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要正名的不仅是京剧

要正名的不仅是京剧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23日 13:57 来源:北京晨报

  【题解】名不正则言不顺。

  中国国家京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近期将联合发出一项倡议,呼吁全国各京剧院为京剧正名,将剧院名称中对京剧的英文译法从“Peking Opera”更改为“Jingju”。消息一传出,便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支持者认为是“正本清源”,反对者认为是“折腾”,使得翻译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英语中的Opera原本指代的是西方的歌剧,而歌剧是以歌唱为主,主要靠声音打动听众,就像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形式那样。京剧则与之完全不同。京剧不光有唱腔、念白等声音,还有舞蹈、武打等动作,可谓亦歌亦舞。所以京剧和歌剧在表演形式和艺术特征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原来的翻译并不能准确传递京剧完整的艺术内涵。

  其实,中文英译的词语中需要正名的不仅仅是“京剧”,最典型者当如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龙”字的译法。早有学者指出,把中国“龙”翻译成为“dragon”在语言学上是错误的。在英文中,dragon是邪恶的有翼怪物。但在中国,龙是由九种图腾组成的新图腾,是吉祥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是民族和谐的标志,数千年来,约定俗成,深入人心。对此,有识之士已经提出龙之英译的修改意见,其中已提供了Long、Liong和Loong三种不同的音译方案。

  诚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通译性,很多时候两种文化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等语,这都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但中国古人说:名者实之宾也。唐代的玄奘法师,在其翻译佛经的亲身经历中开创了“五不翻”的原则,体现的乃是玄奘法师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于印度文明的极大尊敬和审慎。同样,对于中文的英译我们也应该抱有这样一种态度才是。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文化主体性和自信心的体现。

  齐义虎(西南科技大学讲师)

  别水/整理

TOP

这个真是个不小的问题,这几天做英语演讲的准备工作,想讲下咱们民俗学的知识,最热的当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众多分类的具体英语名称貌似没有统一的。好多的民俗事象没有一个英语专有词,要是有这样一个目录就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