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4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4
  
  
  那个黄昏似乎有点暗,或者是微雨飘飞的日子,天气阴沉沉地,父亲远在深山老林财税所上班,母亲在小队菜地里做活。缩在堂屋里无处可去的我,悄悄地走进窗户,缝纫机摆在卧室靠近窗户边。那是家里刚刚购买回来的,当时很少的家里有这个大件物品,“三转一响带咔喳”成为富裕的标志,手表指针,自行车,缝纫机的转动,收音机播放声,照相机的拍照声,整整振动了一带人幼小心灵吧。如果谁家全部具备,那一家是当地首富了。我们家,好象是第一个购置这个东西吧。因为记得很多人户家妇女来向母亲学习缝纫机技术的,其中坐在旁边不声不响,还有一个我。
  黄昏的阳光灰蒙蒙的撒下来,我的脚踩动着脚踏板,来回摆动时手上自然把那块红布伸进针孔处。来回绕着折叠的布块,在两边轻快的走动的针线,让我恍恍惚惚起来。似乎是我在缝纫机上做了什么,似乎那不是,只是别人在带动着我的脑指挥我的手与脚。皱巴巴满是折叠斜纹,一串针脚紧紧束缚着,让它们无法伸展开来。那是我的第一个书包,丑陋,难看,不仅仅如此,它还被扎上一根带子,书包怎么能没有背在身上的带子呢。带子似乎是蓝色的布条,宽大,轻柔,松软,东倒西歪的算是钉在包口处。然后,背起书包,一个人去学校了。很多年后,当读到魏巍的作品,出现在课本上迷迷糊糊上学的情景时,同样的感觉到涌上心头,原来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这样啊。
  几年后,当我走近东方红服装厂时,见到那些精致美观的服装,忽然想起曾经做过的书包来,那个仅仅存在半天就拆散的红布蓝条。菜队里大人口中笑谈而孩子们羡慕的目光注视,让我脸红羞愧而又骄傲自满,那种矛盾矜持的心理,伴随着度过一段长长的时光。
  这种心理,让我走进它。
  东方红服装厂,是一家大集体企业,属于城关镇所有,位置处于小十字街南侧,饮食服务公司隔街相望处,就是今天的移动电话服务中心店面。武陵建国前以土布为主,白色,染色后加工成衣,数量稀少缘故,自1953年到1983年一直是用布票购买的。仅有的几家裁缝世家开设裁缝铺,到1919年,才有人购置回第一架缝纫机,那是武陵镇沈少康杨月阁,解放时仅仅10余部的。建国后,3名人体裁缝组合了缝纫小组,群益群英荣幸红星四家街道缝纫组。1956年合并组建荣幸群益两个缝纫社,它就是东方红服装厂的前身了,这时缝纫机40余职工80余人了。
  1969年,东方红服装厂坚持“前店后厂”,职工自带缝纫机20余部,具备锁边机两台。1977年出现了电动高速平缝取代脚踏缝纫机了,实行工序分开车间流水作业。用一个数据说话吧:1950年的武陵销售汗衫背心是空白,棉毛衬裤空白,卫生衬裤4条,1978年则是前者623件,后者分别是209条,101条。
  就是这时候,我走进了东方红服装厂。
  一排平房,青砖黑瓦,是旧式铺面改建的。听说,解放前属于陶家房产,陶家临街有五家铺面的。缝纫社时,最早建设时办在这儿,几年后,搬家到北门街对面街面简易楼房内。那时规模小,人员少,也不算费事。大概五零年代末期,又搬家回老地方,大跃进时期的事了。也是缝纫社发展的高峰期。据说,武陵镇内几乎有缝纫机的妇女,都集中于此,自带缝纫机上班的。她们还带动了中峰汇湾等七个区组建了缝纫社。
  1980年,东方红服装厂产值达81万元,年产服装6.6万套。1981年5月,组建北大街工艺服装厂投产,1983年到1985年,女西装套装裙,套装,中山服,军干服,女春装,女衬衣,茄克衫获省优质新产品三等到奖;燕套裙,挤花西装获省创新优质二等到奖;男女夏装获郧阳地区优质产品一等奖。1983年1984年连续被评为全省二轻行业先进企业。1985年获省服装鞋帽公司奖,产品进入全省前八名。
  这时的东方红服装厂,早已不在小十字街道处,胡记服装店,一个很小的门面,挤在一边营业。
  老板的儿子胡宗兵,是我的同班同学,常常坐在铺面内与他父亲闲聊,很有一种“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滋味。胡宗兵后来成为县医院麻醉师,很多年没联络他了。不知他还在县医院吗?是不是早已走出武陵镇,成为大城市的定居户了。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
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
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
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
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
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