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4)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4)

四、银发老人
说出这四个字,所有全中国人民的民俗界就定然会想到他——那个风尘仆仆为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与呼的人,那个经常有智慧演说和激情四射文章的人,那个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学理启发和思索的人。他是学者是民俗的领军人物,也是慈爱的长者。
我参加过不多的几次民俗活动,都看到了他。这在我是一种机缘。在台下听他讲演,在讨论时看他倾听。他很少如某些领导那样:来个祝词然后说还有一个会,就匆匆离开。他几乎每场学术讨论都自始至终地坚持听完,然后最后一个站起来做总结。这时候他的总结就相当精彩。因为他对发言了如指掌,所以总结就言之有物,丝毫没有做秀和敷衍的意思。这一行为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学者前辈他的平易也是出名的。每次活动,他都是最让人瞩目的人物,因此找他合影留念的就特别多,每次他不论多忙总能笑呵呵和熟悉和不熟悉的民俗同仁们合影,满足他们的要求。
和这样的学者接近从一开始就没有阻拦。读他的专著和文章更有见其文如见其人的亲切感。尤其当一些怯生生的孩子辈们欲言又止地想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总是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爽快地拉他们到身边来一起聊天或者合影,这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我想多数初次来民俗圈的人都能体会到他的温暖和慈爱。
也许这就是中国民俗界的优良传统。在他那里是这样,整个民俗界似乎都充满了这样的亲切友好的氛围。
而我在想,当多年之后,我是否也能像眼前这个银发男人一样,步履如飞,意气风发,仍旧激情地活跃在祖国的田野和大地上,在人群中体会和发现文化的味道。“他”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民俗银狐,正值七旬壮年的刘魁立先生。请注意我一直不用“老人”的字样,因为他比我们还活力四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