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诞生纪实(陈建宪日记)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诞生纪实(陈建宪日记)

“茗仁”之诞生
   02、7、17晨

     昨日上午小组会,北大陈泳超、我安排在最后发言。陈五分钟,提出民俗学的特性究竟是什么的疑问。我三分钟,谈了尊重群众在民俗转换中的创造性、学会要重点为民间文艺学科争取生存空间、关于神话学范畴整合三个问题。其中第三点提出了“回归文本”。中间不断被XXX、XXX等人插断,反应强烈。
     散会后去饭厅途中,陈泳超、施爱东突然谈到“第二次党代会”问题。开始以为是玩笑,后他们告诉我,他们有四个人(另二人为钟宗宪、萧放),在广州去年会上,谈到要另搞一摊,出书,对当下学风进行批判。我对此事甚表支持。继续深谈,知他们今日尚要讨论具体方式,邀我参加。我提了些设想。三个商量办“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下午大会后,在施爱东房间中再谈,知参加者还有叶涛、吕微、刘晓春。
    晚上会谈先定在我住的6707室。爱东、晓春出门吃饭。后同室XXX有事与学苑出版社谈判,遂出外寻地方。
    陈、萧、叶、我四人最后寻得“茗仁”茶艺馆,电话告吕、施、刘地点。四人先议,后三人陆续到,加入。
    先议在叶涛《民俗研究》上开书评专栏事。选定可作靶子的对象,定暂不触及钟老及二流,以一流有成就与影响者为目标,重在批判,要犀利,观点要尖锐,但语气要平和、客观,重在学理分析。文章先由七人传看,有二人不同意不得以共同笔名发表,但可自己署名去发。文责自负。最后终于碰撞出笔名“茗仁”(萧放提),泳超提出栏目名“学衡”,亦通过。
    然后谈“青年论坛”。由于大家对我所提文本与田野问题极感兴趣,故泳超提出的学术史专题被否决,最后定第一期主题为“文本与田野”,由陈、吕、叶、施四人主审,大家写文章。出版问题暂不谈。明年4月在北京纪念歌谣会时讨论,然后结集。
    最后议订“茗仁规则”,谈到发表文章后众人共同承担责任时,晓春不同意。后大家认为应文责自负。又订了另几条规则,由吕微带回家打印,然后由大家签字。
     侃完所有问题,已是12点多,大家一致认为叶涛应该买单。
     此事议定,每人都兴奋,有历史感。我早感到承钟老精神实质,将民文民俗理论作现代转型,需青年一代。此事遂我心愿,且看日后究竟有何结果。

                                         于北京紫玉饭店6707室  晨6:30

TOP

历史性的笔记与记忆的历史。还是陈兄细心。

TOP

青年论坛告一段落,但我相信青年之活动将代代相继。老师们为学科开辟的良好学术氛围,让我们80后学子深感幸运。衷心感谢老师们的远见。也希望老师们有空多逛逛这个论坛

TOP

曾在坛子跟各位老师学到很多,也找到了学科的归属感,甚至坛子上有的栏目名还采自不才的建议。一晃十多年,确实有历史感

TOP

施老师曾在论坛上发表过“茗仁规则”的照片,我印象很深~

TOP

引用:
原帖由 柳倩月 于 2013-3-13 17:29 发表
施老师曾在论坛上发表过“茗仁规则”的照片,我印象很深~
陈老师真是有心人啊!
我还在不自觉的时候,他早已“文化自觉”了!
爱东发的茗仁规则照片中,显示将我的名字划去了。参照陈老师的日记,列位看官应该知道咋回事了。
图像证史啊。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3-3-13 20:4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