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身体”问题成社科研究新领域

“身体”问题成社科研究新领域

2012年06月01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1期作者:本报记者 张军妮


    【核心提示】目前的身体史研究很多都是以事论事,更高层次的、有深刻思想的系统阐释还比较缺乏。我们在吸收西方相关学术成果及理论方法的同时,应注意挖掘中国经验,这样才有可能开拓一些新议题,进入新领域。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的广告、流行出版物及影视传媒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身体意象。从北京车展期间各路媒体对车模的热炒,到近些年不断见诸报端的各种“门”事件,再到众多文化影视作品表现出的对身体的极度放纵,可以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对身体的过度关注。

  这一社会现象,实际上从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人类的身体到底怎么了?它为何会在当今社会受到如此关注?在这种关注的背后,我们是否失落了什么、缺失了什么?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专家表示,“身体”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理问题,而是深刻地与“现代性—现代化”历程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性问题。

  “身体”问题研究进入拓展深化阶段

  当前对身体外形和价值的关注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聚焦当代学术版图,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范式,对“身体”问题的研究也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超越传统、获得新成果的“新大陆”之一。在这方面,国外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重视身体研究。专家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对“身体”问题的研究进入拓展和深化阶段。

  实际上,东西方传统社会都存在着强大的对身体进行规训的体制,并因过分压抑身体而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对待身体,使得“身体”问题在正统文化中被回避,而在低俗文化中畸形发展。

  从存而不论到发展成为人文社科界的重要话题,“身体”问题地位变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英国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认为,人们对身体的兴趣与理解是西方工业社会深刻的、持久的转型结果,特别是身体的意象在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中的突出与渗透,是身体(尤其是它的再生产能力)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分离的结果。

  “身体”问题研究涉及重要学术课题

  早在一个世纪前,尼采就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身体给予了关注。但总体来看,因长期受笛卡尔“身心二元对立论”的影响,身体的屈从性成为西方认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身体真正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焦点,是由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一系列身体相关理论著作的问世引起的。

  作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福柯对身体是如何被权力、话语驯服和构建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权力的身体”理论对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张再林表示,后现代主义对身体的关注不是对身体进行本体论哲学意义上的论证,而是更多地考察身体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境遇。

  在采访中专家普遍表示,当前身体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课题了。目前从学科角度来看,身体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并且逐渐进入到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等重要学术思潮的关键地带。

  彰显身体并非要对抗心灵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谈到,“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也就是说,身体不仅呈现为自然和生理结构,而且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成为社会关系的重要表征。在一定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中建构起来的身体,是一种话语符号,不同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下,身体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王永华说,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发展阶段,人类依靠自然的产品维系身体的存在和延续。在物的依赖关系的发展阶段,人类主体的经济力量颠倒地成为奴役和统治人的非主体的客观外部力量。到了自由个人联合的发展阶段,人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唯一地以自身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劳动不再是由必要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事情,而是人本身的内在需要。

  谈到身体的审美价值,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相占表示,完整的身体美学图景应该包括身体作为审美对象、身体作为审美主体和身体化的审美活动三个层面。现代社会人们对身体的关注,尤其是女性对大众时尚流行的迎合,只是体现了身体作为审美对象这一表层含义。这种现象包含着女性取悦他人愿望的驱动,也体现了社会权力、文化权力对自然性身体的塑造。

  对身体的强调是否令心灵遭受冷落?专家表示,现代社会对身体重要性的彰显,并不是为了排斥精神、对抗心灵,而是探寻身心合一的可能性。还有专家表示,对这一问题,中国古典哲学在身心和谐方面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

  立足中国经验开拓新议题

  身体研究的最大特点是站在身体维度重新梳理并审视某些问题或领域,透过身体表征探寻其背后深层的根源性问题。谈及身体研究进一步的拓展方向,张再林说,如何把身心维度结合起来是身体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身体是文化的产物,有趋利避害的某种目的性。如何将自然本能的身体与文化社会建构的身体结合起来,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侯杰表示,目前的身体史研究很多都是以事论事,更高层次的、有深刻思想的系统阐释还比较缺乏。他提出,我们在吸收西方相关学术成果及理论方法的同时,应注意挖掘中国经验,这样才有可能开拓一些新议题,进入新领域。例如,身体史研究涉及多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性,怎样与其他学科相互支撑借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探讨性别视野下的身体和身体的性别意涵也是能将学术引向深入的一个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TOP

联系到最近一些新闻报道中诸如吃人的等,对身体的持续关注是不是引发这些问题的一些因素呢

TOP

后学发明了很多新玩意……但是不是后学就是热点就是前沿…?身体理论的批判力度还是很强的,不过对身体理论自身的批判好像不多。其实对身体问题的关注是心理研究或者叫身心二元论自我批判的哲学结果,从知识谱系看,身体不是新领域,所以运用身体理论也千万不要学猴子掰玉米,更不要只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TOP

引用:
原帖由 朱卿 于 2012-6-10 08:09 发表
联系到最近一些新闻报道中诸如吃人的等,对身体的持续关注是不是引发这些问题的一些因素呢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身体受累,心更累。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身体算不上新领域,在哲学、文学、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性学里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程。比如汪民安《尼采与身体》、《感官技术》、《身体、空间与现代性》、《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是从哲学上的系列成果。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纹身研究和古代纹身习俗研究。傣族和百越民族断发文身研究。海蒂《性学报告》。弗洛伊德诸多著述。现当代文学中的身体写作。等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