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幕后走向台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幕后走向台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幕后走向台前  
2008年11月22日 07:06:5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1月21日电(记者杨一苗)进入冬季,本应是陕西关中平原农民最悠闲的时候。在陕西省华阴市泉店村,老腔艺人张喜民却是村里的大忙人,联系演出、进行彩排,老腔艺术团的艺人们正为明年春节期间的演出做准备。张喜民说:“真没想到,老腔这种快要失传的家族小戏现在会这么火!”


    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近年来,像华阴老腔一样,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和熟知,民间艺人凭着祖辈相传的独特技艺,走上舞台,走出国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老腔是一种流传了2000多年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汉代士兵传唱的戏曲,通过纤夫流传到民间,曾在西北地区广泛流行。特殊的起源方式让老腔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然而,在过去许多年里,老腔作为家族戏,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让这一剧种后继乏人,曾经红极一时的地方剧种几乎衰落成为只有华阴张氏家族中几位老人还会哼唱的小调。

    同样,作为陕北秧歌传承人,今年已经80高龄的李增恒把自己称为“和时间赛跑的人”。他在陕北秧歌中扮演的妙龄少女体态轻盈、风情万种,因此成了当地的传奇人物。在从艺60多年的时间里,李增恒摸索出一套秧歌表演的技巧和动作,现在最让他着急的就是找到几个能痴迷于陕北秧歌的年轻人来传授技艺。

    不仅仅是华阴老腔、陕北秧歌,在全国各地,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年事已高,普遍面临技艺失传、授艺无徒等难题。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现在,我国不仅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还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成为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7名。同时,各地也通过建立保护中心、举行展演活动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华阴老腔成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项目后,逐渐开始“火”了起来。在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白鹿原》中,老腔艺人们与知名演员同台演出,让华阴老腔声名鹊起。

    张喜民没有想到,原本连儿子都不愿意学习的家族小戏,现在竟然可以唱到北京、江西、湖北、香港等许多地方。看到自己身边有如此珍贵的瑰宝,唱老腔可以走出家门,也可以获得远比种地务农高得多的回报,一些曾经对老腔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开始找老艺人拜师学艺。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季平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态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不断进行继承和发展,才可能使这些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得以传承。”

TOP

非遗应该走出专业圈子,进入大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