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浅议娄星区及周边丧葬预备习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浅议娄星区及周边丧葬预备习俗

《娄星区及周边丧葬民俗》全文纲目

                 引 言

        第一章 丧葬预备习俗

        第二章 临终送终习俗

        第三章 入棺抹洗习俗

        第四章 奔丧凭吊习俗

        第五章 唱丧歌习俗

        第六章 做道场习俗

        第七章 行佛事习俗

        第八章 儒祭礼仪习俗

        第九章 封殡发丧习俗

        第十章 寻墓点穴习俗

        第十一章 落葬下井习俗

        第十二章 改葬与立墓习俗

        第十三章 冥寿与祭扫习俗

 

(之一)浅议娄星区及周边丧葬预备习俗

 

      为人有生必有死,这是一条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千百年来,多少皇王贵胄四处奔波,寻仙问道,苦求不死神药,到头来,也都还是无法幸免,故古人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乃正道出了谁也躲避不掉、逃脱不开的这一法则。人死了,其生命即终结,其尸体即骨化青灰肉化泥,腐烂,消失。
   
俗语云:“屎臭有三香,人臭实难当”,生人就有必要对其尸首进行妥当处理。对于死人遗体的处理,原始社会是十分简单的,《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说;“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一段时间后,生人认为“不葬”、“委之于壑”还是不妥当,“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有伤先人之体,至使“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就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即如《周易·系辞·下》又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也较简单。到了黄帝时代,则较为重视对死者遗体的处理了,《黄帝内传》云:“帝斩蚩尤,因置坟墓。”乃开始了墓葬处理。随着社会各种学说的兴起,诸子百家思想的繁荣,到了春秋时代,即就有了比较完整的丧俗礼仪,故《礼记·曲礼·下》又云:“居丧未葬,读丧礼。”孔颖达疏:“丧礼,谓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殡宫及葬等礼也。”儒学的兴起,孝道文化的光大发扬,其礼仪则更趋讲究和完善。
    奴隶社会至西周,是一个巫风盛行的特殊历史阶段,无论是朝庭主政还是民间生活,动不动就是问神主事、祭祖祀神,乃至形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灵魂崇拜。他们认为:死人的灵魂是可以与人交流思想的,或向子孙宣告预言,或向世人提出警告和给予指示,能享受子孙的祭品,而子孙则又可 通过祭祀、祷告等形式告慰先灵、奉祀祭品和祈求保佑,从而,也就滋生出一系列对丧葬活动的表达方式,并相沿成习,广播成俗。这些习俗还认为:人生分阴、阳二界,人死后只是肉体凡胎的终结,其灵魂并不会消失,相反地,更认为死者灵魂进入“阴间”后,会有比“阳世”更为强大的“神力”,能预知阳世间未知的灾难,能够危害或者保佑仍然活着的人们,尤其是对家人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人们对丧葬活动更为慎重,对丧葬礼仪更加重视,往往以一种庄严、肃穆的丧仪来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和关爱,使之得到亡魂的“超度”,在冥冥中保护子孙后代。这种思想实际上也是世人对世俗社会的一种深刻控诉,是对世俗社会的一种仇视,他们感到在这个世界上,世俗势力太强大,而自己竟无力、无助于它,就只好寄望于“阴间”的先辈,以期能有一种“神”的力量来维护、保佑和支持自己,获取人生的幸福。
   
据说,丧俗礼仪是由周公制定的。周公,西周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姬姓,乃周武王的亲弟弟,名旦,亦称叔旦,因其采邑在周(即今陕西岐山北),故又称周公,或周公旦。周公曾助武王伐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成王太年幼,不能处理政务,就由他进行摄理辅政。后来,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即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出师东征,三年乃平定叛乱。周公从而大规模分封诸候,并制礼作乐,建立各种典章制度,以维持国家的统治。后世之《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典章,就都是依据当时的制度制订和发展而来的。
   
