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礼堂  武陵旧事之45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大礼堂  武陵旧事之45

大礼堂  武陵旧事之45
  
  南门外东侧城墙,在1954年被拆除,用于修建大礼堂。它占地面积几乎以旧城墙为中心,一半在城外,一半在城内,当然,南城门保存如旧的。但在七零年代,我儿时的记忆里,这儿早已没有了城门,那是1968年拆除的,城门处留下一条巷子,狭窄深长,那是旧城墙的遗迹吧,或者是旧城墙边,由此可入大礼堂锅炉房。
  大礼堂的正门似乎在南关街正中处,那也算是它的中轴七,西侧有餐厅兼会议厅及伙房,东侧为菜园及戏剧堂。但后来在南门外又开了一道门,那儿也是一道大门。在武陵人的心目中,正门与大门是两个概念的。正门,建筑物正中的门,大门,建筑物通向外面的最大的门。换一句话说,正门一家是大门,但大门不一定是正门。大礼堂基本上包括了旧城墙南门以东部分,正中开的那道门,自然是正门了。后来在南门外开的门,却也是一道大门,但非正中,所以,我们称呼它为大门的。
  旧南门南关街拐角处,一片平房,正中一道大门,过走道,见一院落,西侧为锅炉房,似乎是烧水供暖之用,北侧一排平房,招待客人所住房间,于是,这儿又称呼为招待所的。东侧宽敞场地,见礼堂一座。绕过礼堂,又是一片宽敞空地,这儿正南方是正门,可由寺关街入此。空地正东侧,矗立着一栋高大威武楼房,那就戏剧院了。院北一片树林,有一井,四围都菜园,外侧一圈子是砖块青石砌就的围墙。这就是大礼堂。它有三个名字,大礼堂,大会堂,招待所。细细说来,其实三个名称各有来历的。1954年拆除城墙时,建设的是大礼堂,砖木结构,木屋架,长方形,建筑面积829.38平方米,水泥地面,堂内净跨18米,容纳1000人的座位。那也是武陵解放后第一个固定建筑专班,“土木建筑工会”的成果,当时有土木工匠25人加入,但从业于此却达137人之多。当时他们建筑设计能力,不能按照图纸施工的,成立于1950年的县第一建筑公司,孟家齐师傅,用土法设计出第一张建筑施工图纸,为第一个有图施工的建筑物,那就是大礼堂。
  大礼堂,指举行盛大典礼或大型集会用的大厅。那它就是指南大街正门进入时,位于西侧的那个能够集中1000人的楼房,孟家齐师傅设计的,武陵第一个用图纸的建筑物了。参加大礼堂集会的人,还要食宿活动,娱乐游戏,散步消闲,晨昏之余的时光,得打发掉的。比如说,1954年6月份22至24日,210位参加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集中于此,他们参与制定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实施纲要(草案)》,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宣传《兵役法》。就是在这儿,代表们决议,民主ZF改称人民ZF。也是在这年冬天,义务兵役制的128名青年应征入伍了。1955年10月1日,也是在这儿,召开了首次农业互助合作成果展览会。12月26至31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此举行,到会代表250人,选举产生了首届人民委员会,会议决议,人民ZF改称人民委员会。好了,不再一一列举,以后历届历次人民代表大会均在此举行,于是,大会堂的名称应运而生。人们由小建筑称呼这片建筑物而以它的功用代称之。
  1976年,锅炉房处,那条小通道消失了,大门进屋处那排平房不见了。建成1号服务大楼。混合结构,3层楼房,水泥及水磨石地平。1983年,建成2号服务大楼,4层混合楼房,那是位于南关楼临街一侧的。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又以招待所称呼它,不仅仅用大会堂了。当然,年老的一辈子人,依然用大礼堂这个名字。
  那是他们缅怀一个时代情怀吧?
  如今的大会堂一分为二,基本以大礼堂楼房为界,西侧保持招待所旧貌,现名为宾馆,界限处一街直通东门街,名之为步行街。步行街如“h”字形,之东侧如弯形那笔,自中部折而通向北,形成两条通道插入东门街的。步行街之东,旧有财政局,1984年财税分家之时,财政局迁址于此,位置在临近东门街一侧,旧为大礼堂菜园子;卫生局,与财政局两两相背,财政局大门开在东门街,卫生局则开门于南关街,只是没有大门,只是狭窄深长的一条道子,曲里拐弯通向里面。直到步行街建设成,始开正门于步行街之拐弯那一笔处,与地税局相邻了。这时候财政局的大门自然早已改到步行街一侧,于是,财政局,地税局,卫生局三局并列,面向西方了。不几天,财政局又迁址于步行街之正中,直笔与拐弯之笔的中间部位,新建大楼一栋,变成站立于卫生局地税局的前面,似乎在引领着这两个局前行的模样。
  未几,卫生局再次迁址于西关桥之南,地税局也迁址了,在卫生局的更南方,烧田坝大道西侧,再次与卫生局并列,正门朝东方了。只留下财政局矗立在步行街那个“h”字口子间,紧紧地夹着,让它不得动弹啊。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
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
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
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
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
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5  画册子
武陵旧事之16  特价书
武陵旧事之17    武衙门 
武陵旧事之18  土车站
武陵旧事之19  读书室
武陵旧事之20  菜店
武陵旧事之21   广播站 
武陵旧事之22  户房 
武陵旧事之23  药王庙 
武陵旧事之24  罪恶值
武陵旧事之25  护城堤 
武陵旧事之26  邓家巷子 
武陵旧事之27  自来水
武陵旧事之28  医校  
武陵旧事之29  卫生局 
武陵旧事之30  第二楼
武陵旧事之31  豆腐社
武陵旧事之32  三岔口 
武陵旧事之33  南较场 
武陵旧事之34  苹果园  
武陵旧事之35  灯光球场 
武陵旧事之36  竹林边  
武陵旧事之37  汽车队 
武陵旧事之38  文化馆
武陵旧事之39  戏台  
武陵旧事之40  薪传
武陵旧事之41  交通局
武陵旧事之42  汽车站
武陵旧事之43  丁字街
武陵旧事之44  南门外
武陵旧事之45  大礼堂  
  
  
  
  

1.jpg


2.jpg


3.jpg


4.jpg

附件: 3 [时间:2011-9-6 20: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