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学术论证看学风

从学术论证看学风

从学术论证看学风

本报记者 张微 实习记者 周婧




  学风看似无形,却是“润物细无声”。有了良好学风,潜移默化,旷日积晷,才可能出精品力作,出学术巨匠。学风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学术人才的培养,对学术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本报开辟了“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专栏,并且从学术“明星”和学术评奖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目前学术界的学风问题。本期报道则以学术论证为切入点继续聚焦学风建设。

  学术论证被认为是学术论著的根基,是论著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保障。好的学术论著不但能提出新的见解,而且对见解进行严密的论述,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那么,我国学术论证的现状如何?是否需要改进?我们又当如何改进?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轻论证 观点何以服人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完善与发展,我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同学科的概念、范畴以及表达方式初步形成,相应的学术规范逐步确立,符合学术规范、见解独到且论证有据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学术论著在论证说理方面仍有不完善之处。其中,颇为严重的是有些文章重论断、轻论证,宣布自己的论点,说这是好的,却没有清楚说明这为什么是好的,欠缺必要的论证。与其说这是建立在细致分析和深入思考基础上的研究,不如说是一种个人主观意愿的表达。

  对于这种不规范、不充分的学术论证,记者根据对学者的采访,大致将其概括为四种形式:一是引用的数据、事实等资料不真实。一些学者为引文而引文,随意引证,不考证文献资料,不细查内容出处,导致误读文本、错误叠加,甚者生造事实和数据。二是引用资料不当。有的学者没有对资料进行筛选,没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材料,大量引用一些和论题关联不大的材料,导致文章繁琐而不得要领。与之相反的是,引用的材料不够,欠缺必要的论据,不足以支持论题。三是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语言晦涩生硬,概念含混不清、相互交叠,或者违背逻辑规则。四是论著虽符合学术规范,但说理不够畅达,分析不够透彻。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对此深有感触。他谈到,有些学者往往以“科学”之名提出学术见解,盲目确信或干脆标榜自己的观点具有科学性,甚至打压他人的不同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简直就像是在宣布某种颠扑不破的铁律或者真理一样,一副“我思故我对”、“定了没商量”的口吻,根本不容置疑,不留一丁点让人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但其并不重视承担相应必要的论证义务。另有一些学者凡是提出学术见解,都不屑与人雷同,导致的结果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他人的一切学说,包括学术通说。而没有考虑到,要推翻一种少数说和推翻一个通说,其所要承担的论证义务是不同的。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支平也认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和论著存在空洞无物、缺乏论证的现象。有些文章早有预设结论,哪里还顾得上缜密的论证?

  学风浮躁 疏于论证

  为什么出现学术论著重论断、轻论证的现象?其缘由是什么?这与学者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有关。如果掌握的数据、资料不够,没有掌握分析数据和资料、推理演绎以及证明观点的技能与方法,学者的论证便难以做到有理有据。“除了基本功之外,浮躁的学风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瞿林东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有的作者并不是不懂得学术的要求,而是为了标新立异,急于成名,不愿在文献上多下工夫。由于学风浮躁,近年来颇有一些“论著”误读历史甚至践踏历史,出现原则性错误,这应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求新求异并不是不好,我们需要有创新意识,但任何的创新都要有材料支撑。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当然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但新理论与方法的产生与运用都需要认真地论证。而有的学者急于制造‘轰动效应’,来不及进行详细的分析。”陈支平说。有些学者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变换说法,玩文字游戏。其实,写作文章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的关键是提供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解法,而不是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也有不少学者总是强调自己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某某观点的学者,或者声称自己的研究开学界之先河,没有认真梳理前人已有的研究,就武断下结论,殊不知该问题早已有人论及。诚然,创新对于学术非常重要,被视为学术的生命,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单纯为创新而创新。

  对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就作出论断,甚至宣称这是新理论、新方法,此种主观论断怎能具备充分的理由,对论断进行严密的论证更无从谈起。对于有些学者未能扎实做研究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颇有感慨。他认为,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大量的论著根本就没有在研究“问题”,根本没有思想。人为什么要思想?是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去解决,因此,思考的对象是“问题”而不是自己的情感、偏好、立场。思想不仅仅是“想”(think),谁都在想,而学者必须去“思想”,就是去思怎么想,即所谓的反思(rethink)。在思所想之前,只有想,没有思,只有进入反思,思想才真正开始。比如说,有人想“x是好的”,这只是“想”;但我们进一步想,x为什么会被说成是好的?好在哪里?我们是否被欺骗了?是什么观念诱导我们把x说成是好的?有理由吗?理由说得通吗?是可靠的论证吗?这样的想法能否解决问题?诸如此类,这样才进入思想。总之,思想要求理性理由,而不是主观表态。

  某些学者盲目创新,急于发表高见,疏于分析论证,这反映出学风的浮躁。浮躁学风的贻害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实,浮躁的学风早已广为诟病。对此,林来梵打趣道,连许多学者对浮躁的批评,都痛心疾首到了有些浮躁的程度。

  学风浮躁自然有个人的原因,急于发表论文,以求名利双收,不愿踏踏实实做学问,也就难以写出论证严密、分析透彻的学术文章。除了人的因素,目前的学术制度也是一大“助力”。谈到导致学风浮躁的制度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最为突出的是学术评价机制。现行评价机制以短期的量化指标为标准。要在短期达到量化指标,以便通过考核评上职称,学者不得不忙于申请课题、完成论著、发表文章,哪有时间对某个问题进行透彻分析?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更是难上加难。没有扎实的研究,又怎能言之有据?此外,浮躁的学风还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社会中的市场导向、重视名利的价值观念、不讲诚信的风气也对学者产生了影响。

  树立对学术的信仰与敬畏

  针对疏于论证、学风浮躁的现象,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为了培养学术论证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学术训练。这得从学徒抓起,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设置写作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查找文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文本等相关知识。仅具备论证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让大家认识论证的必要性,形成在细致研究的基础上说理论证的习惯。对此,学术期刊、报纸和出版社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设定选取的标准,侧重于发表或出版论证严密、分析透彻的论著,引导学者在写作过程中重视论证。

  其次,设立相应规则并严格执行,也有助于规范学术论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唐晓青对记者说,我们要制定规范和学术道德标准,严厉惩罚违反规范的人。要加大对造假的惩处力度,提高造假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同时,老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应更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

  再者,对于解决学术论证存在的问题,改进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用长远的眼光考评学者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种让学者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重视同行评价的制度,也十分关键。但形式上完备的制度要具有实效性,必须依赖学术共同体的自觉遵守。许多学者在采访中呼吁勇于批评学术界的不良现象,督促违反学术道德标准者积极改正,促使大家自觉奉守“文章之道”。其实对学者来说,写作文章并不仅仅为了收获名利,“写作过程不仅是改造世界,以我之心观物,更是改造自我,也就是一个修炼我心、改造自己的思想、锤炼自己主体性的过程。改造世界与改造自我,在写作中是统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这样说道。而要实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的目标,就要树立起学者对学术的信仰和敬畏。“板凳甘坐十年冷”,扎扎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写文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理当成为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0-8-12 16:21:4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