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沧州木板大鼓能说唱者不过六七位 还能走多远?

沧州木板大鼓能说唱者不过六七位 还能走多远?

中新网 2012年01月18日 15:37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渐渐远去。目前,能够说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艺人不过六七位,最小的也已经年近60岁……慢下来,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是一位沧州人,慢下来后观照内心,就会喜欢上那木板大鼓的乡音土语。听木板,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

  人生在世甜甜甜

  劳动生产年年年

  勤俭持家有有有

  坐吃等穿难难难

  家有美妻乐乐乐

  满堂儿女欢欢欢

  ……

  浓重的地方语音,质朴粗犷的唱法,从容迟涩的行腔,拙朴苍劲的鼓板,醇厚的乡土气息,实实在在的原生态,“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这,就是与家乡人不隔语、不隔心的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进入兴盛时期,后逐渐衰败。沧州木板大鼓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特别吸引人。

  欣赏木板大鼓,得先让自己心态沉静,这样才能更好咂摸、品味,才能增加几分感动,当半盲艺人悲歌《老来难》时,定会泪流满面……我觉得,“慢”是木板大鼓真正的魅力。木板艺人徐缓忘我的叙说疾苦,念叨亘古不变的人生轨迹时,鼓板三弦清幽达观,当一个“弯儿”音陡起,千年芝麻万年糠秕,听者与说者的灵魂随着音调上扬下降、缠绕撕扯,进而共鸣升华。

  木板的世界、木板的江湖,与“快”没有缘分。去年9月,我去拜访健在的辈分最高的木板艺人唐贵峰时,半盲的他那时每天起床后,摸索近两个小时到另外一个残疾人家中帮忙剥玉米皮,他觉得很幸福,只是“气力不够,唱大鼓唱不好了……”他觉得,唱木板的最大乐趣在于慢慢找乐子。

  体现沧州风情的木板,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不一样的人格、不一样的精神、不一样的风骨、不一样的血脉……然而,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渐渐远去。目前,能够说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艺人不过六七位,最小的也已经年近60岁。虽然木板大鼓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艺人们依旧担忧,“等我们这拨人没了,这木板还能不能唱下去?”

  是呀,当“慢”成为奢侈品的今天,我们能自觉放慢脚步去听一段木板吗,能自觉欣赏周围的风景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自觉”决定着沧州木板大鼓能够走多远。如果,我们一味急功近利,一味浮躁,难免心灵蒙上尘土……

  “慢生活”的倡导者卡尔说:“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自信的心态。“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如果人生是一辆车,那么懂得车子快起来后放慢速度的司机,才能愉快完成漫长的旅程,欣赏到沿途美丽的风景。而国内也有专家指出,“慢生活应该成为当今中国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哲学与心态。”

  慢下来,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是一位沧州人,慢下来后观照内心,就会喜欢上那木板大鼓的乡音土语。听木板,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

TOP

沧州木板大鼓巡演河北沧县

中新网 011年01月25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


  刘银河在为小学生传授木板大鼓。


  老艺人在村里进行“古韵书场”巡演。



  今年冬天,河北省沧县纸房头乡高家屯村的刘凤鸣格外忙。这位沧州木板大鼓的传承人,正忙着在沧县各村间巡演,同时向小学生们传授木板大鼓传统技艺。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其鼓书脱胎于民间传说,目前留下了100多个曲艺小段和《大小五义》、《呼杨合兵》等10多部长篇。沧州木板大鼓的吐字行腔采用沧州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尤其是大悲调,抑扬顿挫、凄婉高亢,“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

  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5月30日,在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刘凤鸣和王银杰以一曲《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斩获最高奖罗浮金奖。

  然而,这朵扎根于民间的曲艺奇葩却一度濒临凋谢。在发源地河北沧县,能够说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艺人不过六七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已经56岁,65岁的刘凤鸣甚至还是“壮劳力”。为了拯救沧州木板大鼓,当地文化部门专门成立了小组,举办过几次培训班,并组织艺人对部分唱段进行了录音录像整理。同时,沧县还组织了“古韵书场”巡回演出,展示木板大鼓独特魅力。

  如今,刘凤鸣和刘银河等一批老艺人就随着“古韵书场”到各村巡回演出。他们白天向有兴趣的小学生教习木板大鼓的传统技艺,晚上就操起木板和鼓楗,给村民们来上一段。“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唤起大家对木板大鼓的兴趣。等我们这拨人没了,这木板还能再唱下去!”刘凤鸣说。

  彭 波 苑立伟摄影报道

TOP

山东非遗阳信木板大鼓:填补无电视机时的娱乐空白

中新网   2010年08月11日 14:26 来源:大众日报



  “东北风一刮,雪花飘。大年三十来到了,人人都准备着把年过,家家户户蒸年糕……”这段《偷年糕》由木板大鼓传承人王秀兰唱下来,赢得在场观众一阵叫好。这是近日在阳信县举办的“消夏文艺晚会”现场上的一幕。

