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读《死亡时间》有感

读《死亡时间》有感

作为本论坛的新丁,初看斑竹的文章,发表小小感想,写得幼稚,望各位包涵。一些民俗,建立的“社会契约”,很消极。一个人的生死存在的意义:符合这个规矩。不可否认,这对生产和再生产是有益的。但这一定符合人的“天性”。可能你会说这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但我总觉得,普世价值一定是存在的。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首先这套“建构性”的东西,出发点就是使社会发展进行,对于个人的精神,欲望,采取压抑的措施(否则是要增加社会成本的)。当然,这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是有作用的,毕竟那是人类的第一要务的是生存。
中国是个贫富发展不均匀的国家,但类似的这套“死亡观念”在各个阶层的存在是普遍的。显然经济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从出生礼,到暮年,都在一种“死亡”的隐喻中,出生礼是为了防止夭折,年迈时更有对生的无限眷恋。总之,中国人这辈子,活的很累,但始终“活不够”。我对这一切症结的解释是: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哪?
        解构主义,就是在结构主义之后的一种反思。它肢解了原本铁桶一般的社会谱系,它的支离破碎,不就是对于个人价值的发现?
       要“活的明白”,必须有尼采那种“重估一切价值”的豪气。(当然这不是犹如希特勒那种狂热的破坏),人本主义哲学的价值就是在自然规律下,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尽管“主观能动性”这种陈词滥调在马克思主义里早就被提烂了。但马克思的重心仍是在物质上,社会规律上。所以马克思的“能动性”是不痛不痒的。马克思的哲学某种程度上是对于过去社会形态的概括,这点我深信不疑。但马哲毕竟是结构主义,不可能做到巨细无遗。
       后现代社会的丰厚生活,给予我们一个“改变思想秩序”的可能。在丰衣足食的生活中,精神世界还应该是原先那样?——这无疑比深处饥荒,更有精神恐慌。况且,人不断发展的意义在于什么?”饱暖思淫欲“是这个问题的反面解释。
        欲望与道德从古至今,都呈现了二元对立的格局。道德是对于个人”社会身份合法性”的认同。“含情脉脉“的感情稍稍流露,就会被冠以放荡,淫乱,灵与肉是注定要被割离的。
        好比:现在的父母为子女操劳一辈子。功利的角度看:长辈们自身就有一种精神恐慌,养儿防老,亦或是“父母”这个社会角色,驱使他们一惊一乍。其实父母们这么“执”于他们作为“父母”的这个社会符号,还不如多关注自己的性生活,尽可能享受自己的人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2-4-25 21:39

TOP

说实话,读楼主的文章,我有点吃力。楼主思想跳跃挺快,行文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写作习惯。楼主应该是看了一些西方的理论书,可能受到中国人的一些译著的影响。
       读完以后,提炼了一下楼主的观点,楼主一方面承认前现代社会传统民俗秩序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应该实现个人价值的解放。
       楼主所说的“普世价值”,在我看来就是关于如何建构一种良好的“风俗结构”的问题。对于“价值”这个术语,汉娜·阿伦特认为:“理念作为超越单位,过去一直被用于认识和衡量人们的思想行为,而现代社会将所有这些标准都消解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功能性的"价值"。价值成了社会商品,它没有自身的意义,跟所有其他商品一样,仅存在于社会关联和交往不断变化的相对性之中...变成了交换的实体,其"价值"的承载者是社会而不是人,尽管是人在生产、使用和判断。”普世价值和个人价值概念的运用也是要批判的运用,现代社会的“价值”在评判自古至今的死亡观念问题时,首先是要在前现代的语境下去审视,这也是楼主引用的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前提,绝非强调个人价值所能解决的。在前现代社会,良好的风俗结构使大多数中国人活得满足,鬼神信仰也促使其行事有所忌惮,积极行善。现代的中国人“活不够”,应该说是产生于我们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之中,并非中国历史的普遍情况。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彰显楼主所说的个人价值,也不是例子所说的“关注自己的性生活”之类的肉体欢愉所能解决的。中国人深知人的生命的有死性,但是现代社会的风俗结构仍在建构之中,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只能是活在传统的习惯之中,传统虽已式微,但是其影响不容低估。如何建构现代社会的风俗结构,使每个人活得安心,这是每个民俗学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对后现代的作品看得不多,可能误解了楼主的意思。欢迎大家多多参与交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2-4-25 23:08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首先,可以看得出楼主阅读面很广,非常好,如果是本科生,那更要大大地赞一下!

