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族报】侗族大歌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中国民族报】侗族大歌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侗族大歌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中国民族报



  2009年5月,贵州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在“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亮相。 资料图片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结束,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侗族大歌与全球76个优秀项目一起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上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第一次走出侗寨、走上世界舞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终于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走上舞台,就是胜利

  1953年3月,贵州黎平岩洞女歌手吴培信、吴山花、吴惜花、吴秀美4位姑娘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第一次登上中南海怀仁堂演唱侗族大歌《嘎亮雷》(意为蝉之歌),受到观看演出的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音协的专家给予了“幕落音犹在,回味有余音”的高度赞誉。是年9月,作为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慰问团成员,吴培信又将侗族大歌唱到了朝鲜前线。

  1955年,由岩洞姑娘吴全妹等组成的黎平民间合唱团在北京演唱侗族大歌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1957年7月,侗族歌手吴培信随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将侗族大歌带到了国际音乐舞台。1958年,贵州省音协主席肖家驹等主编的《侗族大歌》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搜集、整理、保存侗族大歌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959年1月,著名音乐家郑律成慕名来到黔东南,采录侗族大歌。

  经过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积淀,侗族大歌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了享誉国际的“大震撼”。国际声乐史专家当德尔先生是将侗族大歌真正推向世界舞台的友好使者。当他听到“在单调的东方民歌中,发现了和声”的信息后,不远万里,两次来到黔东南的侗乡山寨,决定把古朴悦耳的侗族大歌推荐到巴黎秋季艺术节去。他说:“这是对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民族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补偿。侗族是音乐的民族,侗乡是歌的海洋。”

  1986年9月28日晚,来自贵州黎平、从江两县的一群头挽发髻、颈戴项圈、身着紫黑色民族服装的9位侗族姑娘(吴玉莲、吴水英、吴培三、吴培妮、吴培焕、陆俊莲、陆德英、杨水仙、石明仙)登上了开往巴黎的班机,应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之邀赴法演出。

  艺术节的主人们决定安排侗族歌唱团在夏乐宫国家剧院演出。高标准的礼遇,高规格的演出场地,使侗族姑娘们有些心慌不安。作为艺术节总顾问的当德尔看出了姑娘们的心事,就安慰大家说:“过去,到这里来演出的都是各国杰出的艺术家。你们来了,本身就是胜利,也就是最大的成功!”

  10月3日,演出开始了,舞台上静悄悄的。当这些缀耳环、戴项圈的侗家女,在叮叮当当的银饰碰撞声中,迈着平稳的步伐缓缓出来时,平时看惯了飞旋舞步,听惯了强烈音响的巴黎各界社会名流,立即给予她们暴风雨般的掌声。在持续了两三分钟的掌声后,姑娘们才开始演唱第一首歌——《自己许配才如意》。会场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出来。巴黎观众惊奇地发现,侗族的演唱自成规则:不借助话筒,也不需要乐队伴奏,先由一个人领唱,然后合唱,不知不觉中,歌队又分成两部:低声部担任主旋律,高声部成为支声复调,巧妙地点缀着主旋律。继而,低声部又派出一部分拖腔声部,不仅一直平稳地延续着,中间还加进模仿鸟叫、虫鸣和小河流水的声音。一时间,人类的情感、悠扬的音乐和大自然的美妙声响,高度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首场演出,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艺术节执行主席马格尔维特激动地对法国《世界报》、《解放日报》、法国各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说:“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样古老、纯正、闪光的声乐艺术,在世界上实为少见。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就是全世界人民也都会喜爱的。”

  在这次艺术节上,侗族大歌共演出了6场,演出不仅场场爆满,而且一场比一场热烈,一场比一场踊跃。最后一场,姑娘们竟然一口气唱了20余首歌,赢得了长达15分钟的雷鸣般的掌声。看到此情此景,慧眼识珠的当德尔喜出望外,他冲到姑娘们面前,举臂欢呼:“成功了!成功了!”

  2007年4月12日,“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方开幕式在东京举行,吴修月、潘远兰、潘苓玉等9名侗族小姑娘演唱的侗族大歌作为第二个节目出场。随温家宝总理出访的9名小歌手,来自被誉为“侗族之乡”的从江县小黄村少儿侗歌队,均为女孩,她们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9岁,从小就是演唱侗族大歌的好手。至此,50多年来,侗族大歌漂洋过海,唱响了世界,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殿堂上都留下了永久辉煌的记忆。

  借申遗之路,扬大歌之名

  2002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在黎平县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年会暨侗族大歌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侗族大歌应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3月27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了协议,共同开展侗族大歌申报第三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2003年4月底,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申报文本初稿已经完成,后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讨论与修改,完善了文本。2004年3月,侗族大歌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本上报文化部。尽管侗族大歌没有入选当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的唯一有效的候选代表作品,但是,通过侗族大歌申遗工作,使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评委的高度认同,达到了“借申遗之路,扬大歌之名”的效果。

  2005年,在全国开展的“四级名录”(国家、省、市州地、县四级)体系建设中,黎平县及黔东南州为保护、弘扬侗族大歌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终于使侗族大歌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黔东南侗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肇兴生态保护区,开展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实施侗族文化进课堂,建立侗族大歌保护基地,扶持举办民间节日、开展侗族大歌普查、多次组织侗族大歌演唱队赴国内外开展文化交流等工作,使侗族大歌的保护、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其再次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初,当新一轮申报工作开始时,黔东南州以开阔的视野跳出了县域区划的限制,将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等侗族大歌流传地集中捆绑进行申报。2008年6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制订实施细则,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侗族大歌再次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这一次,贵州确实抓住了机遇。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省文化厅的努力下,在有关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下,侗族大歌作为贵州省唯一候选项目,被文化部确定为2009年中国的15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初选项目之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

  由于此次申报文本格式新奇,且要求严格,文本撰写组严格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要求,多次讨论、几经修改,较高质量地完成了申报文本的编写和音像资料的制作,并于规定时间上报至文化部外联局。

  2008年9月29日,中国文化部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身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而侗族大歌则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申报项目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在想,像侗族大歌这样的非遗怎么进入普通人的视野,
靠媒体靠政府靠学者,好像总较为吃力。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媒体是很好的渠道啊,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