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15年会会议手册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15年会会议手册

会议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反思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

会 议 日 程  
7月3日(星期五)
全天报到    地点:如家快捷酒店北京安贞店(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2号)

7月4日(星期六)
8:30-9:00   北京学者、嘉宾报到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楼大厅

9:00-9:40 开幕式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介绍与会领导与嘉宾
2.领导与嘉宾致辞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院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研究员致辞
3.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


9:40-9:50   中场休息

9:50-11:30 “非遗”报告专场(每人50分钟)
主题: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的个人回顾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评议: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报告人: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辽宁大学教授)

2.巴莫曲布嫫(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1:30-12:00 讨论、评议

12:00-13:30 午餐(中国艺术研究院员工食堂)

13:30-15:00 主题报告(每人30分钟)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祝秀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人:

1.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生):遗产化实践与神话传统的表演——基于红河哈尼梯田社区的田野研究

2.林海聪(中山大学中文系2013级博士生):重建文化交流的“巴别塔”——以动物类“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为中心

3.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探究

15:00-15:30  讨论、评议

15:30-15:40  中场休息

15:40-17:00  分组讨论(每人30分钟:报告10分钟,互评20分钟)

第一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副研究员)

评议人: 吴新锋(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15:40-16:40
报告人:

1. 田振江(石河子大学讲师):穆纳加提:维吾尔族丧葬仪式中妇女的行为考察——基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B村的田野调查

(互评人:王宪昭、马千里、杨泽经)

2.段永升(咸阳师范学院讲师):陕西农村殡葬服务产业化与殡葬制度改革——基于陕西关中G村的田野调查

(互评人:缪雪峰、杨泽经、马千里)

16:40-17:00  讨论、评议

第二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6教室
主持人: 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评议人: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5:40-16:40
报告人:

1. 王潞伟(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博士生):民间礼乐思想的渗透与神庙剧场的普及——以上党地区神庙剧场为主要研究对象

(互评人:赵李娜、林海聪、王悦)

2. 曹瑞冬(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传统思想与时代融合进程探究

(互评人:赵李娜、王蕾、王悦)

16:40-17:00  讨论、评议

17:30-18:30  晚餐(天和晟)


7月5日8:30-12:00分组讨论(每人30分钟:报告10分钟,互评20分钟)
第一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马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评议人: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8:30-10:00
报告人:

1.王宪昭(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少数民族神话作为非遗的几点思考

(互评人:杨泽经、邓秀兰、李瑞侠)

2.吴新锋(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讲师):作为方法与文体的民间文学志: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中的叙事四面体——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王母神话”田野调查为例

(互评人:闫晓梅、缪雪峰、王旭)

3.祝秀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如何研究民间故事讲述的语言问题

(互评人:王旭、邓秀兰、闫晓梅)

10:00-10:20  讨论、评议

10:20-10:30  中场休息

10:30-11:30

报告人:

4.王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民间笑话的地方传承——以万荣笑话圈的传承与变异为例

(互评人:祝秀丽、张多、李瑞侠)

5.杨泽经/邓秀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历史文化景区中的传说主义——以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例

(互评人:王宪昭、祝秀丽、张多)

11:30-11:50  讨论、评议



第二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6教室
主持人:汪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

评议人: 赵李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

8:30-10:00

报告人:

1.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非遗”话语及其文化理念对民俗学学科的影响

(互评人:张卡、王学义、曹瑞冬)

2.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话语下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以满族说部为例

(互评人:张卡、王学义、张凯歌)

3.王蕾(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白水台的隐喻: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群身份的当代展演

(互评人:王悦、张凯歌、曹瑞冬)

10:00-10:20  讨论、评议

10:20-10:30  中场休息

10:30-11:30

报告人:

4. 王学义(山东省邹城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

(互评人:宣炳善、王永健、王潞伟)

5.张卡(山东省滨州市非遗办主任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调研思考——以滨州市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现状为例

(互评人:宣炳善、王永健、王潞伟)

11:30-11:50  讨论、评议

12:00-13:30 午餐(中国艺术研究院员工食堂)


13:30-15:50  分组讨论(每人30分钟:报告10分钟,互评20分钟)

第一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王宪昭(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评议人: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3:30-15:30

报告人:

1. 马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的民俗内涵流失等问题——以漳浦剪纸为例

(互评人:段永升、田振江、张多)

2.缪雪峰(甘肃省庆阳市文化馆馆员):对庆阳香包绣制项目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实践的反思

(互评人:段永升、吴新锋、李瑞侠)

3.闫晓梅(甘肃省庆阳市文化馆馆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以庆阳剪纸艺术的保护传承为例

(互评人:田振江、吴新锋、邓秀兰)

15:30-15:50  讨论、评议

15:50-16:00  中场休息

第二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6教室
主持人: 王潞伟

评议人: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13:30-15:30

报告人:

1.赵李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环境、信仰、文艺与生活:人地关系视野下的国家级非遗叶榭舞草龙研究

(互评人:巴莫曲布嫫、林海聪、王蕾)

2.孟令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遗传承”——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的法律思考

(互评人:巴莫曲布嫫、林海聪、王学义)

3.王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非遗”项目“蒙古马耐力赛”与蒙古族马文化的时代意义

(互评人:赵李娜、张卡、曹瑞冬)

15:30-15:50  讨论、评议

15:50-16:00  中场休息

16:00-16:40大会闭幕式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6208会议室

主持人: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分组总结

第一组总结人: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生)

第二组总结人:林海聪(中山大学中文系2013级博士生))

2.大会总结: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3.前辈寄语:

4.年会承办人交接仪式:

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17:00晚餐 (中国艺术研究院员工食堂)

会议结束

与会人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曹瑞冬:南京农业大学学生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岗龙: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邓秀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

段永升:咸阳师范学院讲师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

关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

侯百川: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

吉国秀: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燕: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审

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宏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研究员

李瑞侠:北京师范大学

李新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副研究员

林海聪: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刘苗苗: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

马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孟令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

缪雪峰:甘肃省庆阳市文化馆馆员

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田振江:石河子大学讲师

汪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

王蕾: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

王潞伟: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博士生

王宪昭: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任

王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王学义:山东省邹城市文化馆

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

王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乌丙安: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新锋: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讲师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闫晓梅:甘肃省庆阳市文化馆馆员

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副研究员

杨泽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姚吉成:山东省滨州市文广新局博物馆、滨州学院副教授

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张卡:山东省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张凯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赵李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

祝秀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1780c10.asp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