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平遥弦子书

平遥弦子书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2-05-13

赵志伟

  平遥弦子书,又名“平遥盲书”,俗称“瞎子说书”,原因是最早的民间老艺人都是盲人。现有记载的说书艺人有清代咸丰年间的王文成、清代末年平遥襄垣乡曹壁村的文明昌、王家庄乡蒋家堡村的常元禄、抗战时期东泉镇西戈山村的裴广礼,而当今享有盛名的说书艺人是裴广礼之子裴芙春。

  从14岁练习说书,到今年彻底不能四处行走演出,耳顺之年的裴芙春老人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平遥弦子书的传承情况。3月23日,当记者联系到裴芙春老人时,他非常惋惜,因为身体原因,自己已经不能走出去说书了。而弦子书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寓教于乐,300年来它一直歌颂生活里的真善美,但是,现在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了。

活跃在乡间的“瞎子说书”

  平遥弦子书,又名“平遥盲书”,俗称“瞎子说书”。据县文化志上记载,它源于明朝末年,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裴芙春介绍,当时民间盛行一种方言评书,代表人物是清代咸丰年间的艺人王文成,他还有个好听的艺名叫斗斗,他每日活跃在乡间,坐一木凳,手执一柄破旧折扇。他的表演吐字真,清晰入耳,很受百姓欢迎。所说书段都是一些很有名的历史书目,有:《五女兴唐传》、《三国演义》、《水浒》等。

  后来,一些盲人为了养家糊口把当地流传的民谣小曲、故事传说编成书段,并配简单的乐器三弦、腿板进行单人演唱,弹唱者自弹三弦,把两块檀木板绑在左小腿上,把一面小镲绑在右膝盖上,演奏时两腿不停地上下摆动,带动腿上的檀木板打节奏,虽是单人演唱,但弦、板、镲一响,犹如一个小乐队非常好听。

  在此基础上,清代末年的文明昌、常天禄两位老艺人对弦子书的演奏乐器进行了加工,增加了四弦琴。解放初期的名艺人裴广礼等为解决伴奏乐器中缺少中低音的问题,又加上了二胡、低胡等。后来,县文化馆成立了弦子书宣传队,深入山区乡村演出,每年用15天的时间进行培训学习。而且对弦子书进行整理革新,创作了不少新的作品,在演奏乐器中增加了书鼓、大提琴等。在唱腔上继续润色加工,编写了新的内容搬上舞台。

  同时,演出中也根据角色增加为多人表演,乐器也添置了大小三弦、四弦、胡琴等。弦子书流传于平遥地区,而且周边邻县也很盛行,如:汾阳、介休、孝义、文水、沁源等地。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满月,农闲季节,人们都要邀请艺人说唱,颇受群众欢迎喜爱。

方言吐字真韵味浓

  弦子书的唱腔,最早吸取了晋东南琴书的一些韵味和晋中民歌小调的风味。随着发展又逐渐加入地方戏曲、秧歌的一些旋律,非常流畅好听。它的板式有平板、散板、剁板、念唱板等,唱腔比较随便,方言吐字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裴芙春说:“叙述情节使用平板,速度平稳。传统唱腔一般是七字句,五字腔,依字行腔方言演唱。说白占到70%,特点是吐字真、韵味浓。”

  裴芙春特意提到,在书段开始之前都有一段《西江月》开场词或开场对子,有的是根据书段内容加的,有的和书段没有联系。《西江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去黄金容易找,失去光阴难再寻。金盆虽破值千金,价值未曾少半分。梧桐落叶根还在,留下枝梢等来春。开场词:天理昭彰无缺事,万事从来有天知。恶善到头终有报,只等来早与来迟。

  弦子书的音乐旋律,加入中路梆子和晋中秧歌的唱腔,现在也有一些流行音乐渗入,开场曲牌有 《梵王宫》、《上包头》、《抢亲》等。

  裴芙春说,最早的弦子书艺人都是盲人,他们的表演是坐唱,没有手势动作,嗓音是白声,没有修饰,在唱工上以嗓子来区分角色行当,有润嗓、起腔、慢唱、紧唱之分,整个情节都要从说唱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表现出来。演唱者的方言韵白,更使的弦子书有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说书艺人曾创作很多新书段

  弦子书的演唱内容,原来有自编的民间小故事、笑话趣闻,后来由明眼人口授,也学说长篇的章回小说和连串的古书段。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说书艺人又新编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书段,书目多达200多个。

  弦子书的演唱好坏,和乐器有着直接的关系。裴芙春介绍,平遥弦子书所用的乐器弦乐有:二胡、低胡、月琴、大小三弦、四弦,而四弦胡琴是弦子书专用乐器,它的外形和二胡相似,里外各有两根弦,音色与二胡不同。一般东北二人转、内蒙二人台使用大号的四弦胡琴、弦子书使用的是小号的四弦胡琴,五度定弦。吹奏乐器有:笛子。打击乐有:碰铃、小镲、檀木腿板。现在也增加了一些现代乐器,如吉它等。

  弦子书演唱作品有传统的中长篇:《大、小八义》、《五女兴唐传》、《呼延庆打擂》、《杨家将》、《韩湘子讨封》、《青龙传》等。近代书目有:《王婆骂鸡》、《一张遗像》、《蚂蚱算卦》、《两头忙》等。现代书目有《好媳妇当家》、《狗英英和董不清》等。

  “我父亲曾创作了不少的书段,有:《坐协议室》、《劝赌》、《巧媳妇作裤》、《改造二流子》、《唱唱婚姻法》等。后来我创作的书段有《太平箱》、《接婆婆》、《卖葡萄》、《回娘家》等近百个作品。县文化馆创作了 《送香油》、《喂猫的碗碗早该摔》、《一把手》、《相亲》、《中国交警好》等。”裴芙春说。

年轻人很少关注这门技艺

  弦子书300多年孕育生长在民间,有它极强的生命力,它的形成是历代劳动人民真实生活、思想感情、艺术审美的综合反映和强烈的一种艺术表现。它的旋律是当地民歌、戏曲、秧歌及流行音乐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渗透而成的,是本土乐曲和外来音乐的长期并存绘制而成的“民间音乐大火锅”,很有地方特色,对研究民间的传统曲艺,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平遥县文化馆曾在1992年山西省三大音乐集成工作时进行过整理。1997年,在《中国曲艺志•山西卷》收录了平遥弦子书。2004年,将平遥弦子书申报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2005年县文化馆策划,由中华文联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首张盲人民间艺术家专集 《平遥弦子书》光碟。文化馆多次协助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

  虽然得到了很多关注,但是从对它的保护、整理、挖掘、继承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逐渐淡化,演唱形式不被人们所重视,而趋于淘汰遗弃。一些有造诣的说书艺人大都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表演舞台,有的相继谢世,很多绝技和难得的艺术得不到传承,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喜欢这门技艺。

  裴芙春说,希望进一步开展对弦子书的调查摸底整理挖掘工作,对全县的弦子书说唱艺人进行摸底登记,专业考核,并建立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开辟一所弦子书场,和当地发展旅游结合起来,增加一道特色风景,以民间艺术传承古老文化。


  来源:青年在线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