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15:41 来源:新民晚报
巴金《随想录》手稿 图TP
看得见作家“动刀”痕迹
沪上收藏界文化界共议手稿收藏研究
兼具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化名人手稿,日益受到各方文化人士的关注,中国文化名人手稿也已经成为上海图书馆重要的文献特色品牌。
“妙笔华章——上海图书馆藏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展”热展期间,沪上文化界、收藏界、学界和文化名人后代共聚,为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名人手稿的抢救、保存、研究而献言。“完善保存当代名家名作的手稿,研究并利用,是流芳百世、惠泽后人的善事。”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
文化价值独特
在展览上,布展摆放有讲究,很多手稿和付梓后的图书相邻,也可看见不少作家在首版图书上“动刀”,改动非常大。在萧乾翻译的《好兵帅克》的样书上,修订和画圈布满了纸张,这些修订都体现在了再版中。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指出,从名家的笔底波澜中,方能感知生命的气脉和潜流,创作的氛围和甘苦,纵览名家名作的纸上春秋。只有看到手稿上的作者本人的批注修改,才能看到作者思维的轨迹。“这在出版本上是绝对不能发现的。”黄显功告诉记者,近百年来,手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其文献收藏的重要性与价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以致传世稀少,散失严重。手稿具有文献的校勘价值,对作者和作品的创作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包含了印本所未见的丰富信息,部分重要的手稿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
现今很难收藏
原《文汇报·学林》主编施宣圆惋惜,上世纪80年代没有这个意识,不重视作家手稿,诸多含金量很高的名家投稿都处理掉了,没有保留。现在的名家来信,秘书给的都是复印件,手迹很难收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也认同这点,他说:“从作家来看,现在50、60后还有手稿留存,70后的作家都用电脑写作了,很难收藏到文化名人的手稿了。”
上海翻译家协会秘书长赵芸说,很多翻译家手中有手稿,但一来不知是不是够格,二来怕捐得数量少,上图是不是会收藏。周德明副馆长表态,上图欢迎各方捐赠。
如何研究利用
已逝评论家李子云的家属、原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李燕生认为,一篇篇手稿,固化了文学创作的历史片段。现在不少机构、大学都在收藏手稿,这里有明显的“马太效应”,上海应该凭借现藏规模、收藏眼光和服务意识占据制高点。张新颖提出,手稿的价值在研究和利用中更能显现。后代家属也希望看到,有研究者从手稿中,发掘出和出版物不一样的学术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似频在欧洲看过德彪西等音乐家的曲谱手稿,欧洲对书稿原件极为保护,除了考察借阅人的职业身份外,有设定借阅额度。当把原稿捐赠给公共图书馆时,那么家属能不能方便回看,学者能不能方便研究,如何应对公众的借阅需求,这些问题处理好,会在圈内建立口碑,有更多人愿意捐赠自己或先辈的手稿。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福春认为,这对现代的学界提出了要求,到底怎么来利用好手稿?每件手稿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他建议,可以将手稿的修改数字化后,推荐给学生阅读,看看大作家们到底是怎么修改自己的文章。“初学者靠这个来学习作文,推敲遣词造句,这是非常难得的材料。”
再次呼吁捐赠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在国际上,图书馆是手稿的主要收藏机构,欧美国家的不少图书馆有专设的手稿收藏部门专司手稿的征集与管理,上图也在计划由现在的名人手稿馆扩建成“手稿部”。学术性的手稿研究年刊《手稿》也将陆续出版。
研讨会上,上海图书馆发出了向社会各界征集名人手稿的《倡议书》,再次呼吁共同抢救和保存濒临消失的手稿文献,竭诚欢迎各界捐赠手稿,为积累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化精英的精神财富而努力。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