娄星区,古属苗、瑶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春秋时属荆州地域,战国属楚,西汉时得以开发。东汉、西晋时期,中原汉族南迁,据湘乡地后,渐向西南扩展,境内少数民族即逐渐被同化,或向西部高山峻岭地区迁移。自此,中原汉文化、汉礼仪即落地生根,并与古苗、瑶土著文化融注为一种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娄底文化、娄底礼仪体系,这种文化、礼仪既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不同差异,又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原汉文化咸同。这里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其内容纷繁复杂,文化表现侧重各异。至于其具体特征,将正是我们民俗工作者所急待研究和发掘的。
   
丧事,在娄星区及其周边地域,俗叫做“办死人子路”。它与人的成年后要结婚、生子等事情是相对称的,常称结婚、生子等事是“红喜事”,称办死人子路是“白喜事”。丧仪,乃成为处理死者殡殓、祭奠、哀掉的礼节。这些礼节由于多年受古楚巫教的灵魂不灭观念、儒家孝悌观念、释家生死轮回观念、道家鬼神观念,还有地方宗教煞害为崇观念的深刻影响,乃至形成为一种以灵魂不灭观念贯穿始终,儒、释、道、巫、地方宗教兼容并蓄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传承至今,又与大讲排场、铺张浪费之风结合在一起,从而危害甚大,成为劳民伤财、阻碍社会进步的恶习陋俗,到今天,我们当有必要去甄别它,去伪存真,去害存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又很有必要去对过去的,乃至现在仍然流传着的丧葬习俗有个全过程的了解。
    首先就是丧葬用品的预备。正因为人各有一死,所以,每到人之中老年,都毫无例外地要准备丧葬用具。

 

 一、棺材
    
棺材,俗多称“棺木”,有时也指做棺的木材,是人类土葬方式不可或缺的一件重要的丧葬用品,因其多用树木材料制作而成,故名。棺,古文写作“穼”,《说文解字》说:“穼,关也,所以掩尸。”《孝经注》:“周尸为棺,周棺为椁。后汉赵咨曰:‘棺椁之造自黄帝始’。”《礼·檀弓》曰:“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塱,周殷人棺椁。”《丧大记》称:“国君大棺八寸,属六寸,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注:大棺最在外,属在大棺内,椑又在属内,是国君三重也。
”这是古代对国君、官员使用棺木的有关规定,可见,其官位不同,使用规格也不同。
   
棺木,在民俗含义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做棺的木材,其意重在木,一说就是直指埋葬死人的棺材,其意重在棺,所以常简称为“木”或“料”。在民俗习惯上,一般说法是:父母为子女准备居住屋,子女给父母准备“千年屋”,“千年屋”就是棺材,它似乎成为一种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的人生责任。因此,如果哪个子女直到父母死了还没有准备好棺木,就会被人嘲笑和指责。而在父母生前,每到了该给父母准备棺木的时候,一般一些亲属或近亲戚也都会非常善意的提醒:该准备棺木了。过去,家境好的,有的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准备了,说“三十岁做棺不为早,四十岁做棺不为迟”,然而,这种情况,则多有受算八字习俗的影响 ,与八字先生的说教有关。如果遇主人大病,也有早做的,但要慎做,因为人实际怕死,担心死,尤其是年轻有为的人和年老正享福的人,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做也只能偷着做。一般情况则是在六十岁上下,说人到六十,是捞到了个“寿”字,可以死了,要准备棺木了,“人活六十,阎王不请自己迄(去)”。
   