  得知我们要采访,木板大鼓滨州市传承人王秀兰、王秀芳姐妹满脸喜悦。“提起木板大鼓这手艺活,那辛酸多了去了!”王秀兰姐妹打开话匣子,尘封的曲艺往事像电影一样浮现出来。

  火红的五六十年代鼓声阵阵演出若明星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其渊源及创始者,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显示,木板大鼓在清代乾隆时期即已形成。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该曲目在阳信的传承代表人是李荣德。

  李荣德祖籍河北福成,后迁至阳信县温店镇庆云赵村落户。受家庭熏陶,李荣德自小爱好曲艺,七岁登台演出,后拜老艺人左金魁为师学唱西河大鼓。

  上世纪五十年代,李荣德在原来河北一带“和老峰”调的基础上,结合西河大鼓的韵调,经过长期摸索,反复说唱,加入两块木板做伴奏乐器,逐步形成独特新颖的木板书演唱形式。以不用或少用伴奏人员、机动灵活、行动方便为依托,形成木板清脆响亮,曲调婉转悠扬的说唱特色,此曲一出,在阳信县深受群众喜爱。李荣德的木板书刚柔相济、腔正韵圆,板鼓说唱完美结合,人物故事紧凑感人,逐步被大家普遍接受和喜爱。

  随着演出实践和不断创新,李荣德搜集创作出的部分曲目,如《呼家将》、《刘公案》、《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等许多根据历史题材及长篇小说改编而来的节目渐渐被推上舞台。据其子李希海回忆,当时由李荣德演唱的木板大鼓《一盆葚子》、《送鸡蛋》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段子,在参加惠民地区(现为滨州市)文艺节目汇演中,均获一等奖。“那个年代,每次出场演出都得提前邀请,和现在的明星差不多。”

  演艺事业红红火火步入六十年代,在农村群众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的环境下,木板大鼓一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开心锁”。李希海说,父亲讲到精彩处,掌声和笑声连成一片。木板“梆”的一声,能让好听书的乡亲心痒痒上好一阵子。李希海说,李荣德于1980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至此,阳信木板大鼓借鉴其他曲艺之长,终脱颖而出。

  李王联姻成就木板大鼓最辉煌

  木板大鼓吸引不少爱好者广为学唱,填补了没有电视机时代的娱乐空白。

  王秀兰的父亲王振连是阳信县洋湖乡洋湖村的农民,擅长西河大鼓,耳濡目染,王秀兰五兄妹从小都对西河大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王秀兰。虽然那个年代讲究艺术传男不传女,而王秀兰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所以王家的三姊妹都曾有机会随父学习。1982 年,19岁的王秀兰高中毕业后便正式跟着父亲学习说唱西河大鼓。

  1985 年王秀兰与李希海结婚,嫁到李家后,王秀兰更是如鱼得水,与丈夫一唱一弹,再加上公公李荣德的精心培养,木板大鼓说唱技艺突飞猛进。那几年,也是王秀兰一家人演出最多、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夫妻二人常受邀到外地演出,淄博、潍坊、烟台都曾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一年的时间,只有在麦收、秋收时才回家呆几天,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各处演出,每到一处,方圆数公里的群众都赶去看他们的表演。有一次受邀到一个村里演出,正赶上有户人家雇了电影,起先王秀兰还担心演出会受到影响,结果放电影的地方跑没了人,都赶来听他们说书了。演出市场的红火,人手不够,王秀兰婆家、娘家的人就分成几伙,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一年在滨城区里则镇的一个村里演出,到了饭点,老百姓都抢着管饭!”提到以前,王秀兰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自豪,“ 没有舞台,就站在拖拉机车斗上演,有的乡亲赶十多公里路来听书。”

  除了表演《呼杨合兵》、《杨家将》等传统曲目,为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王秀兰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己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段子。“当时在计划生育宣传活动中编排了《 要儿子》、《回娘家》,后来又写了《夸女婿》等曲目。”

  在多年的艺术表演中,王秀兰获得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在全国闻名的胡集书会上,王秀兰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员;在市县文艺汇演上,她获得的“创作奖”、“表演奖”更多。由于在表演方面突出,王秀兰先后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接收为会员,被滨州市曲艺家协会接纳为理事。

  寂寞的九十年代大鼓情结剪不断理还乱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农村百姓家,人们很快就迷上了足不出户看节目的电视。随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到九十年代,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视机,木板大鼓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发生了,像木板大鼓一样很多曲艺开始变得冷清起来。之前都是村委会或者其他部门邀请我们去表演,现在迫于生计要自己去联系各个部门,来争取演出机会。”王秀兰说,不仅是阳信当地的演出少了,其他地方邀请演出的也骤减。

