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原始表述与事实真相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原始表述与事实真相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原始表述与事实真相 探求柳下惠“坐怀不乱”事实真相的关键,是找到这一记载的原始文献表述。
从传世文献来看,柳下惠被称为“坐怀不乱”的举动,是后来的概括和简化,最初的表述因为表达者面临的语言环境不同而各有侧重。由于相关文献表述非常简略,必须综合考察才能完整理解其真实含义,还原其历史真相。下面把先秦时期形成的主要相关文献列举出来:
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孔子家语·好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万章下》同)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荀子·大略》)
《孔子家语》,或称《家语》,今本十卷四十四篇,主要记述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孔子家语》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列在《六艺略·论语类》,卷次与今本不同。今本《家语》在三国时魏人王肃(195~256)作注后流行于世,内容多见于《左传》、《国语》、《荀子》、《礼记》、《大戴礼记》、《韩诗外传》、《说苑》等书。因此,自宋以来就有学者将《家语》视作王肃伪作。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但是,新出土文献对《家语》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李学勤先生据此认为:“早在汉初确已有《家语》的原型,《史记》世家、列传很可能参考过此书。刘向编集《说苑》,也收录了其中文字。王肃作解的今本《家语》,大约就是在简本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扩充编纂形成的。”[1]庞朴先生更认为《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2],杨朝明先生则进一步考证《家语》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领编而成,称之为“孔子研究第一书” [3]
《孔子家语》卷第二《好生第十》载: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釐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釐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釐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4]
——鲁之嫠妇问:“何不仁而不纳我乎?”是对鲁男子的反问,也体现出对柳下惠之举的评价,是“仁”。
——鲁之嫠妇问:“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是对柳下惠之举的所引起的外界评论的描述。“妪”,读yǔ,意思是“以体相温”。《礼记·乐记》:“煦妪覆育万物。”注:“气曰煦,体曰妪。”此指抱住使之不受寒。“逮门,谓近而相及不争先也。”(《墨子闲诂》卷十)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柳下惠抱住女子使之不受寒。这个行为主体是柳下惠。第二,国人不认为柳下惠的举动是“乱(淫乱)”。这是对柳下惠的评价,行为主体是国人。
——“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这是孔子对鲁男子的评价,言下之意,柳下惠之举也是“至善”之举。《礼记·大学》首句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者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从《家语》的记载来看,“妪不逮门之女”出自“邻之釐妇(寡妇)”之口,而孔子的评论中并没有任何突兀的语气,可见,这个后来被表述成“坐怀不乱”的“妪不逮门之女”之举,当时已经是广泛传播,且为人们非常熟悉的史实。由于为人所熟知,说者无须详陈细节,这给我们充分理解“妪不逮门之女”造成了困难。但寻绎文意,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的情景应是与“鲁人拒纳”的情景非常近似的,所以当时才有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的可能。
如此说来,《家语》这段“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的记载,至迟出现在孔子时代,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原始出处之一。也应该看到,这是“坐怀不乱”最初的表述方式。
战国时期的孟子(前385~前304,一说前372~前289)时代,《孟子》一书有五处记载了柳下惠,其中卷三《公孙丑上》及卷十《万章下》记载柳下惠自己的话说:“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这是柳下惠的夫子自道。刘鄂培先生说:“孟子在这里所讲的就是古代广为流传的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引文的意思是说: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虽然有一位一丝不挂的女子在身旁,我岂能为之动心呢?”[5]
孔子的弟子子夏(前507~?)时代,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被表述为“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子夏曾经说:“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段话见于《荀子》卷十九《大略》。但是围绕《大略》的记载,后人的理解颇有争议: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6]
对于这段文字,清人王先谦(1842~1917)撰《荀子集解》集纳了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是唐人杨倞注:“柳下惠,鲁贤人公子展之后,名获,字禽,居于柳下,谥惠;季,其伯仲也。后门者,君之守后门,至贱者。子夏言昔柳下惠衣之敝恶与后门者同,时人尚无疑怪者,言安于贫贱,浑迹而人不知也。非一日之闻,言闻之久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7]这一理解的基本取向,与柳下惠坐怀不乱毫不相及。
另一种理解是清人卢文弨(1717~1795)注。按照卢文弨的观点,上引《荀子》之文应作三条来看,各自独立成章,不能合并一段,即: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荀子集解》录有卢氏对后两条文字的解说:“卢文弨曰:案‘柳下惠’一条,不当蒙上文。与后门同衣而不见疑,盖即《毛诗·巷伯篇》故训传所云‘妪不逮门之女,而国人不称其乱’也。非一日之闻,言素行为人所信。”“卢文弨曰:‘蚤’者,‘叉’字之假借。叉、甲同义,爪训覆手,不与蚤同。此亦当别为一条。”[8]
清人郝懿行(1757~1825)赞同前一种理解,《荀子集解》录有其说:“郝懿行曰:此章言子夏贫无衣而不仕者,以时君、大夫皆骄慢,故衣虽县鹑而自甘。又引柳下惠与后门同衣,意可见矣。又言得利如叉甲而丧其手掌,言仕之利小而害大也。杨注甚明,卢氏欲分段,似失之。”[9]
我认为,《荀子》原文完全可以作为完整的一段来理解,固无问题,分段亦不应当;而“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正是“妪不逮门之女,而国人不称其乱”之义,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荀子》原文告诉我们,子夏家贫,平时穿得破破烂烂,别人劝他出仕,他表示不愿意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在骄君之流面前低头,表现出人穷志不穷的气概。在这样的语境下,子夏说:“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似乎表达的正是一种安于贫贱的达观态度。但是,求解这句话的意思,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与后门者同衣”,一个是“不见疑”。
《荀子集解》引录清人王念孙(1744~1832)注:“王念孙曰:案《锺山札记》又引《吕氏春秋·长利篇》云‘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高诱注:‘后门,日夕,门已避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云:‘暮而后门。’”[10]“与后门者同衣”与“妪不逮门之女”的意思是吻合的。劝子夏出仕的那个人觉得子夏“衣若县鹑”,话题是针对“衣”而来的。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在当时已经是“非一日之闻”的事。“不见疑”是不被质疑、怀疑,与“国人不称其乱”又是十分吻合的。
实际上,子夏固然孤傲,贫贱不移,但并不拒绝出仕,问题在于遭遇的是不是“骄君”。还在孔子去世之前,子夏似乎就已出仕。[11]现在,子夏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很机智,告诉对方,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尚不见疑,自己“衣若县鹑”又能说明什么呢?如此看来,卢文弨对“与后门者同衣”的解说是对的,但把《荀子》的整段文字分割理解是不恰当的。
卢文弨把《荀子》的“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的解读为《毛诗故训传》的“妪不逮门之女”,清人陈奂(1786~1863)《诗毛氏传疏》又把“妪不逮门之女”追溯到《荀子》的“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者,《荀子·大略》篇所云,即其事也。”又引段玉裁(1735~1815)《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12]云:“后门,即不逮门,谓不及门,无宿处也。《礼记》注曰:以体曰妪。按妪,谓坐于怀也,俗所称‘坐怀不乱’,即柳下惠事。”这个循环论证本身说明了两人观点的一致性。而实际上,《诗·小雅·巷伯》毛亨传的相关记载应该来自《孔子家语》,或者说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更早的来源。因为两者的表达何其相似乃尔。
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13]“纵观子夏的一生,除短期从政、为父母守丧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儒学思想的学习和传授之上。”[14]当年,孔子听说了鲁男子闭门不纳的“邻之釐妇”而赞叹不已,也称赞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的高行,子夏应该是与闻其事的。因此子夏对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也就是说,子夏时代,坐怀不乱被表述为“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