棺木棺木,多是用树木制成。旧时区内多木,做棺的木材只要到山上去砍,拖回家中,然后制成即可。解放后,由于山林资源遭到严重毁坏,尤其是1958年大闹钢铁生产,不少古树大木被乱砍滥伐,许多山林被一扫而空,原木严重缺乏,就只好去外地或木材店购买。购买做棺木材,通常不称“买木材”,一般木材市场也没有,而称买“筒子料”或“方子料”。它是两种不同的原料:一种是未经加工的原木,因其截断后是清清爽爽的树筒筒,故名,又称“方子料筒公”;一种是已经过初加工,没有了边边,买回去只需按次序排列深加工就成了的小加工料,已成方,故名。
   
制作棺木,民俗不能直接说做棺木,或做“木”,而要说做“寿器”、决“长生”、决“大料”(简称“决料”。 决:是把两个或多个原件合到一起的意思)、起“千年屋”。因为棺木是“千年屋”,所以其形状亦如屋。区内民居属上栋下宇结构,其棺木亦如此,盖为上栋,棺为下宇,盖是三角形,棺为方形。
   
棺木按大小有十决子、大十六决、小十六决(简称十六决)、大十八决、小十八决(简称十八决)、梢槽子之分,视家庭贫富状况自行制定。十决子,需大小木料十根(也称“筒” ),即盖三筒,底三筒,墙每边两筒,大小都必须在一尺八寸围左右,卸去边,方成后有五寸宽高;最大一根为顶盖,大小在二尺三寸,卸去边,方成后有七寸高,叫做“七五底盖”,或“七五底”;大十六决,需大小木头十六筒,即盖五筒,底五筒,墙每边三筒,亦是七五底盖;小十六决,也是木头十六筒,它与大十六决的区别在于木头较小些,是四六底盖,也就是盖中为六寸,底厚四寸;大十八决,需大小木头十八筒,即盖五筒,底五筒,墙每边四筒,七五底盖;小十八决,需用木十八筒,四六底盖。梢槽子,是家境较贫寒者所用,一般用木二十筒,有的甚至二十二筒、二十四筒,因其木小,有如树梢,而制成为槽,故称“梢槽子”。这些木筒筒为做棺木的主料,一般算棺木的造价也只算它。主料要求直性,质实无开裂,长六尺。棺木档俗称“回子”,俗语说“脚踏回子口向天”,即是说人死了。回子木一般是由出卖方附送,不算棺木钱,材质略差。
   
民俗又有“六寸棺材七寸椁”之说,意思是墙厚六寸的称棺材,七寸的称棺椁,拙著《湘中丧歌研究》引录丧歌歌手曾资轩演唱的《灵前十事》一章中说:“上古棺亭七寸厚,中古棺亭无定行。下古棺亭都一样,内棺外棺一样同。六寸棺材七寸亭,孟轲昔日葬母亲。”旧时,家境贫寒,有制不起棺木者,则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一个盒子去掩埋,这种盒子叫做“繁子”,语意是要多子繁孙的意思,但实际是这样的贫寒不如绝了算了的意思,民俗多正话反说。尤其可怜的是,讨米乞丐死后,多连块木板也没有,只好用竹晒垫一卷了事。而富裕人家也有在棺木外还做一副套木的,称为“内棺外套”,实是帝王之家的“内棺外椁”。
   
棺木选材,区内一般选杉木,因为杉木材质较好,种植多,取价也较便宜,又易于加工,能耐朽,不虫蛀,故为大众所喜用。富贵人家也有选用贵重的楠木、柏木和檀木的,但绝对忌用柳木和枞木,因为柳树开花不结籽;枞木,也就是松树木,砍后不发芽,不发新,意会人死后用了会断子绝孙。也忌椿木和梓木,民俗认为:椿木和梓木是一般人家消受不起的,“椿王”、“梓将”,只有王侯之家才可用椿木,将相之家才可用梓木。
   
