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家乡的"木屐"

家乡的"木屐"

我的家乡是三袁故里,在那里有一种特制的木屐,是下雨天穿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我家的长辈们说不清,反正以前穷人家下雨的时候,没有现在的雨鞋,也没有钱穿别的什么,就穿上这种木屐,风里来雨里去,在田里摘菜,或到河边洗菜,或是雨下得大的时候,没有别的娱乐,穿上它就可以到别人家串门子,聊天取乐.
    我小的时候,每次回老家,最爱的就是穿上这木屐,在院子里瞎逛,当然也因此而挨了奶奶的不少骂声.穷人家里能有一双木屐,那也是很奢侈的物品,是为了雨天方便干活的,我穿着它满院子的乱跑,挨骂是很自然的.而且,那种木屐虽说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但穷苦人家还是格外爱惜的.爱骂除了是奶奶心疼木屐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木屐的底板上安有四个铁钉,是为了下雨的时候,能防滑的,地里下雨之后,土是非常松软的,铁钉陷在地里,当然就不用担心滑倒.反正我穿着它满院跑的时候,从不曾跌倒.倒是我的奶奶一心疼她的木屐,二心疼她的院子,坚硬的铁钉让院子简直就是"满目疮痍",布满了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天气好的时候,是万不能晒谷子的.我那时候小,根本不知道一双木屐,一院子的土对我那以土为命的奶奶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她非常的"小气",全不能理解我穿上它之后的感觉,那种踩高跷的感觉,有一点刺激,有一种兴奋!
    牛皮做成的背面,脚板是一块木版,然后在木版下安上四个铁钉.非常的简单和简朴,那时的木匠在做它的时候一定是用了非常大的心思的.因为工匠的手艺在穿鞋人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也是值得炫耀的.木屐有大有小,但多数还是为了女子,男人们对它好象是不屑一顾的,雨下得再大,他们也总是光着脚,"吧唧吧唧"地大踏步走着.他们是不会象女子穿上来,走出婀娜的姿态来.但我想他们还是喜欢的,喜欢家里的女子穿上它,下雨也不怕,而且还总能有那么的美妙身姿.虽说是一双小小的木屐,但也可以看出家里人对女子的关爱的.没有木屐的女子,她在家中的宠爱又如何能体现出来?
    时代变了,穿木屐的女子也老了,包括我,我是早没有了穿木屐的心思的,看我穿木屐乱跑就爱骂我的奶奶也远在了天边,而我的女儿也不屑于此,太多的玩具让她有太多的选择!
   木屐慢慢地远离了我的生活,也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一直想给它拍张照片,留作纪念,辗转到我手上的木屐已是一片沧伤,剥落的牛皮无法再象我述说往日主人对它的喜爱!
    不知道三袁兄弟是否也为他们家的妙龄女子做过那么的一双木屐,是否也曾在他们的诗句中留下对它的咏诵?我想应该是有的吧,但我没有见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公安派的风韵,一定会在此处点染笔墨的,那份自然、奇妙以及女性表达的别致,三袁兄弟如已发现,诗文中自当记述的!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