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简介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简介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简介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是一个历史悠久、青春常在的系。1935年,云南大学始设中国文学系,1937年改为文史系,1939年分设中国文学和历史两个组,1951年正式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年成立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八十年来,许多著名学者如闻一多、楚图南、刘文典、游国恩、吕叔湘、罗庸、傅懋勱、姜亮夫、李广田等曾在中文系任教。建国以来的历届系主任为陆万美、刘尧民、张文勋、蒙树宏、杨世强、李从宗、杨振昆、段炳昌、黄泽、王卫东等。

一、机构设置
  中文系设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民俗学、语言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对外汉语7个教研室。设有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抗战文艺研究室、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所、云南文学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

二、教师情况
  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46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讲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多名教师入选“宝钢优秀教师”、“云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跨世纪人才”和“云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多门课程入选“精品课程”和“教改课程”。谭君强《叙事学导论》被教育部定为研究生教材。近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8部;发表论文917余篇,其中相当部分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哲学研究》等国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三、人才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中文系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08年底,在校博士研究生31人、硕士研究生240人。2004年开始举办高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班,在校学生116人。2005年开始与泰国合作开展2+2中文学士项目,在校学生30人。
在培养本科生方面,中文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2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中文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高,基础厚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强,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60多年来,中文系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有国内名牌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博士导师21人、硕士导师138人;有百千万人才中的百名骨干人才、著名诗人和小说家;目前在任的云南省地厅级以上干部中有中文系毕业生30多人,其中有省委省政府领导等;云南省的重要报纸、电视台、电台的大多数负责人和名记者、名编辑是中文系的毕业生。

四、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中文系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化学”“文艺学”(2006)。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含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民俗学、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五、科研情况
  云南大学中文学科既有前沿意识,勇于开拓新路、探索新知;又有去伪存真的朴实学风,继承传统文化,努力为建设一个文化繁荣的和谐社会作贡献。近年来,中文学科陆续承担了一些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个和谐奋进的学术团队,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推动了学术研究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承担的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有:
    1、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与应用研究(段炳昌教授)。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黄泽教授)。
  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
    1、审美文化叙事学(谭君强教授)。
    2、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李子贤教授)。
    3、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王卫东教授)。
    4、西南少数民族审美心理研究(张佐邦教授)。
    5、《文心雕龙》全译全注(张国庆教授)。
  此外,还承担若干省级科研项目。
  “段炳昌团队”于2005年入选云南大学第一批“创新团队”。
  中文学科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省级研究项目,总计经费为599.6万元。

六、近年来获省级以上奖项情况
  段炳昌、张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张文勋、赵仲牧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老专家称号,陈红映、杜东枝、李从宗、蒙树宏、朱宜初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老专家称号。
  张文勋、乔传藻、宋家宏获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
  张文勋、冯良方、张国庆、张志平、蒋永青等分别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注:转自云南大学网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