木料运进制作地点的当天,民俗禁忌有打烂碗盏、器具,或小孩跌进塘、沟等事故发生。棺木制作之中,也常以工程秩序、生活习惯是否正常来预测主人的寿命。棺木制作组合,忌用铁钉,因为铁钉有似师公打符立禁的铁符,说棺木钉有铁钉,会钉住死人灵魂,死人灵魂会无法转世投胎,或升天成圣。棺木完工之际,其俗也与起建居宅房屋一样,也叫上梁,主家要请施工的木匠测阴阳、燃放鞭炮,还要设宴招待前来称贺的亲朋戚友。上梁时,主家要备红包一个,以挂红师傅手艺;要用茶盘打米一升,把红包放在米上,意为“上粮”,然后燃放鞭炮,师傅赞好话。是日,亲友邻居亦多备粮米一升、红包一个前来称贺,叫做为主人“添粮米”,以兆主人长寿,但忌送豆子,尤其是黄豆,因为黄豆是磨制豆腐的主料,至今民俗丧事活动中席上仍多吃豆腐,民间乃有称办丧事为“呷水豆腐”、“呷三角豆腐”、“呷馇豆腐”等的讲法。棺木上梁之时,主家通常也是很热闹、很隆重的,有些木匠师傅甚至还保留有煽动来贺青壮年人试睡的古俗,说谁睡了老人棺材就会添福气、不腰疼,于是,青年人跃跃欲试,其它人推的推背,搡的搡肩,推波助澜,直至弄到其人躺进棺材里试睡一次,大家嘻嘻哈哈,其乐融融。
   
棺木制成,旧俗习惯在头前一端档板上雕一“福”字,另一端档板上雕一“寿”字,以期“添福”、“加寿”。还有要附制一块间板的,称为“子盖”。子盖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在封棺吉时,亲人要作最后告别,或其它需要开棺时,恐有意外事故发生,不能让活人看到,则可在揭棺时有一个缓和的过程;二是以防死者是假死,几日后苏醒过来,有空气呼吸,和或微击以弄出响动,招引亲人解救,故子盖通常在头前一端留有一个观察窗,大小为2寸×4寸。观察窗在漆匠工作做完后,即由漆匠师傅装好玻璃,以便观察,其稍下则是“北斗七星”式七个小孔;也有不留观察窗的,只有“北斗七星”,以兆长寿。同时,子盖也是“内棺外椁”的一个简化,为内棺的一个表象成分。全部工序完成后,上梁的客人也散了,木匠则不象做其它活计一样,要把工场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要做两条三脚凳,帮主人把棺材摆放到不占当的地方,赞好话,说:“放到哪里就稳到哪里啊,恭喜主人家果(这)个东西是个千年古记万年牢,祝老人家身强康健,福寿绵绵”等吉祥话。
   
木匠师傅完工的棺木还只能称之为“白棺木”,是个“白把戏”,还需请漆匠用生漆漆成黑色。漆匠工序通常是三道,要求漆得漆色均匀,油光水亮,使整副棺材显得悲哀、庄重。旧俗漆棺材还讲究要在人死前漆好的,说死后再漆,是为后人背帐,使后人不发家。棺木不漆,则会被人耻笑,说是人辛劳一辈子,死了只埋着一副白板子,如此,贫困人家无钱买漆,或其人死得急,来不及漆的,也多用炉锅底上的黑烟子赶急涂一下。而家贫如洗,无法购买棺木和木板埋葬的,其后代也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被人骂做其“先辈是露死露埋的”。
   
棺木的预备,有自家购买或采伐原木请人制作的,有购买方子料回家自己请人再加工的,也有直接到棺材店购买成品棺木的。棺材店大小棺木都有,也有一些陶窑专门烧制陶棺出售,相对来说,陶棺比木棺要便宜得多。
   
旧俗还有个说法,说如果制成在家的棺木,突然在某一天发出响声,就是棺木在呼唤人了,是非是主人寿命不长了,就是将有人要死了,要来借棺木。借棺木,通常实际是买棺木,孝家要实付棺钱。在抬棺木走时,可不必有主人在场,棺木上要用大红纸贴一个“寿”字,以祝“寿长红运”,为原主人和新主人添福添寿。棺钱也要用大红纸包成红包,在某一个夜晚送上家门。

