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5)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5)

五、刘铁梁先生
怎一个“好”字说尽。和这位先生认识是在山东大学的民俗学讲座活动中。他一坐下,基本上就掏出一个简单的记事本,那本本每次都那样,从容地被口袋里拿出,然后打开一页,看都没看就开口了。而且往往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我常常想探头去看看,那一页纸上能写多少内容,怎么就能讲那么多丰富的东西。他论民俗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理有据,观点总是发人所未发,印象深刻的有关于非遗保护的“空壳化”,民俗研究的“身体性”,还有中国“汉人的史诗就是戏曲”。这些观点都给人启发和振奋,而且他似乎并不以为高明,更多的是启发学生们继续深入研究。颇有些孔子当年“”述而不作”的境界。他的各位弟子们也习惯了他的讲授风格,知道每每有惊人之见,所以随时都做好了录音记录的准备。
他发言总能在褒奖和委婉的批评中让对方知道差距所在。而且从台上的严肃认真的学术探讨后,下台立刻能笑逐颜开地和年轻学子打成一片。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吃饭,谈起男人女人的问题,他豪不避讳,参与谈论而且用爽朗的笑声打消了我们的疑虑和不安。在他的骨子里透着份血性的美,透着份闲云野鹤的自然阔达,透着逍遥的独立,诙谐中的责任承当。文人的大雅和大俗他都具备。
故而他可担得起“真人”二字。
附件:

庐山行3  [时间:2009-12-25 17:15]

庐山行4  [时间:2009-12-25 17:15]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