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学用书”:一套文科大学生应读的基本书

“大学用书”:一套文科大学生应读的基本书

  

  张继海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30日 17 版)

  张继海 编审,中华书局古籍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兼哲学编辑室主任,近期责编的图书有《宋元学案补遗》、《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等。

  推荐图书:“大学用书”

  关于当下的大学教育,可说的实在太多。单就大学教材来说,由于有很大的利益在里面,很多地方的高校都存在一定的保护主义,即尽量选用自己学校老师编的教材,尽量选用自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样一来,一些在本专业水平很高、很有影响的教材,就难以顺畅地进入大学课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传播,限制了大学师生的选择权。

  但是从根本上说,虽然有各种限制,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大学老师和学生的手里。在大学低年级和入门阶段,老师可以开列本课程的参考书和推荐阅读书目,到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判断,自主选择相关专业的必读经典著作。而出版社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大学师生提供值得信赖的经典和基本书。

  中华书局最近策划推出的“大学用书”,目标就是为文史哲专业师生提供的这样一套基本书。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就出版过一套广有影响的“大学用书”,品种涵盖文科和理科各个专业。1958年后,中华书局的出版范围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出版了大批文史名家的著作,也出版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其中包括长销不衰的王力《古代汉语》、《中国近代史》等。近几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杜泽逊的《文献学概要》,也在大学教材中引人瞩目。而最新推出的“大学用书”,则是依托中华书局在传统文史哲领域的强势品牌和学术资源,既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专业参考书和基本书。

  “大学用书”所收各书的作者,或者是学界耆宿,或者是名校名师;而其著作或为学术史上的名著,或为具有创新、导读或集成性质的新作。从著述形式看,一般都紧扣某个专业或某一门课程,体系结构完整,或者其本身即为教材或讲义。从内容看,一般都强调基础性,为学子指引门径和方法,使读者由此可步入学术正途。

  “大学用书”分辑推出。第一辑5种,简介如下:

  《古文字学简论》,林沄著。作者为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古文字学家。书中讲授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考释古文字的途径、字形历史演变的规律,并兼及古音和字义,是学习古文字的入门必读之书。

  《古诗文要籍叙录》,金开诚、葛兆光著。本书选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120种最重要的诗词和散文的总集(包括选集)、别集和诗文评著作,梳理其成书、刊刻、流传,考察其内容缺佚和真伪,讨论其选本和注本优劣,是一部简便有效的古典文学工具书。

  《八代诗史》,葛晓音著。作者亦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包括北朝,史称八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八代诗是蕴蓄丰富的上游。本书讨论了八代诗歌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的基本特征及变化原因等。

  《世界上古史讲义》,雷海宗著,王敦书整理。雷海宗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元老。1952年秋,雷海宗由清华调往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主要开设和讲授世界上古史课程。本书即是对该讲义的整理,并增加了四个附录,全部为首次公开整理面世,极为珍贵。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王锦民著。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应邀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课,在讲稿基础上写成本书。此书着眼于古典目录与学术史的关系,力图恢复传统学术的自然分野,在对经学、诸子和佛道藏目录的分析上新意迭见,可以由此了解国学的源流与边际。

  从上述5种书应该可以看出中华书局这套“大学用书”的定位和特色。预计它的第二辑将于今年暑期推出,其中有张岱年、朱谦之、樊树志等先生的著作,值得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