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包金山:投身蒙古民族文化传承

包金山:投身蒙古民族文化传承

2013年03月10日 2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鄂尔多斯3月10日电 题:包金山:投身蒙古民族文化传承

  作者 乌瑶

  10日是星期天,像往常一样,包金山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了。“习惯了,自从创作《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开始,我每天都四五点起,创作到8点,然后再去上班。”

  包金山正在写正楷书法,内容是《蒙古秘史》。“之前为上海世博会写过一套,陆续写了一年半。这次为正筹建的蒙古秘史博物馆写的跟世博会那套一样,打算集中精力3个月完工。”

  当天8点半左右,包金山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

  包金山,1967年生人,体型算不上蒙古“大汉”,爱戴帽子,说话声音不大,总是一副认真模样。

  不少人都是从世博会开始熟悉包金山的。2010年,其创作《蒙古秘史》书法系列长卷代表内蒙古参加上海世博会,并作为礼品送给组委会。从此,包金山“红”了。

  据悉,那并不是包金山作品的第一次亮相。2008年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包金山的丝绸系列作品就已经给大家以震撼了。当时200名草原男儿骑在马上,肩扛蓝底白字、象征蓝天白云的丝绸大旗,好不风光。

  截至目前,包金山共主持创作13种《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共2500余件。他将《蒙古秘史》的蒙古文或书写、或印刻、或烧制在不同材质上,有宣纸书法、丝绸绣、红木雕刻、汉白玉石刻、皮雕金箔涂饰、骨雕、银板手工阳刻……他将这些作品都已捐赠给政府。

  包金山讲,他9岁初学毛笔字。“但从真正入门开始算,也就30多年。”他谦虚地说。

  “我是从2000年开始计划作这么一套东西的,最开始没什么大理想,也没打算做这么多。就是想给自己留点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念,免得几十年后回想这一辈子,啥都没有。”

  包金山忆起当年,慢慢地说:“筹划时,心思也慢慢展开了,觉得意义不止于此。他不仅能弘扬我们蒙古书法、推动蒙古语普及、用蒙古族的文化来感动世界,也能为世界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多做点贡献。这也是选择《蒙古秘史》的理由,它是世界名著之一,不少人都很熟悉。”

  这一系列艺术品形式多样,大部分需专业加工。这时包金山就从书法家变成“策划”和半个“手艺人”。“先后约500人参与制作,我是‘总策划’。像我们制作陶瓷系列时,因为蒙语与汉字区别很大。我先把文字写好,然后工作人员去景德镇,专门负责模具制作,一待就是8个多月。这期间我们有问题就沟通。成型后,我再亲自去把东西运回来。”

  谈及最近正在制作的《蒙古秘史》驼骨骨雕纯银镶嵌系列,包金山激动地说:“共691块,计划于2013年8月份全部制作完成。”他还掰着指头告诉记者,“我认为这是蒙古元素体现最多的一个系列。驼骨、银箔、云纹,都是蒙古族艺术的象征。”

  整项工程不仅耗时、耗力,还耗财。以正在制作的骨雕系列为例,光装饰用的银子就买了300斤。

  谈及文化传承,包金山坦陈,系列艺术品只是一部分。“我还写了不少蒙古语歌词。鄂托克旗正在筹建蒙古秘史博物馆,我也参与了。除了我这套作品,各种不同版本的《蒙古秘史》也是博物馆的收集目标。我们还请蒙古国和内蒙的画家,用传统蒙古画形式来展现《蒙古秘史》,这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谈及书法,包金山告诉记者,他下一个模本是《黄金史》和《蒙古源流》。“他们与《蒙古秘史》并称蒙古文‘三大历史著作’,都是我们蒙古族的瑰宝。”(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