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民银行  武陵旧事之53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人民银行  武陵旧事之53

人民银行  武陵旧事之53
  
  进南门,东侧为五金厂,其实身为电教队的,过五金厂为居民住房,到东门街口;西侧为人民银行,一直到武衙门道子口。武衙门道子口与东门街呈一条直线,与南门街相交处,也与北门街在此接触的。这儿就是十字街。旧城内多为居民住房,少见商铺店面的,然而这一片,却是集中商户铺面集中区。
  先说说人民银行。解放前,武陵镇有钱铺,当铺数家,从事兑换借贷抵押等民间金融活动。原县志无记载,据建在的老人讲,早在清乾隆嘉庆时期,就有钱庄出现,其主要业务是兑换银钱,即锭银与制钱相互兑换,从中收取适当的手续费,当时人称“引水”。经营这项钱庄都为富有大户。如创办于光绪二十年正月的“杨宜兴端”,位置于城内钟鼓楼,投资人杨兰洲注入资金55000元,十字街口有两家,“陶兴发祥”“何兹泰恒”,分别创办于宣统元年九月及二月,投入资金分别为55000元及50000元,投资人为陶德觉及何常甫。至于当铺,同治片县志也无载。同治末期,邑绅高锡铸开有当铺两家,一家就在南门内,时人称之为“南当”的,另一家就开在西关街,俗称“西当”。这家“高合顺”当铺,由杨兰洲管帐经营,后于光绪中期停止业务,它主要是抵押物资,放帐盈利。
  当时民间中下层较贫苦群众,另有一种临时互助的形式,俗称“约会”,也有叫“搭会”“摇会”的。这里细说一下搭会,是民间的一种集资方法。相熟的一群人大家凑在一起组成一个会,这个会的人数固定不变,每个人就是会员(俗称“会脚”)。第一次“搭会”时大家推出一个人做“会头”,并且商议好“搭会”的金额和利息,这个金额就是每个“会脚”要拿出来的一份会费的数额(具体每个“会脚”交几份会费这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最少一份)。利息就是“会头”收了“会脚”的会费之后所要付给他们的利息,一般的规矩是每500元付10元的利息。每个“会脚”把自己的会费交给“会头”,“会头”把利息付给“会脚”,这样“会头”手里就聚集了所有会员的会费,这个会费就由“会头”自己去用了,怎么用、用在什么上面这是“会头”自己的事情。根据参与搭会的人数的多少,搭会的时间有长短,有的搭会时间长达三四年。另外就是高利贷了,有大加一,大加二,荞麦梭子(也叫儿子大似老子),驴打滚,卖青山(也叫卖青黄)的,这个大多都懂,不必赘述。
  市场流通主要有金属货币,民间有少量“号票”“台票”为票面的纸币。银两为清康熙定纹银,银元为清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4月定制元宝。制钱为清咸丰同治铸币,铜元为清光绪二十六年铸制元宝及宣统元宝大清铜币等。民国初中期,民间金融事业仍占主导地位,并沿用清代币制。在北洋军阀ZF时期,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欲称袁头;南京国民ZF时期铸有孙中山头像银元,俗称孙头;蒋介石头像的银元,俗称蒋头。军阀混战,封建割据,各地自制货币,湖北官钱局制有台票,本县商务会制有流通券,各商户自制号票,引起币制混乱,流通不畅的。纸币如清顺治发行有“顺治定钞”,1853年咸丰时发行“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台票为光绪二十三年发行,因为藩台衙门发行,故称为“台票”或“官票”,后于1926年停止使用。
  1935年,南京国民ZF为统一币制,颁布紧急法令,发行纸币“钞票”,实行“法币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严禁银元流通,强制收购白银,对于统一全国币制,发展经济,支持抗日战争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为了贯通金融网络,1940年湖北省银行在武陵设立办事处,并辅导成立县合作金库。1943年,银行正式成立,是为本县第一家国营金融机构,先后开办了农业,工商等信贷业务。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ZF为支持庞大内战经费,滥发纸币,不断地改换币值,增大票面,先后发行“关金券”“金元券”,票面从1万元到300万元。货币发行量较抗战前增加47万倍。造成物价暴涨,法币贬值直到崩溃。1947年,本县市场已不再使用法币,实行以物换物,以本地自纺之棉线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
  1949年5月,解放,6月,接收了原县银行的一切财产,金库和留用人员。发行中州币,以取代法币。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武陵支行成立,中州币停止流通,为人民币所取代。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951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支公司成立。1952年成立城乡信用合作社。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1956年,发行新人民币,3月,县支行设立兑换点,全部换回原发行的人民币,即旧人民币。1958年,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银行扶持创办了农机修配厂,林业药材土特产等场,为县办工业和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奠定了基础。1959年,实行财贸体制改革,银行营业所划归公社所有,次年重新划归银行,清算“三清”损失达232万元。1962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金融工作才重新走上正规,后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金融工作受到干扰,把正常的制度视为“管卡压”,资金管理松弛,信贷混乱,挤占挪用工商信贷资金达163.97万元,沉淀资金达336.3万元。但依然发展扶持兴办了机械电力建材煤炭食品加工业,促进了县办工业的发展。
  1965年6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支行。1983年9月27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支行。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
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
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
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
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
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5  画册子
武陵旧事之16  特价书
武陵旧事之17    武衙门 
武陵旧事之18  土车站
武陵旧事之19  读书室
武陵旧事之20  菜店
武陵旧事之21   广播站 
武陵旧事之22  户房 
武陵旧事之23  药王庙 
武陵旧事之24  罪恶值
武陵旧事之25  护城堤 
武陵旧事之26  邓家巷子 
武陵旧事之27  自来水
武陵旧事之28  医校  
武陵旧事之29  卫生局 
武陵旧事之30  第二楼
武陵旧事之31  豆腐社
武陵旧事之32  三岔口 
武陵旧事之33  南较场 
武陵旧事之34  苹果园  
武陵旧事之35  灯光球场 
武陵旧事之36  竹林边  
武陵旧事之37  汽车队 
武陵旧事之38  文化馆
武陵旧事之39  戏台  
武陵旧事之40  薪传
武陵旧事之41  交通局
武陵旧事之42  汽车站
武陵旧事之43  丁字街
武陵旧事之44  南门外
武陵旧事之45  大礼堂
武陵旧事之46  山二黄  
武陵旧事之47  建筑队
武陵旧事之48  孙世武
武陵旧事之49  三元寺 
武陵旧事之50  县医院 
武陵旧事之51  观音阁
武陵旧事之52  电教队 
武陵旧事之53  人民银行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