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經濟與文化二元結構下的傳統節日

經濟與文化二元結構下的傳統節日

人民网 2013年02月06日07:25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3年春節就要到了,而春節前后也是中國傳統節日比較集中出現的一個時期,像臘八節、小年、元宵節等等,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 記者日前採訪了部分民俗研究、非遺保護方面的學者專家,他們認為,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今天,挖掘節日內涵,傳承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正視農村、城市居民 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差異

  記者:在現代化、城市化的影響下,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正在經歷著從已持續數千年的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急劇轉變。以此為背景,與傳統農耕文明關聯密切的傳統節日正面臨比較嚴重的傳承危機——許多節日因為缺少與現代生活的一種轉化性介入,正在淡出人們的生活。

  李鬆(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基礎主要是農耕文化,我們傳統節日脫離不開這個文化土壤,但是我們今天碰到的是城市化,就有一個二元結構的節日文化的糾結。比如說放假,農村沒人跟你討論這個問題,一進臘月就忙年了,過完正月十五還得歇幾天,而城裡邊還鬧心哪天放假,而且變成一種非常明確的二元結構下的糾結。

  張士閃(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城鄉差異的放大,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而這正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由此前的相對恆態走向劇變的一個時刻,從80年代初至今,城鄉差異的深刻化與中國傳統節日的當代傳承的沒落是同步發生、同時進行的。

  具體來講,由於城鄉之間在社會環境、生活方式、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城鄉居民對傳統節日的認知也出現差異。農村居民對傳統節俗活動的認知程度較高,城市居民則相對較低。農民更傾向參與信仰色彩較重的節俗活動,而企業員工更喜歡參加娛樂性、參與性較強的活動。農民喜歡參與比例高的節俗活動有端午喝雄黃酒、七夕乞巧,企業員工則是二月二理發、中秋節和春節送節禮等。因此要借助節日文化這樣一個平台,促進城鄉的良性互動,增強農村發展的活力,來縮小城鄉差距。

  應充分尊重傳統節日的 歷史積澱與地域特性

  記者:現在幾大傳統節日都有了法定節假日,有了時間保証。然而我們還是聽到有人反映現在年味淡了。他們說,過節不就是一個吃喝節、購物節——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這種聲聲抱怨卻也反映百姓當中濃厚的過好傳統節日的情結。傳統節日的內涵究竟該如何保持?

  祁慶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如果把傳統都丟失了,就不再是傳統的節日,我認為在傳統節日中有兩項是它的核心,一個是儀式性,另外還有一個信仰性,這兩個應該起主導作用。我們如果把這兩個破壞了,就會破壞傳統。而現在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傳統儀式性受到的沖擊比較大。目前在弘揚節日文化的過程中有兩個誤區,我們應該予以警惕,一個誤區就叫做狂歡節,一個誤區就叫做情人節,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在往這上頭靠近,中國九大節日和狂歡有關的大概隻有元宵節,元宵節可以鬧,這是傳統的。我認為,我們現在很重要的就是挖掘節日的文化內涵,節日是傳承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和優秀精神的文化空間,這是它的核心。

  李鬆:實際上,我們對傳統節日的歷史和現狀並不十分了解,沒有從國家層面作全面整理。我們對傳統節日講不清,包括少數民族的區域節日,宗教節日的民族性等。實際上節日研究中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這樣一個大的話題,對研究現在整個的節日狀況有非常大的幫助意義。這方面我們的確展開的工作還不多,深入地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些地方在文化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對於少數民族節日重視不夠的情形。某些地方政府對於如何選擇節日活動、怎樣安排節日活動時間和內容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任意性。同時媒體和商家宣傳在定位上有時存在不准確的問題。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一旦與祭祀儀式相關,就會被某些媒體冠以原始信仰、圖騰崇拜等說法。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一些旅游企業以類似方式來詮釋少數民族節日,將少數民族節日庸俗化,以膚淺時尚的表演方式吸引旅游者。因此,以恰當的方式保護少數民族節日文化資源,才能使之穩定持續發展。

  張士閃:傳統節日表現出很強的“在地化”特征,不同地域的民眾對同一節日的認知、評價、參與和期待是不一樣的。如北京市門頭溝區板橋、庄戶、千軍台三村在元宵節期間講究合家團圓,但春節則不強求。不同地域中不同的節日傳統和文化認同應予以充分尊重,建議政府充分尊重傳統節日的歷史積澱與地域特性,授權地方政府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區的整體社會發展狀況和節日傳統,實施適度增量的彈性放假制度。以此作為目前國家法定假日制度的補充。這對於廣泛意義上的保護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探尋傳統節日現代化的途徑

  記者: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能綿延至今,其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的傳承發展。如何讓傳統節日面對新時代的民眾需求而生生不已?為當代社會有機體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李榮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非遺保護專家):現在需要研究很大的問題,一個是人們過節的理念不同,期盼不同。再一個就是過節的人群有變化。創新不是破舊立新的那個新,也不是除舊迎新的那個新,而是在繼承傳統節俗的基礎上,結合現實生活當中人們的期盼需求,增加一些新的節日文化元素。比如最近幾年市場上熱賣的燈籠挂飾、鞭炮挂飾等,便都是將傳統吉符與現代時尚元素巧妙結合的商品。

  應有三個方面的創新發展,一是節日活動氣氛與空間的營造與創新,二是節日活動內容的創新,三是節慶文化符號、文化產品的創新,這三個方面的創新是應該有的,還是很有必要的。

  蕭放(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社會學發展所所長、教授):我們不僅應該將傳統節日看作文化遺產,同時還應該看作文化資產,要讓它為今天的生活提供文化產品服務。可以進行物質產品的開發,節日食品、節日用品、節日禮品系列,如果經營得法就會有巨大的商機和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已經有企業在進行春節博覽會的經營。春節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西方的聖誕節的營銷模式可以作為我們春節效仿借鑒的對象。利用節日推動消費市場,又借市場擴大傳統節日的文化影響,是傳統節日現代化的途徑之一。此外,我認為還可以增強傳統節日的娛樂功能,以滿足年輕人的精神需要,這樣當代社會的傳統節日才可以真正贏得新的傳承人,民族節日生活才能葆有永久的生命力。

  (來源:中國文化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