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传统手工艺:不竭的农耕文明之光

民间传统手工艺:不竭的农耕文明之光

                          民间传统手工艺:不竭的农耕文明之光

                                                                □ 本报记者俞灵




                                                       藏族参展商阿龙正在向观众介绍唐卡。温铭摄


  历时5天的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于8月30日在山东烟台落幕。1012个展台,26万观众,1.9亿元现场销售收入,以及100个金奖、150个银奖、200个铜奖,可观的数字彰显了当代中国民间工艺品的传承、发展、创新与繁荣。

  8月26日至8月3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山东省文联、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山东省烟台市隆重举行,这是近年来该博览会参展作品种类最多的一次,也是成功举办4届后,首次走出京城,探索办会新机制的有益尝试。

  逛展会,精品频现

  在景德镇精品陶瓷展区,该市的女子瓷乐团正在进行演出。何为瓷乐?即用陶瓷制成的乐器,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展览现场,妙龄女子带着瓷鼓、瓷编钟、瓷笛、瓷二胡以及瓷磬等瓷乐器悉数上阵,为博览会带来清新悦耳的民乐之风。据介绍,景德镇文联此次预定了80多个展位,共900余平方米,展出了500件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精品,涉及青花、粉彩、新彩、古彩、雕塑等多个领域。不仅如此,参观者还可以亲眼目睹传统制瓷工艺,一批手工制瓷大师在现场进行和泥、拉坯等传统手工制瓷工艺及瓷器绘画等表演,惹来观众长时间驻足。

  《姑苏繁华图》是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创作的一幅长卷。该画全长1225厘米,宽38.5厘米,以散点透视的技法描绘了当时苏州的市井风情,画中人物1.2万余人,各色建筑2140栋,画尽了乾隆盛世时姑苏的繁华景象。鉴于它的盛名,民间出现了以它为蓝本而制作的各类现代工艺版本。姚慧芬的刺绣长卷便是其中之一。这一由十余位绣娘历时两年绣制的《姑苏繁华图》,全长1600厘米,宽38厘米,灵活运用了十余种苏绣针法,500余种各色丝线,将原画中250年前苏州的湖光山色、百姓人家、民俗风情纤毫毕现地精绣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展台虽然数量不多,却也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藏族参展商阿龙带来了西藏的天珠、密腊和唐卡,耐心地向观众普及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维吾尔族参展商克里木向记者展示了一块并不轻易示人的和田玉;还有来自贵州凯里、令人眼花缭乱的苗银饰品,来自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羌族刺绣、服饰和民间工艺品……据介绍,此次展会的参会代表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6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40余位,各类民间艺术传承人320余人,有些展位的展品在开幕当天便销售一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博览会,搭建一个产业交流、互动、融合、创新、发展的优质平台。”烟台市文联主席孙光辉说。

  重保护,更重发展

  与喧嚣热闹的博览会相比,众多业内人士对民间工艺品的未来发展深感担忧。“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与市场结合最紧的一个文化物种,但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个体作坊式的格局总体上并没有改观。民间工艺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出现。然而我们现在的队伍十分庞杂,从业人员不少,但良莠不齐,真正对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优秀艺术家太少。”中国民协抢救办常务副主任王锦强在8月26日召开的中国民间工艺发展研讨会上说,“复制和仿制前人的、自己的早期作品,很难有长期发展的潜质。”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许多民间工艺品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样式单一、雷同,没有创新设计,更不能转化为具有现代感的产品。当然,有些民间工艺要永远“原生态”、永远保护,有些则要创新、发展,不能一概而论。然而当前,部分民间工艺恰恰是因缺乏创新和忽视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导致生存空间愈渐狭小。如何从传统形态转型为现代形态,从而应用于社会、应用于人民生活,是每个民间工艺传承者面临的挑战。

  无论在哪里参展,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的展位都是那么素雅,这次他参评的作品《夹缬真丝系列》获得了金奖。民间蓝印花布从宋代起源至明清兴盛,是农耕文明时期大众所需的民俗生活用品,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更替、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传统纺织品在近半个世纪中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在蓝印花布的搜集过程中,有时刚刚获悉某个村的老人还保存着多件古旧蓝印花布,赶去时,老人已去世了,她出嫁时享用的蓝印花布一起伴她而去——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要烧祭给她,随之相关的蓝印花布信息也一并消失。”吴元新说,据全国主要蓝印花布产区调研,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现在已不足50人,并且还在逐年减少,这个惊人的濒危现状,已严重威胁着我国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江苏启东蓝印花布厂从上世纪70年代初恢复印制蓝印花布,一直坚持了40年。去年,由于销路不畅,技艺人员流失,房屋拆迁,该厂被迫停业。

  多年来,吴元新和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保护、抢救了一大批明清以来的古旧蓝印花布精品,创新了近千件的蓝印花布系列作品,2005年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2009年出版了民俗系列丛书《蓝印花布》,蓝印花布研究中心和明清染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藏品也从十几年前刚建馆时的200多件增加到现在的1.5万余件。然而在吴元新看来,前景并不乐观。“由于保护和宣传工作存在着盲点,现在古旧蓝印花布每天还在继续被祭烧,濒危情况还在蔓延,如不及时抢救,再过3至5年,蓝印花布在民间的遗存会彻底消失。”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