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家来聊聊中国的人类学或民俗学影片

大家来聊聊中国的人类学或民俗学影片

先推荐几部

《最后的山神》是一部记录片,它记录了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生活,它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以自然万物为神灵,日月水火,山林草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

或许,这部记录片表面上只是记录了他们夫妇的生活,但是从中却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没落,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正在接受各种潮流,各种文化的冲击。总会有一些东西被这种冲击所淡化。人类在变化,最重要的就是人们思想的变化。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正在走向没落,被那些所谓先进的;文明的东西不断的销蚀,会跳萨满舞的也只剩下那么几个老辈的人了。而不同代的人对森林的感情也在变化,新一代的人们对森林早已不再有那种神秘的崇拜,森林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片森林。早已没有了他们的神灵;他们的崇拜。他们不在认为生活的美好是神灵的赐予,更不会在去向他们的老一辈那样,在一棵树上刻出一副神的面孔而去顶礼膜拜。

其中有一个情节很令人伤感,一棵刻有神灵画像的树被砍伐了,他心情很沉重的独自坐在树桩旁边。好久都没有再去森林里狩猎。这应该是他们心中的最朴素的原始意识,他的信仰被动摇。他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呢?

民族的变迁,世事的更改。一种潜在的文明在世界各种大潮的冲击中的消失。

本记录片在人物塑造上,着重塑造了孟金福的言行及形象意识。刻画了这位鄂伦春族游猎者,突出了他的纯朴、善良、忠诚等等。营造了那种原始气息,表现了他那与世隔绝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生存方式。

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层层展开描绘,结构严谨叙事清晰情节真实感人,无不表现了孟金福那种朴实的特性。

该片最突出的就是对动作细节的运用。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必然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他把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是神来崇拜。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如果打猎有所收获,他也会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他往山神嘴里塞食物。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很多传统折射出了鄂伦春人的心灵。比如: 孟金福老人的猎枪老了,老的很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他在打猎中坚持不用套锁和夹子打猎,说明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品质;他捕鱼时用大眼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的善良;当它割树皮时不伤树干,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物件细节比如:马尾上的红布带、猎枪上的红布、松树上雕刻的山神像等等,反映了原始的宗教崇拜。捕鱼前女人用来打男人的柳条,表明了鄂伦春人独特的风俗和情感表达方式。刮胡子的匕首、跳绳用的萨满鼓,都是老萨满古朴遗风的物化象征。

不少镜头还把太阳包含在画面中形成眩光的效果。运用这种手法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体现山神在孟金福心中权威神圣的地位。好象摄影师根据主人公所处的不同情景,所拥有的不同心情,相应对“逆光”这一技法作出了恰当且出色的变化。金黄的色调,巨大的太阳,舞动的剪影。在黄昏下表演萨满跳神这一段落中,摄影师利用夕阳特有的方向和色温,借着最后一次萨满跳神暗示神灵的远去,更渗透着鄂伦春人对民族没落的无奈与悲凉。一棵雕有山神的大树被砍伐了,摄影师把孟金福“有一种自己被砍伐了的感觉”体现为大面积沉重的低调,孟金福夫妇坐在山坡上,两个人沉重的剪影贴在低暗的天空上。从天空透出的那一丝光线便是逆光的光源,似乎山神的光已经不能普照在他们的身上。主人公的失落感尽在不言中。 可以说这些细节都是非常精彩的。

定居以后鄂伦春人已经不再在正月十五祭月神了,而孟金福却执着地坚守一贯的传统,深信此时月亮神仍然在天上望着人们。微弱的月光,撒在孟金福的胳膊上形成隐约的轮廓,低调的逆光运用,正是大量的细节丢失和黑暗中微光的点缀,使画面弥漫着一种原始却神秘的宗教色彩。

还有就是孟金福妻子在住处煮食所产生的烟,一方面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煮食这个细节,另一方面利用烟的大气透视效果把从顶上照进来的太阳光显现出来,这样或许是在暗示住处的简陋,从而体现孟金福夫妇执着的信仰,又好象是在暗示神明在他们头顶守护。语言方面来看,解说词中的一句话“在孟金福(老一辈)的眼里,山林是有灵魂的;而在郭保林(年轻人)的眼里,山林就是山林。”这些细节的对比,反映出两代人的巨大差异。这一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社会里,上下两代人思想的巨大差异。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让世界上的人们一代与另一代之间产生了巨大隔阂。

可以说《最后的山神》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首先它的真实性就是历史地再现,这种情况对我们世人来说,可以反思某些现代人薄弱的优越意识,人们不能只顾往前走,应该不时的回望一下。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它还揭示了民族的变迁的本质是思想的变迁,这里不仅仅是族人生活方式得变化,一种没落的东西正在被更新,人的思想在正在积极的演变。一种文化在世界各种大潮的冲击中的消失。

                                                                            文字来源:百度知道

TOP

片子中“鄂伦春最后一个萨满”的说法不甚客观。

TOP

《八廓南街16号》
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这个居委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从治安管理到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问题,从人口管理到商业摊点整治,从解决居民纠纷到文化扫盲,居委会的权利和事务是极其具体而且琐碎的。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TOP

