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刘玉霞]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元化——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综述

[刘玉霞]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元化——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综述

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元化

——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综述

  □刘玉霞






  11月14日至16日,由《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发起,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

  本次论坛对于旧有问题的拓展与深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深入阐释了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关纪新指出,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文化所含的民族多样性被忘却,国族概念被想象为可以用主体民族来替代的倾向,既伤害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纷呈,又伤害了祖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以及对这一局面广泛的心理支撑。张直心指出,目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范式的匮乏和批评话语的单调,提出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合而不同、同而不合的创作方向。吴刚认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在独立、融合、衍生的过程中,无论是纵向的历时性,还是横向的共时性,实际上在走一条个性、趋同的道路。

  第二,比较、分析多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龙符认为应强调“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学”,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学更多、更持久的关注,有利于多民族文学的发展。查拉多几认为“少数民族”这一概念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客观描述,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将“少数民族文学”提升到“多民族文学”意义更大。既反对汉族中心主义,也反对民族中心主义,所有作家的文学创作都应是自己的生命体验。

  第三,民族志方法的实践。刘俐俐从对《红蝴蝶》民族志分析解读的经验中,提出了民族文学文本的民族志价值及其研究方法问题。提出应将民族文学放置在超越单纯文学的大文化视野上:一是把民族文学文本当做民族志,二是文学研究者转换成人类学家,从理论上将人类学视角、民族志方法与作家作品研究融合。

  第四,对民族文学作家历史观与历史叙述的考量。马卫华认为民族文学家应有自己的历史观,在民族史的叙述中应坚持历史正义观,传扬民族精神,找到不同民族精神发展交融的历史。胡沛萍认为可将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民族文学置放在平等的位置,多角度的编写文学史,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

  第五,身份认同与危机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王一燕将中国多民族文学与澳大利亚多民族文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作为中国主要民族的汉族在移民澳大利亚后的身份认同与危机问题。汤晓青认为每一个现代人都具备多重身份,面对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作家需要足够的政治眼光和人文关怀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作出贡献。罗安平指出目前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建构中存在脸谱化、失语症,民族形象刻画的真实性对少数民族的认知及其自我认同的影响等问题。

  新理论的构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民族文学多重创作视野、创作目标的讨论。姚新勇指出少数民族文学需要一个转向,从强调本民族文化认同转向建构中华多民族的文学。在理论批评方面既要警惕民族本位主义,又要克服对少数族裔文学的忽略与漠视。徐建新认为多民族文学的研究视野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民族视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已成为多向书写的资源。第二层是国家视野,56个民族成为一个共同的视野,这一视野仍在建设中。第三层是国际视野,探寻真正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文学世界,并为此目标搭建必要的学术和社会平台。

  第二,对单边叙事特征的考量。欧阳可惺指出目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存在单边叙事的现实,即在文本叙述中鲜有他者的形象和语境,这一特征在90年代后尤其明显。少数民族文学叙事中应表达更多的民族叙事,每一个民族的文学叙事都是区域性的,但不是单边性的。

  第三,关注母语文学的翻译问题。李晓峰以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个案研究为例,引出关于母语小说的创作和传播问题。母语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文化元素的丢失,翻译如何贴近母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重要元素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15

TOP

论坛如何可持续性的发展,这是个问题。由个案进而深化、升华到理论层面的还是少了,道理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共识的建立需要有能够产生影响力的具体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