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花儿词家冶进元

花儿词家冶进元

花儿词家冶进元

作者:吴红
  
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2009-12-18 06:59  



  
  青海新闻网讯 在青海,无论是在花儿会上一展歌喉的花儿把式,还是专门研究花儿艺术的学术界,只要提到“花儿”,也许谁也无法避过“冶进元”这个名字。作为一名活跃在民间的花儿艺术家,他编写创作的许多花儿唱词已经广为传唱,成为青海花儿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一)

  幼时的冶进元,母亲早逝,父亲以卖粽子为生,贫穷的家境使冶进元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有一次外出的冶进元跟随一帮卖煤渣的车户,一路痴迷地听着车户们的花儿对唱,不知不觉间已离家很远。幼小的他虽然担惊受怕地一个人回了家,然而花儿艺术带给他的心灵震撼也许从那时起就濡染着此后竭尽一生对花儿的深沉挚爱。

  天性聪颖的冶进元对各种花儿、小调过耳不忘,不论在开荒的农场还是矿区工地,还是在远离家乡的新疆或是在寂寞漫长的旅途中,冶进元总是以他丰富多彩的花儿演唱为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慰藉。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通过对世事人情敏锐地捕捉体察,冶进元不断地在生活中提炼自己的艺术创作,开始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花儿词家,并且在民歌、贤孝等曲艺方面亦多有涉足,佳作迭出。1979年出版的《青海花儿集》,收录有从冶进元处搜集整理的大量优秀的花儿,同年青海省民歌调演,冶老师新编的三百多首花儿唱词被“花儿王”朱仲禄发现,朱老赞不绝口,视为珍品收藏。

  由冶老师编词的许多流传于甘青宁等地的作品,如《沙娃泪》、《花儿问答》、《花儿擂台(一)、(二)、(三)、(四)集》`,《童养媳》、《走西口》、《红樱桃》、《解放大西北》、《禁烟歌》、《马五哥》、《方四娘》、《十二月牡丹》、《拉夜川》、《新编三闪直令》,或针砭时弊,或述说生活悲喜苦乐;或对新生活真情赞美、劝化人心;或比兴影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冶老师最为过人之处,就是即兴创作,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念的他都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朗朗上口、一语中的,说尽世相百态,极尽花儿说唱艺术的魅力。

  当年在各地的花儿会上,人们经常能看到冶老师和马俊师徒同台演出的动人情景。在紧张激烈的花儿对唱、擂台赛中,冶老师经常在后台给爱徒马俊面授机宜,一次次用精彩绝伦的对唱将场面“化险为夷”。

  他的花儿唱词,语言形象洗练、通俗流畅明白如家常;声韵合律、悦耳和谐;对仗自然天成、章法绵密谨严;句句表意递进;唱词与曲令的结合相得益彰,极富歌唱性并具有浓烈的群众语言特色。

  冶老师爱喝酒。他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有一年他和马俊一行到临夏演出,当地的花儿迷们在演出结束后把冶老师请到家里,一番畅饮之后让冶老师说唱花儿。一连几天,有备而来的临夏人真想把冶老师的花儿搜罗倒尽。真是凡有酒水处,即有冶翁词。

  (二)

  河湟花儿词坛幸有一个冶进元遵奉顺应民意填词作唱。他选择了花儿,花儿选择了冶进元。可以说他这一生就是为花儿而生。

  冶老师一生贫寒,但他的花儿中还有很多他对公益事业的热切关注:

  九曲的黄河十八道湾,湾套湾,三江源有我的家园;

  想唱的花儿有万千,随口儿漫,端唱个开放的今天。

  石崖头上的山丹花,长不大,在石头的缝缝里挣扎;

  把失学的儿童帮一把,钱算个啥,你的美名儿青史上留下。

  

  冶老师为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写道:

  过去没水的干北山,拉羊皮连草都不沾;

  退耕还林治荒山,这几年,干北山变成了果园。

  冶老师还说了这样一首讽刺花儿:

  丝光袜子花篮儿鞋,怪不怪,把好脸面抹成了妖怪;

  连一句普通话说不来,还学老外,开口就是咕嘟拜拜。

  冶老师的花儿唱词最具魅力之处就是其浓烈的群众语言和突出的歌唱特点。他的唱词在群众中久唱不衰且大都已成传世经典。在这方面很多新创花儿唱词只能望其项背,自叹不如。他是一位真正来自民间的一代花儿大师。

  当年笔者如饥似渴地记录冶老师的花儿时,老人开玩笑地说:“姑娘啊,我的花儿够你写三天三夜的。拿一句花儿唱词说,真格是‘好花儿一肚子两肋巴’。”

  冶老师的演唱更是感人肺腑、不同一般。一次他给我讲“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时,一曲未完,当讲到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已病逝不在人世时,他自己已泪流满面,哽咽不止、泣不成声。

  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知音的人,三江口拜下的弟兄;

  你去了嫑忘掉苦命的人,苦命人到死了也忘不掉你们。

  他几乎是哭着说唱了这首花儿。在场的人也唏嘘不已。

  “唱起个曲儿心里酸,唱完个曲儿了泪不干。”笔者现在回忆这一幕时在想,如今的多少演唱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呢?

  所谓舞台就是一件件奢华演出服和一个个美女歌手们漂亮脸蛋的比拼,何处寻找这份真挚的感动和深情的泪水?所有的艺术都一样,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冶老师每唱一曲,他都是在用整个心灵和全部感情投入演唱。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花儿艺术倾尽毕生心血做出巨大贡献的民间艺人,现在疾病缠身,行动不便,没有任何经济收入。

  有一次,花儿歌手张存秀的爱人赵师傅劝老人:“冶老师,我要是你就选择放弃花儿,你要是干点别的肯定比现在好。”但冶老师只是憨笑而久久不语。

  然后,冶老师用一首花儿这样说道:

  水有源来木有本,有房子就有主人;

  传下少年的是老百姓,留给世上的人宽心。

  无名有品、无位有尊。

  冶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来自民间又倾尽一生服务回报于民间的花儿艺人。他一生别无他求,只是近乎痴狂而执著地热爱着花儿。而花儿在河湟百姓心中是“心头肉”,是“护心油”。

  冶老师无疑是花儿最忠实的守望者,他和花儿、和爱花儿的广大民众血肉相连。他是诗人,才思如泉涌,字字胜珠玑;但他又是来自青海山乡底层的乡言俚语最生动鲜活的代言人,两种原可能大相径庭的语言和文化在他身上体现得浑然天成、完美无瑕,闪耀着动人的光辉。

  如今青海的花儿词坛,只有一个冶进元。当我们唱着、听着那绝美精妙的花儿时,有谁想到它们的作者呢?笔者常在想,如果没有了冶老师的花儿,那花儿词坛该是多么的寂寞!谁来为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编词写词、谁来直抒河湟百姓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呢?

  此刻笔者只想到一个词:抢救。让我们行动起来,抢救冶老师和他心中无尽的花儿。(作者:吴红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