 

二、棕荐

棕荐用棕衣,也就是棕树皮编织而成,其用途有两个:一是移尸入棺时垫着尸身,使尸身有所依托,便于搬动;二是棕比木材、衣布更耐腐烂,乃至许多年后需要改葬时,棺木、衣物、尸体全部腐烂,棕荐还会依然存在,其骨骸、头发、尸形仍然遗留在其上不散,后人只要起出棕荐即可搬移。棕荐,在民俗上又有防止邪魔野鬼前来侵犯的作用,其上荆须如刺,邪魔野鬼不敢靠近尸身,因此,旧时在预备丧葬用品时,预置棕荐也非常重要,一些老人多早些时即栽植棕树以培养大割棕。有收棕较多的,还有预置棕棺的,棕棺的大小比木棺内空略小,以便放入,重量达六、七、八、九十斤不等,有直接编合成棕棺桶预放在木棺中备用的,也有先编织出棕棺底,然后再在两边各延伸出一扇棕棺墙,两头又各延伸出一个棕棺档,而连结在一起,以便使用时临时轧合成桶的两种。棕荐,长一般为五尺五寸,宽一尺二寸,由棕匠师傅编织,或到棕铺、棺材铺购买,其编结的艺术性不强,讲究垫棕匀称、缝制紧凑。

 

三、寿服

寿服,无论男女,一般为一身里衣里裤,一身罩衣罩裤。里衣里裤为白色,说是亡者到了阴间后,阎王要验身,看这个人在人世间是否清白,就脱下罩衣罩裤,然后放行;也有说是阎王要剥皮剐身的,必先脱衣,脱到白衣白裤时就以为是肉身了,就剥了这层白衣白裤,亡者不会受到剥皮的痛苦;罩衣罩裤则系黑色。稍富一点的人家也有添置中衣的,中衣颜色为兰色。民俗还讲究:忌穿五层,说穿了五层,会睡死家人五行,使家人五行不畅,对后人不利;也忌穿七层,说“七”与“妻”谐音,有“妻离子散”之意;忌双数,也就是单纯的两身白衣服,或单纯的两身黑衣服,怕死“一双”。

寿服布料一般用棉布,有“绵绵子嗣”的含意。忌用皮货,说亡人穿了皮货,投胎转世会成为兽类。高档一点的,也只用丝绸,说丝绸质轻、鲜亮,显高贵,更有“稠密子孙”的含义,亡者穿了也有身份,好见阎王,此是受人世间等级制度思想的影响。也忌用缎子,认为缎子是“段子”的意思,对后人不利。其服式则通常取世人常服,六十年代多是一边扣的大开襟、广档裤,七十年代后则转为对襟衣、直筒裤,衣扣仍沿用布带相结打活结,裤腰用布带扎束。

寿服的整个制作过程全由妇女用手工缝制。人健康时开始准备的,则多选取农历七月初七日这一天,说这一天制作的寿服,会得到七仙女的灵气,手工好,老人也增寿。在缝制寿服时,无论是起针还是结尾,民俗都忌打结坨,说打了结坨,亡者子孙的家庭就会理不清头绪,难得兴旺。

 

