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1年11月:读书汇报

11年11月:读书汇报

看到大家的读书汇报,俺感到十分汗颜。
硬着头皮写好了读书报告,现在贴出来,请大家拍砖,使劲儿拍,狠狠地砸。
谢谢大当家的建议,把错别字儿改了下!按习习哥要求,全文贴出,大家砸吧!

本月阅读书目:

[英]  奈杰尔•巴利(Nigel Barley)著:《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
董晓萍著:《田野民俗志》(第三部分:现代田野作业技术的特殊训练,第四部分:田野作业个案选例——华北四省田野作业报告:1992—2002)
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
周建新著:《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

严格意义上说自己这个月读的书没有纯理论性质的。由于涉及到毕业论文开题前的田野调查选点问题,所以本月所读的书目所围绕的主题就是田野作业。由于在“田野”里耗费了较多的时间,自己的思考则是伴随着有限的阅读和自己“无绪”的田野选点而进行,其中多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次汇报围绕前三本书进行,第四本书不做介绍。
先说奈杰尔•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一下简称《小泥屋笔记》。在以前自己的想象和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关于田野作业的种种景象中,田野作业应当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但读完《小泥屋笔记》则无疑使我清晰的认识到了田野作业的真实景象。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前后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对喀麦隆多瓦悠人进行仪式和信仰调查的经历,以近似于日记的形式和白描的手法真实的记录了自己在田野作业中的种种遭遇。在进入田野之前,作者并没有一种新奇和兴奋的感觉,反而感觉到极度迷茫和愤怒。他对自己即将研究的对象——多瓦悠人带着人类学家既有的观念,即他们是落后和愚昧的。但随着作者进入田野并伴随田野调查的不断深入,作者对多瓦悠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当他尝试融入到他们当中并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时候,作者弄清楚了自己心中对多瓦悠人的诸多疑问。虽然最后作者“差点回不到英国”,但他还是对这次田野调查难以忘怀。
这是一部带有鲜明文学性的民族志作品。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既有人类学者进行田野作业和他们民族志作品的反思。在作品中,作者甚至透露了人类学家田野作业中的许多“潜规则”,比如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为了获取必要的信息或谋求办事的方便,自己采用了贿赂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这在其他民族志作品中是不会出现的。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在于:第一,在整个的田野作业中,我们不应刻意的去为了配合自己的研究而追求结果,而是应当注重田野作业的整个过程。过程中的收获远比单纯的结果更为重要。第二,民族志的写作不应当遵循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应当更为真实和通俗。如果一项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为学界所认可的程度上,那它永远不是最好的研究。第三,在田野过程中,应当学会与调查对象的互动,学会尊重对方,抛弃既有的偏见。

再谈谈《田野民俗志》,虽然前面的理论部分没有看,但是第三部分关于如何展开田野调查介绍对我进行田野调查选点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我看来,在这一部分中,董晓萍教授将整个田野调查过程构架为一项系统工程。从调查前的准备,到调查的展开,调查的技巧和方式,到离开田野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田野资料的整理等方面为我们事无巨细地介绍了在当代社会应当如何进行田野调查。第四部分中的田野调查报告实例,更是使得我对田野调查报告以及民俗志写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如何选点对于一项调查而言至关重要。但在本书中对于选点方面内容的介绍并未展开,而且有些选点方法在现实操作中牵扯到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对于“田野新手”并不适用。

接下来是汪宁生的《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个人感觉这是本非常不错的小册子。导论部分先对田野工作的历史进行了回顾,然后交代了田野工作的艰苦,并交代在田野重要遵守职业道德。在后续两章中对田野调查的方法论进行了讲述。从第四章到第十三章,作者分别从环境、生计、传统技艺、经济、社会结构、政治、宗教、科学知识、艺术、生命周期这些方面,逐一列出调查提纲,以供在田野工作中参考。这本小册子虽然简单,对进行田野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引和提醒我们查缺补漏的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在田野的时候可随身携带。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狠狠地砸

注意“的、地、得”的正确用法,童鞋们。。。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谢大当家指正,改了。
这就去去翻字典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学义离规定的目标也还差一些,下个月争取要达标!

奈杰尔•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这类书不可不看,不可多看,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写就行了。

调查方法类的书仅供参考,田野调查最重要的是下到田野中,在书斋中琢磨一百本调查方法类的书也是做不好田野的。现在有些论文把田野调查说得玄乎其玄,上升到各种哲学高度,有点脱离田野调查“实践”本质了,田野调查简单又不简单,简单的是只要一支笔、一个本子、一颗心,不简单的是你的心灵是否有深刻的理解能力。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最后一条很难,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跑去做田野的时候,真的是很纠结。深刻的理解是大智慧啊!

TOP

回复 7# 的帖子

强烈同意 一个人做调查特没劲儿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一个人调查可能是没劲
但是有的人喜欢
也许怕什么“法不传六耳”

范县龙牌会听闻很多人都是“独行侠”

TOP

回复 7# 的帖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习习哥哥讲的很对,用心体会,去感悟,去记录才能从田野中获得真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回复7,8,9楼:
田野作业的方式方法的讨论似乎从未中断过,每个人感受田野的方式和个人做事风格不同,会使得自己用不同的方式走进田野。团体行动利于分工,耗费时间少,但在统一性上不容易拿捏,因为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单兵作战”则可能会导致因为个人见闻的面过于狭窄,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容易片面化。二者之间,各有所长。关键的还是羽哥讲的我们如何去面对和感知田野!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集体调查个人认为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田野方式,不是每个人分工搜集资料的集体调查,而是热烈探讨和争论的集体调查。

TOP

我也想找个田野伙伴来着,但是总是失望。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1-12-3 15:57 发表
狠狠地砸

注意“的、地、得”的正确用法,童鞋们。。。
确实应当注意啊。
前几天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上,有一个学生把“鞭策”多次说成“鞭笞”,他的白头导师就在旁边坐着,大家多不好意思。。。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