通过以上梳理可见,早于孔子约百年的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至少自孔子开始的春秋时期,已经广泛流传,为人们所熟知。其后被表述为“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皆因不同的语境而致,但其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至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后世所称的柳下惠“坐怀不乱”于史有征,其初衷是赞颂一个不避嫌疑而救人的君子。如果我们要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其实很简单:一个女子,迫于严寒,在没有其他物质条件(保障)的情景下,被柳下惠用“妪”(抱住使不受寒)的方式挽救下来。由于柳下惠道德修养极高,国人并没有称其乱,反而给予积极的评价。


[1]李学勤:《简帛与汉初学术史》,载《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70页。

[2]庞朴:《话说“五至三无”》,载《文史哲》2004年第1期。

[3]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载氏著《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读〈孔子家语〉札记》,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第43~51页。参看王德成:《孔子研究第一书——评〈孔子家语〉》,载《光明日报》2008年2月16日第5版。

[4]魏·王肃撰《孔子家语注》(《诸子百家丛书》影印明复宋刊本)卷第二《好生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题目和标点是新加的。参看马东盈主编《柳下惠研究》“文献释读”部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387页。《毛诗故训传》巷伯篇、《韩诗外传》均曾转引《孔子家语》的上述文字。

[5] 刘鄂培:《〈柳下惠研究续编〉序》,载马东盈主编《柳下惠研究续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6]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3页。

[7]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3~514页。引用时标点符号有改正。

[8]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3~514页。

[9]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4页。

[10]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3~514页。

[11]杨朝明先生指出:“还在孔子去世之前,子夏似乎就已出仕从政,《论语·子路》便记曰:“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孔子还告诫他不要急躁冒进,不要因小失大之类。”见氏撰《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第28~38页。

[12]《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6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13]杨朝明:《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第28~38页。

[14]王红霞:《子夏生平考述》,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第83~87页。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