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综述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2)(5)综述
一会场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共有六场,而第二场和第五场都很具代表性。第二场主要在谈民俗学的学科发展,第五场则集中在民间文学的故事、传说、谚语等方面。
王京老师的《日本民俗学与中国——1939 年的变化》、张志娟师姐的《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和吴裕成老师的《 “希望为祖国民俗学事业的推进而努力”——钟敬文先生倡导报纸开设地方风土民俗版面》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刊物来透视整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王老师以日本民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杂志《民间传承》、《旅行与传说》等为材料,将20世纪 3、40 年代日本民俗学与中国的关系进行量化,揭示出以1939 年为界,这一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的事实。并挖掘相关资料,联系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关与的状况,剖析日本民俗学内部存在的动向,力图客观而全面地理解这一变化所具有的意义。娟子姐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介绍了辅仁大学成立了人类学博物馆,到创办刊物《民俗学志》,登载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设立民俗学课程、研讨班,宣传动员,实地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来探索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研究的特色。吴老师总结了几次与钟先生见面谈话的感想,指出钟先生历来重视举办民俗学刊物作为学科阵地,并且亲历亲为倡导报纸出版风土民俗版面,希望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能够承担起对于民俗学发展的一份社会责任,既做搜集记录的工作,又做普及大众的工作,以使民俗学研究再增一个渠道,实现取之于民众,回馈于民众的良性互动。
黄清喜师兄的《民俗学学科建设未来之门——以石邮傩日本调查为例》一文指出:民俗学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现代学科,要完成其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应注重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文中介绍了蕨座数码艺术加工厂自主研发的三次元技术对日本传统艺能的记录、保存、保护、继承、研发和弘扬做出的贡献,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在学科建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方面打开民俗学的未来之门。赵晓寰老师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民俗研究概貌》介绍了两个殖民地国家民俗学的研究概况,指出二战之前的澳新两国的民俗学基本上在西方文化优越论下对他文化所进行的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本质上是殖民主义的,具有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而这种现象随着澳新两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国家认同的强化有所改观。
第二场的最后一篇黄佶老师的《龙、凤的外文译法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第五场梁家胜老师的第一篇《方言:民间叙事的表现范式》都是在讲语言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黄老师以“龙”、“凤”两个词的错误翻译为例,强调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不准确的翻译难以精准的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导致跨文化传播难以顺利进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梁老师认为理解和研究民间叙事,关键是理解和研究各地民间叙事的话语形式。民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方言,民间叙事的呈现方式和表现范式是处于“发音”状态的“方言”。对于民间叙事而言,方言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或载体,是方言构建了民间叙事本身及其文化场域并凸显了民间叙事的生活属性。在民间场域和生活情境中考量和研究民间叙事,首要的是熟悉并理解当地的方言和文化传统。
张静老师的《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主要从宗教信仰、道教典籍,口头传统三个方面介绍了黄陂木兰传说与道教的紧密关系。郭重孟同学的《人与蛇之间首属关系的探析》强调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下,人与蛇之间并非单纯的自然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人与人之间最初形成的颇具亲属意味的首属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与蛇之间的生物习性研究,通过对神话传说与汉画像中人面蛇身形象的解读,进而阐释蛇作为具象形态在原始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表征内涵。
个人能力有限只能总结成这样了,欢迎大家前来补充、指正。
[ 本帖最后由 张志娟 于 2013-11-25 03: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