其次,帖子中有许多学术词汇,但让人读起来有些堆砌意味,如果更加深入了解这些学术词汇内涵,运用起来会流畅得多。

再次,楼主如回应他人观点,最好多竖起别人的靶子进行“攻击”,多围绕他人的内容讨论,而本帖更多像是自说自话,更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希望下面有更加精彩的讨论

TOP

楼主是龙哥教的大二学生。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非常厉害,坚持思考,必有大成。

TOP

LZ讨论可以更细致一些,切入某个具体论点进行讨论,否则显得太过宽泛。

TOP

谢主龙(哥)恩

谢谢斑竹和网友们的提点。确实,由于学力的原因,对于文章的把握非常松散,逻辑的贯穿可能存在问题。不过,这篇东西我只是当做“感想”——木兰山人的作品,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思考,如此而已,我压根就没有“论战,批评”的意思。(小弟,大二,更有自知之明,只有请教,全无批驳的资格)
关于二楼朋友的问题,我有必要解释一下:由于篇幅和个人能力原因,(我只把它当做随笔)对于一些词汇的引用可能会有突兀之感,但这并非是我的一些浮华藻饰,这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可能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不到位)。这也是我的一个尝试,尽管运用的很幼稚,但还是谢谢你的建议,我会不断努力的。
   很高兴,斑竹在我发帖不久后,就回帖了。现在,我具体谈谈我的看法。对于“行文”,斑竹的批评很到位,前面已经反省,在此不再赘述。
    我想讲的无非就是“当今社会,许多民俗,在制度和精神上,仍对人有很大的约束,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当然落后地区另当别论),(许多)对人的精神自由,个人价值实现是相当不利的。”
   对于中国人“活不够”,我没有具体考据。在此做出推测:1.对于生命的渴望,当然是人类的天性,这在中外应该是没有差别的。2.专制统治下的中国(除了一些割据时期),宿命论的意识很强,对于“自我”这个概念一直是被压抑的。斑竹说:”活不够是产生于我们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并非中国历史的普遍情况”对于这点,我不大认同,但确实也没有反驳的考据。只觉得对于生的意志,是一种不证自明的东西。古人那种安于天命的思想,无非就是驯化和规约的意识形态,再者就是对于生活的绝望——在无奈的社会环境与制度下的妥协(如同今日的社会主义万岁),但在本心里,他们又是如何思考?“活不够”在当今社会中的反应比较强烈,恰恰是社会专制的松动,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皇帝,老蒋,毛爷爷)逐渐被打破,人开始关注自己了。这也是我指的“普世价值”。
     “关注自己性生活”,并非单指肉体上的东西,恰恰还有精神上的东西,更不是“以偏概全”:是解决“个人价值问题”的唯一办法。这仅仅只是我结尾举得一个“带色”的例子而已。我的随笔里讲到过“欲望与(传统)道德”。在此”性”无非就是代替“欲望”,(传统)父母就是“(传统)道德的隐喻。就我个人来看,从古至今,道德和欲望是二元对立的产物,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最好的佐证。传统的夫妻生活中,也有性,但它更侧重于“繁衍”这种再生产的职能。子女就是这个生产中的一部分,他们日后也要承担同样的职能。当代社会,父母对于子女的劳心劳力,也是对那种“繁衍思想”的继承,努力地履行“父母”的职责,确保家族的延续,发展。这就意味着,从二三十岁结婚开始,他们人生就不在属于自己了,(不是否定婚姻)中国人对于婚姻和家庭投入的精力多得过分:对孩子的溺爱,恨不得掌控子女生活的全部。中国许多地方,都已进入了消费时代,人们完全有了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物质条件,完全可以做许多如自己所愿的事情,可是许多人仍然惯性地保持着清教徒的形象.