四、寿鞋

寿鞋的鞋帮多用青布或蓝布缝制。鞋帮里子用红布,寓意“脚踏红云好登仙”;鞋底用白布,寓意“清清白白在人间”。在鞋底和鞋帮两层布之间,则多衬有一层浆裱纸,也就是妇女用米浆一层一层裱褙起来,用于为家人制作千层底布鞋的旧布料,俗名叫“褙纸”,如今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种浆裱纸已很少应用,则多有用硬纸板,或棕片来衬托的,显得鞋底硬朗,以让亡者能穿起来轻轻快快,脚轻好去见阎王。迷信说,人死后要走好多路,要过阴阳界、破钱山、滑油山、望乡台、奈何桥、卖茶庄、恶犬场等地方,尤其是滑油山,山体溜滑,亡者极难行走,故在其人为亡者制作寿鞋时,为了使亡者走起路来稳当,必在鞋底上用毛笔的笔帽印上一些黑色的小圆圈,然后在圆圈的中间扎一节针线,再在线尾打上一个线结,表示鞋底钉上了鞋钉。民俗上,鞋钉的数量也有讲究,要前七后八,说是“前七后八,脚踏莲花登仙界”,也有讲究“前九后十三”的,说是“前九后十三,亡人好过滑油山”。

制作寿鞋,来得及的,旧时多是老妇自己指导未出嫁的女儿,或者孙女,或者请未出嫁的侄女、侄孙女、邻居闺女,为自己或老伴,选七月七日缝制,多数不定在该一日完成,有的要拖三、五年,未完成时,则另在第二年的七月七日接着做。而制作寿鞋的线必须用棉纱线,不能用麻线,说用麻线做的寿鞋,亡者穿了有罪。

寿鞋做好后,一些老太太常有意要使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抱着到太阳下面去晒,以测阴阳。做法是:如果小孩晒鞋时,鞋尖朝门内,则说是老人寿命还长;若朝外,则是要出门了;也有的是老太太随手将一双鞋往屋中一丢,就象打卦一样,若两个鞋口朝天,则说是阳卦,表示老人家寿命还长;若两个鞋口朝地,则说是阴卦,表示老人寿命不长了;若一只朝天,一只朝地,说是圣卦,表示老人寿命还有,但不长久了。

 

五、寿帽

寿帽,也是用青布做成。因境内丧葬活动重用黑、白二色,黑,有肃穆、庄重、悲哀之意;白,有洁净、素雅、凄凉之义,故生活上多有避讳,常称“黑”为“青”(方言读qeān),黑布为“青布”;白称“怕”,白布为“怕布”。寿帽,通常没有帽檐,帽顶成“人”字形,帽沿有两根飘带,以系拢来使寿帽穿戴稳当。

 

六、寿被

寿被,通常用白布缝制,长三尺三寸,宽一尺三寸。被面印心颜色视性别而定,讲究男红女绿。制作寿被,通常是自己准备一床,因区别于子女和亲属所置、送盖的被,又称家被;因使用时,此一床被又多贴死者肉身覆盖,故又称其为“盖尸被”。

以上缝制寿服、寿鞋、寿帽、寿被时都忌将缝衣针遗留在物件上,民俗说:否则的话,会使亡者下世成为残废人。

 

七、功据

功据,系用白布制成,是一个大口袋,为区别于以后丧事活动中所用的纸功据,故又称“布袋功据”或“起身功据”、“起身功据袋”,大小以能装入三斤六两“起身盘缠”(纸钱)为准。在老人临终时,需到附近师公、道士、儒生或和尚处加盖“大法师”印章,讨取法师文凭、路引,并在功据袋上写好京观住址,其格式是:

               
     
七十年代后另有一种简化写法:
         
娄星区及其周边丧葬民俗浅谈 - 翠竹新客 - youxing12008@126的博客
[ 本帖最后由 曾有幸 于 2011-10-23 16:4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竹林遗风 宝葫芦 +99 好文章!!! 2012-3-7 23:21

TOP

建议曾先生参加这个会:“礼仪中国” 2012东岳论坛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有心参与,但条件不允许。谢谢提醒!

TOP

想看第八章 “儒祭礼仪习俗”,老师可否贴出?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实在太忙了。第八章 “儒祭礼仪习俗”还只是资料哩,我是个完全需要依靠打工赚钱才有饭吃的业余爱好者,请您等等吧,谢谢支持!

TOP

回复 5# 的帖子

谢谢曾老师的回复!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