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栋客家风格“大夫第”古建筑群惊现广东
王凯蕾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08-10 09:41:29 新华网
有关方面近期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发现了留存的300多栋客家风格“大夫第”,但目前这一罕见的建筑群生存状况堪忧,亟待开发式保护。
据史料记载,“大夫第”是中国古代高级官吏修建府邸的通称。在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的兴井村,2公里范围内集中了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气势恢宏、错落有致。每座“大夫第”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外立面高达8米至10米,四角均设置有碉楼,用于对外防御。主体建筑一般为三进院落式厅堂式布局,镶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
根据不同的历史渊源,兴井村的每一座“大夫第”都被冠以儒雅的称谓。如谦光楼、光远第、中宪第等。其中谦光楼建于1920年,建筑呈方形,为三层走马楼式楼房,占地2700多平方米,建有110多间房屋。
河源市和平县委宣传部部长朱仁恩说,兴井村的不少“大夫第”古建筑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内涵。“不同于传统的‘四点金’式围屋,谦光楼的防御性已减弱,设计上更注重美观实用,屋内的精美雕刻和楹联到处都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多元文化底蕴,包括儒教、道教、佛教。”
气势磅礴的“大夫第”古建筑群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密集规模、设计精美的东方古建筑群,堪与世界各地古建筑群媲美,应该尽早申请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特区政府康乐文化事务署萧丽娟在参观完兴井村古建筑群后惊叹不已。
但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必要维护,大多数“大夫第”古建筑已是“风雨飘摇”。
谦光楼黑瓦白墙的高大古宅已不复往日的辉煌,“每到下雨的日子,楼内各个角落就摆满了接水的脸盆。”68岁的陈阿婆已经在谦光楼里生活了30多年,“也许有一天,这屋子也会像外面的那些一样。”顺着陈阿婆的手向外望去,只见大片散落在田间的断壁残垣。(王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