  大概就这样了,可能解释的不好,大家包涵。

TOP

和LZ探讨一下~

什么是个人的解放?当一个人摆脱了所有的社会制度,无论是民俗还是政治制度,是否就自由了、解放了呢

传统的侧重于“繁衍”的中国人活得不够吗?现在一些注重个体消费的人真的活得更好?注重个体性生活的人真的活得更好?家庭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生活,更是意义。

以上是个人感觉,呵呵。

TOP

咳咳,宇栋,我也说两句。前面你婶儿(估计你还不知道是谁,不过早晚会知道的)已经说过你了。
我昨儿跟某也说了跟你交谈下来的赶脚,在此我也不怕家丑外扬,况且,这里都不是外,全是内。我们就是小团体事件。哈哈
你呢,的确是阅读面非常广,这样的学术积累本科阶段很重要,在众生喧浮的年代和环境下,你能读一些看起来相当枯燥乏味的书,还能引出来作为自己观点的支撑和旁证,很难很珍贵。
但是呢,正如那谁谁所说,你用词过于浮泛,有堆砌之感。也是我跟某说的,你现在还在喜欢用大词大概念,而缺论证的阶段,不是你的错,因为很多人都要从这个阶段过。不过相信你很快就能过。要学会把复杂深奥的思考用尽量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说实话,你写的那些话,我看了好几遍,还是不怎么能完全领会你的意思。厚厚。

TOP

能安心读书的本科生,实在是很了不起!希望你能一直读下去啊

龙哥说的我都很赞同。几乎每一个刚开始阅读学术书籍的人,都喜欢用大词来切割复杂的现实社会,大师们提出的大词背后是有其深厚内涵的,我们信手拈来的时候往往只得其表而未得其里,如此使用大词,就有点“鸡肋”,看似无所不能解释,最终却又没有多少解释力……

大词是为我们所用的,不是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的束缚。周波那个帖子的内容并非我最关注的,我比较欣赏的是,他能阅读理论之后又不拘泥于理论,将理论作为辅助、自下而上地观察生活。

阅读和思考,如鱼游水,冷暖自知。以上都是我们的建议甚至是臆测。宇栋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逐步调整。你很快能秒杀我们了,当然,最好先把龙哥拍死~

TOP

回复龙哥,耿羽姐

哦哦,是'婶”——耿羽姐,龙哥我懂了。谢谢两位斑竹的指点,对于一些概念的运用,确实还缺乏一种逻辑上的联系和严密性,我会不断努力的。
在此,还是要回复一下“耿羽”姐的一些看法。耿羽说:“当一个人摆脱了所有的社会制度,无论是民俗还是政治制度,是否就自由了、解放了呢。”
我并非否认所有的社会制度,相反我觉得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相当重要的,也不是想否定所有的民俗。以往的封建社会的“法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人治”,因此它缺乏必要的公平,当然在封建社会本身而言这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时代,还都应该如此?中国从清末到现在,传统的社会制度,正在解体,但进步的成果却是有限的,传统的一些遗毒仍然像个幽灵似的徘徊在思想周围。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些民俗的改造和摈弃是必要的。
“传统的侧重于“繁衍”的中国人活得不够吗?”可能是我表达地不到位,这里的“活”:不是生理上的生存机能。而是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之前我已经说过:传统社会人的个人意志是被压抑的,这在古代,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中它的存在是否应该受到质疑?
    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马克思认为:“工商业社会活动已经成为“整个现存世界感性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使人与纯粹的自然界关系越来越变得间接,越来越转化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所以,消费社会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价值观的一种颠覆,也是人类主体性的上升。当然,消费社会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具体的现代社会契约规定,这里不做讨论。
      “注重个体性生活”,我觉得就是一种进步。“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不是出于强迫,不危害他人,这完全是一种合理的行为。最主要的,性在传统社会一直是被压制的,人们更是“谈性色变”。性不在是性本身了,它被添加了其他的许多话语,政治,经济,文化,禁忌......人对于“性本身”的享受是否就很弱了呢?我不是在鼓吹性的绝对自由,但却要强调人对于自身一切的追求,好比性,他只是带给我们快乐而已。                                       
          关于家庭,我没有否定他的意思。只是觉得中国人的有些做法太过病态了。就好比“房地产价格高升,是丈母娘拉高的”,诸如此类,太过的功利性,我觉得这种功利性和传统家庭“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分不开的,这让我们增加了多大的生活成本?至少这些在我这个90后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呵呵,就这些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