《神鹿啊神鹿》
在东北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生存着这样一个民族——驯鹿鄂温克。他们是中国唯一的驯养驯鹿的民族。柳芭是一位驯鹿鄂温克姑娘,十八岁的时候,她考入了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油画。毕业后,学校把她分配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月薪和待遇都很不错。在人们眼中,她是妈妈的骄傲,是驯鹿鄂温克人的骄傲。然而城市生活却疯狂的折磨着柳芭的心灵与神经,长久以来离家的孤独感终于迸发出来,她向单位申请了停薪留职,回到了家人的身边,回到家中那些驯鹿的身边。看到家人对自己的归来难掩不解与失望,柳芭说:在城市中,总觉得自己是少数民族,是异类,觉得格外的孤独,所以开始酗酒来自我排解,现在回到家了,本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哪知道一切都变了……

TOP

《最后的马帮》
导演: 郝跃骏

上映年度: 2001
语言: 普通话/国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滇西北的高山峡谷,静静地流淌着一条发源于西藏,流经中国、缅甸和印度,被称为独龙江的大河,这个大河流域有一狭长而极为偏僻、封闭的区域。每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六月,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隔绝了这里除了通讯联络外与外界的一切往来。这就是被称为“死亡河谷”的独龙江峡谷。
  在这个“死亡河谷”里,居住着四千多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的独龙族。千百年来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们自有一套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并从其中获取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生产及生存方式。
  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靠最多时有五百多匹骡马,“性质”为国营的“国家马帮”,每年运送600吨左右的粮食和其它生产、生活物资进入独龙江流域,以救济独龙族兄弟。
  每年的六月,大雪刚刚解冻,由“国家马帮”和从西藏察瓦洛远道而来的马帮组成的壮观的运粮队伍就开始出发了。一个月后,马帮开始进入雨季,这是马帮运输最为残酷和艰难的季节,也是马帮大量生病或苦累死亡的季节,直到十二月,大雪把驿道完全封死后,马帮才可以得到修整。每年平均都有80匹极副耐力的高原山地马活活累死在这条须行走六天的山“路”驿道上……。
  1997年4月,随着一声声轰鸣,沉寂了数千年的高山原始植被和珍贵树种被一颗颗放倒,从未露出过的石头被炸药爆破的巨大威力掀起,不停地朝着山下马帮驿道上行走的马队和行人飞落下去……
  望着一天天向前延伸的公路,马帮人看着一匹匹为他累得吐血的马,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马帮,曾经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生活的所有部分……
  一首赶马人唱了好几代的山歌又在峡谷中响起,可人们正忙于按上级要求,“在本世纪结束前,结束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有公路的历史”,不停地开山放炮,没有人还有功夫倾听这歌声的述说……
  制作人用半年时间跟踪这支“国家马帮”,从雨季到冬季前的艰苦经历:纪录了在公路开通之前,在这个特殊地区赶马人普通、感人却鲜为人知的生活;包括怎样为抢运粮食而被大雪围困等等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是一部对“正在消逝着的历史”的一段真实的影像纪录。由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和云南红塔影视中心联合拍摄,全片共四部,每部 40 分钟。共160分钟。
  后记:
  1999年9月,中国交通部的重点扶贫项目,由贡山通向独龙江的公路全线开通,并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当年年底,组建了四十年,一直由贡山县交通局管理的这支国营马帮被正式解散,所剩的最后一百五十多匹骡马全部被拍卖。那支最后的国家马帮,永远地留在了本片的影像画面上……
  第一部《翻越高黎贡山
  第二部《倒霉的雨季》
  第三部《提前到来的大雪》
  第四部《冲出死亡围困》
  本片曾获:
  德国“格廷根 '2000国际民族学电影节”
  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01
  荷兰“影像中的影像”影视人类学电影节'2002(BEELD VOOR BEELD)
  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纪录片最佳摄影奖
  第8届“骏马奖”纪录片一等奖、最佳摄影奖
  第6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二等奖、最佳录音奖
  第6届“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即社会类评委特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提名、最佳创意奖提名

TOP

《茶马古道-德拉姆》

导演: 田壮壮
上映年度: 2004
语言: 中文方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剧情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马帮就像今日的汽车,在山路中将背上的货物运往各地。”茶马古道”因此而得名。
  
  本纪录片的拍摄重点将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它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平均海拔为二千五百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而且山巅终年积雪。因为南北山势,亚热带的季候风可以进入峡谷中。这里形成的独特自然气候,森林、水资源极大丰富,由亚洲的动、植物博物馆之称。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已居住了上百年近千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这个神奇的地区被人称之为“香格里拉”。而我们要拍摄的“茶马古道”在这个神奇的地方穿行。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内的原著民族便是我们要拍摄的主人翁。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
拍摄者的毅力与影片强烈的人文情怀是《茶马古道-德拉姆》的动人之处。这是田壮壮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被电影界盛赞为田壮壮一贯艺术电影路线的延续,拍摄队伍沿怒江而上,一路上风餐露宿,饮江水、沐天浴,随马帮徒步至察瓦龙,其中屡厉惊险,堪称“用生命换来”的纪录片,《德拉姆》同时还是我国第一部高清电影,影片中山川景色无疑被拍的格外秀美。《德拉姆》的剧情是由马帮的古道之行与沿途见闻交织而成的,影片真实展现怒江流域的美丽、壮观、淳朴和贫穷,茶马古道如同生命的骨架,沿途平凡居民的生活就是血与肉,交织在一起就是幅完整的生命画卷。

TOP

之前师兄推荐的两部电影《电哪吒》《阵头》,虽不是专门的民俗学影片,但也展演了在台湾人人熟知的的庙会民俗,并且整个影片对传统阵头文化在当下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的命运是有独到思考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