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去蔽补阙,大气磅礴——读《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去蔽补阙,大气磅礴——读《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文汇读书 2012-12-14

    ■祁志祥

  董乃斌先生主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这为人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史的贯穿线索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另一种独特视角,是一份大气磅礴、值得珍视的力作。
  如何认识统摄文学史发展规律的贯穿线,是有关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迄今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对贯穿于文学史演变中的内在线索有不同的把握。它们各有会心,各有其是,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一点问题可供商讨。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以抒情传统遮蔽叙事传统”,“似乎中国文学史就只是一个抒情传统,叙事仅仅是为抒情服务的诸多手段之一”。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研究的残缺和断裂”。根据自己对中国古代诗歌、小说、史传文学的长期悉心研究,董先生认为这是不合实情的,于是便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研究,试图来弥补这一不足。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虽然题为“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却“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说起”,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言志”“缘情”、“情志为本,事类为佐”传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为避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落入一偏提供了可作平衡的学术视野,有效防止了只见叙事传统、不见抒情传统的新的遮蔽的产生。作者力图辩明的是“中国文学确实存在抒情传统,但它不是唯一的,与之并存同在而又互动互补、相扶相益的,还有一条同样悠久深厚的叙事传统”。这种分寸感拿捏得是非常准确的。
  要填补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的空缺,是一个不易做好的沉重的大题目。主编“图大于其细”,结合论题的内在要求和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扬长避短,分别从汉字构造的叙事思维、古代文论的叙事理论、史传文学的叙事特征、诗词歌赋的叙事成分、诸体散文的叙事笔法、戏剧小说的叙事模式入手,完成了一次一加一大于二的集体的跳跃。
  董乃斌先生总结揭示:中国文学史的叙事传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起源极早,认为“叙事传统迟至宋元,等到白话小说和戏剧出现才算发展起来”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从源头上说,叙事传统与抒情传统是共生共存的,而且这两大传统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的两大传统各有自己的主要体裁,抒情传统主要是由诗承载的,叙事传统的主要承载者是散文和由之演化出来其他文体,如小说;而两种传统的相互融合产生并催熟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戏曲”。要之,“中国文学史抒情、叙事两大传统乃同时同源同根而生,且从来就处于共存互补、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之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