单调黑衣的传统,在肩头袖口添加五彩斑斓。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心里还是隐隐有些“难受”:年轻的女孩子都出去打工,再没有人关心结婚图、法纹、铜钱纹,人们买布制衣,村里会纺织的,也都是老年妇女。“让她们慢慢学吧,能学多少是多少……”这话是说给女儿们听的。在展演现场,她是少有的不卖展品者,一经一纬织出来的,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念想啊。

  缝纫

  黑龙江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展演人:葛长云

  来自黑龙江省新生乡的鄂伦春族老人葛长云今年62岁了,是现如今鄂伦春族地区为数不多的“会制作”狍皮制品的能手。她带来了狍皮裤、狍皮帽、狍皮手套,还有一件颇具特色的萨满跳大神时穿的狍皮衣服。葛长云告诉记者,她是在30年前跟着姑姑学习狍皮制作技艺的,现在村里会这种技艺的只有三四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太太。现在鄂伦春人平时都不常穿用这种衣服,主要卖给一些博物馆和展览馆作收藏用。

  家人都不赞成她制作狍皮制品,说不挣钱,还把家里弄得臭烘烘的,但葛长云还是悄悄地坚持自己的喜好,在儿女不在家时才制作。她说,狍皮衣是鄂伦春人的传统,如果没有人做了以后想穿都没有了。现在,老人又有了另外一个想法,回去以后,她要招收几个鄂伦春族的年轻妇女当徒弟,亲自教她们狍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

  展演人:尤文凤(左) (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尤忠梅(右)

  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

  尤文凤15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鱼皮技艺。在她的奶奶之前,鱼皮技艺是属于男子的专利,是不教授给女子的。而到现在,尤文凤将其鱼皮技艺发扬光大,把她的传统技艺教授给下一辈。尤文凤说鱼皮衣目前的销路主要是各民族博物馆和展览馆,还做一些鱼皮饰品。现在大马哈鱼的数量在急剧减少,而一件鱼皮衣需要几十条大马哈鱼的鱼皮。他们只能有了订单才四处买鱼来做衣服。对于鱼皮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尤文凤有自己的想法,她想把自己的传统技艺方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做成一本“秘籍”,使之流传开来。“鱼皮制作技艺绝对不能在我的手里流失”,尤文凤说。

  编结

  内蒙古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

  展演人:于黎

  上世纪70年代,于黎出于个人爱好,开始跟随一些老猎人学习桦树皮制作技艺。她告诉记者,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口耳相传的,很多东西已经流失,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地搜集这些信息。于黎办了一个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学习班,收了百十来个徒弟,有十几个已经出师,且做得非常出色,有本民族人,也有其他民族的人。于黎还有自己的工作室,结合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元素,制作旅游纪念品。她说:“其实我还是喜欢传统的东西,我觉得无论怎么改变,还是不能离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要在原始的基础之上去发展新的作品。”此外,于黎正在筹备建立一个陈列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实物的私人博物馆,有望在今年完成。于黎还说:“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我们的民族,让大家知道还有鄂温克这么个小小的民族,虽然人口很少,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聪明才智。”  

  彩扎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哈尼卡

  展演人:苏梅(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哈尼卡”是一种达斡尔族女孩儿的纸质玩偶,穿着达斡尔族传统服装的人偶不是后期上色的,要用什么颜色和花纹的纸就选择特殊的纸来制作。达斡尔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很多传统都是靠口耳相传。苏梅说,她小的时候跟妈妈学习了制作哈尼卡,达斡尔族小姑娘玩“哈尼卡”时,会在炕上摆出各自的“哈尼卡”,每个女孩摆弄组成一个家庭。她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安排“哈尼卡”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动手动脑,有说有笑。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多了,不怎么玩哈尼卡了。苏梅告诉记者,这是达斡尔族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孩子们应该了解一些。现在一些小学的手工课就会教授孩子们做哈尼卡。

  本版采写: 俞灵  吴艳  贾兴鹏  马衣努·沙那提别克 付黎明

  摄影:王东晖  贾兴鹏

http://www.mzzjw.cn/zgmzb/html/2009-02/13/content_58865.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