  让王秀兰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和丈夫去高青县木里乡,那时他们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两个人一天骑了近 30公里路,转了七八个村子,却没争取到一个表演机会,一次次被拒绝几乎让王秀兰彻底泄气。

  面对现实,王秀兰一家犯了愁,以前靠曲艺演唱能混口饭吃,演出少了自然赚不了钱。“当时一家人都很难过,是继续演唱,还是丢下手艺,和其他乡亲一样种地。”王秀兰说,一家人商议过很多回,不得已,全家人开始下地种田,在偶尔接到演出机会时,就去说唱木板大鼓赚点钱。“学了半辈子的鼓书,想放弃在内心里是很难受的,就像现在下岗一样。”王秀兰说,在保证农田收入的同时,木板大鼓逐步成为久违的韵律。

  改革开放的步伐,带来了彩色电视、通讯、网络等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木板大鼓却进入一个寂寞的“冬眠期”。

  新千年迎来春天代代相传栽培出童子军

  新千年的曙光不仅照亮了农民的小康生活,也带来古老曲艺的“复苏”。“看遍了花红,听遍了流行”,富裕起来的农民,又开始想念旧时的“老味道”。

  这让王秀兰一家又没想到,几近丢下的手艺又开始被乡亲们提起来,家有喜事儿又能被推为“贵宾”。“每年的农闲时节,大伙儿想听曲子的又多了起来。”王秀兰说,虽然现在丈夫做别的工作没时间陪同演出,但她能重新“上岗”,拾起搁在角落里的“家伙事”,唱起久违的韵律,逢年过节开始在附近村庄“巡演”。

  当地政府也迎合群众复苏的曲艺爱好,从政策到资金方面都对老艺人给予帮助,为他们搭台唱戏提供场所,这让王秀兰等艺人很高兴。“许多学校开始邀请我做辅导老师,培养小学生学唱木板大鼓。”王秀兰说,近几年来,她已经培养了不少娃娃,在她看来,孩子中有不少好“苗子”。

  2009年9月27日,阳信木板大鼓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让饱经寂寞的老艺人们如浴春风,这对活跃和传承民间文化十分有益,也让像王秀兰、王秀芳姐妹一样古老曲艺传承人吃下一颗“定心丸”。阳信县还于去年 12月14日成立鼓书院,为16名老艺人安了一个“新家”。

  翟成新  李雅芹  高智国

TOP

关键是还有听的人吗?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重视,落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新春蒲园响起鼓弦声
2012年02月01日 11:09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竹板敲、三弦拉、大鼓响,英雄传奇的故事在白墙黛瓦间缓缓淌起,从正月初二到初八,蒲园管理处请来扬名胡集书会的鼓书艺人白曰华、王秀兰、冯增奎,为滨州市民现场说唱竹板书《薛家将》和西河大鼓《刘公案》。

连续三年的国庆节、春节,蒲园都精选胡集书会上的民间曲艺艺人唱曲说书,渤海大鼓、竹板书、西河大鼓、东路大鼓、评书、山东快书等多种多年不见的曲艺形式端到了市民眼前。春节到蒲园,眼观红灯、耳听老书、步履石板、驻足摄影展,松弛紧绷的弦,舒缓忙碌的心,成为滨州市民的新民俗。

76岁的老市民杨克勤对记者说:“打年轻时候,我就老是听书看戏,早先是在收音机里听,后来在电视上看,现在特别愿意在现场看看。这两天能在家门口这么悠闲地听书,真是一种享受。”老人们围坐在公园木凳上一段接一段地听,结束以后还凑一块议论品评,“特别卖力气”的艺人给他们漫长的冬季带来了温暖。

“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这些滨州人的传统曲艺,都是咱家门口地道的风味。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传承艰难,但其实老百姓很喜欢。节日里来几场曲艺表演,既能让我们的景点活跃起来,又能给老艺人一个跟市民亲近的平台。”蒲园管理处主任沈波对记者说,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蒲园努力让宁静的建筑和活泼的艺术结合起来,突出滨州人的本地味道。

“评书就是艺人的文化产品,俺们打小演习好了本事,就得跟观众说,要不然心里不平衡。”惠民竹板书艺人白曰华说得很幽默。艺人王秀兰介绍,不仅是滨州蒲园,济南蟠龙山、邹平鹤伴山等景区都留下了艺人的鼓声。近年来,在胡集书会的年度推广中,鼓书进城进景区成为越来越红火的现象。

据介绍,一年一度的胡集书会日益成为华北鼓书艺人的联系点和中转站。胡集文化站充分利用民间艺术的人脉,为山东各市的节日庙会联系艺人。而在城区旅游和节日文化日渐红火的今天,原本四散在乡野的鼓书纷纷进城,让城里人也品味到了质朴而厚重的民间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