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拜罗依特:小城多故事

拜罗依特:小城多故事

10月3日德国国庆,路过小城拜罗依特。和中国各地庆祝国庆的情形差不多,当地人也在广场上搭起了舞台,表演传统的民间歌舞。广场上同时还有车展,有一些历史性的旧车型供人参观,同时也出售新车。

弗兰肯地区出产葡萄酒,所以有关酒的主题在舞蹈中经常出现。包括表演杂技,用的道具也和酒有关:男的踩着酒桶,女的头上顶着乘酒的杯子。其中的《酿酒舞》表现的是青年男女一起酿制葡萄酒、庆祝丰收的场面。最后大家都喝得东倒西歪,显示出弗兰肯人粗放豪迈的民族性格。

拜罗依特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歌剧家瓦格纳。由他的后代导演的瓦氏歌剧,每年夏天在专门为此修建的坐落在绿色山坡上的剧院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瓦氏歌剧谜都会聚集到这里。包括德国的政治家们也常常出现在看台上。但门票很难买到,据说要排好几年的队才能轮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eigEnte的故事

(来源:TeigEnte的博客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wspace-itemid-11313

拜罗伊特(Bayreuth):穷得只剩下了瓦格纳?

    我对拜罗伊特一直有一种类似神话式的想象,也许是因为它的名字和希腊神话中的地名类似,当然还有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瓦格纳歌剧院。这次恰好借开会之机如愿以偿。而且正好那个周末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馆长夜”,这个城市文化遗产要借此集中展示。于是我就特意多住了一天。
  这座小城的文化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里十八世纪上半期的女主人、伯爵夫人威廉敏娜(1709-1758)。她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姐姐,于1731年下嫁到这僻壤边陲。在她看来,没有音乐和艺术的生活定然枯燥索味,毫无意义,所以她下令修建了宫廷歌剧院、新府邸和府邸花园。这些建筑都是现在拜罗伊特引以为骄傲的遗产,它们和柏林、波茨坦同一时期的建筑基本相同,只是相比之下山寨气息浓厚而已。来自普鲁士首都的观光客肯定要失望的。据说瓦格纳当初就是因为宫廷歌剧院才落脚这里,但是这里也无法上演他的大型歌剧。1872年,瓦格纳在城北的“绿色山丘”上修建了现在举世闻名的瓦格纳歌剧节大剧院。当然,这是拜罗伊特的骄傲,周围的街道和广场都以与瓦格纳以及其歌剧中的人物来命名。市中心有一条长长的理查德•瓦格纳大街,尽头便是音乐家的故居,现在的瓦格纳博物馆。博物馆长夜时,这里人满为患,几乎移动不得。展览的内容几乎和所有的瓦格纳博物馆别无二致,他作曲用的钢琴、首演的乐器,和他关系密切的几个人物:李斯特和他的女儿,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
  太多的人把拜罗伊特和瓦格纳连在一起。没有瓦格纳,这个城市就很苍白。歌剧节每年夏天举行,真可谓一票难求,想亲历实况的瓦格纳“粉丝”们来自全世界。各界名流、各国政要自然会被特殊对待。普通人实名购票,每人仅限一张,通常需要等上四到五年才能拿到票。我在宾馆里翻报纸,恰好看到讨论歌剧门票可能会涨价百分之二十的消息,原因是歌剧院的服务和勤杂人员罢工维权,要求增加工资。但是有关人员出面向公众保证,涨价后最高价位的票价绝对不会超过300欧元,折合三千人民币(现在的票价是225欧元),最低价位的票价将由7欧元上涨到8欧元。的确,涨幅接近百分之二十。据说里面的椅子都是木头的,很硬,并不奢侈和豪华,为的是让观众在长达五个小时的演出中不至于浑浑入睡。一个穷人花上折合成七八十人民币的价格可以看上五个小时的豪华铺演,这文化大餐不能说太贵。我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看场一个半小时的话剧,买了最便宜的票还花了180元呢。
  可能拜罗伊特还没有真穷到那个份上。不然,都不用策划,坐地收钱就是了。再高的票价,也不怕没人买,这世界上有钱、没时间没兴趣等四、五年的人多着呢

TOP

Silver的故事

来源: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wspace-itemid-18504

最近有一报道:

《尼伯龙根的指环》:十六小时直至永恒

  1876年8月,马克思途径卡尔斯巴德时,碰到了让自己惊奇的一幕:“一路上,人们都在涌向市镇。”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他描述道:“到处都只听见人们急切地问:'你觉得瓦格纳怎么样?’”

  事实上,离卡尔斯巴德不远的拜罗伊特小镇,正举行一场万众瞩目的盛事——瓦格纳酝酿、创作达 30年之久的新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下称《指环》),正在一座专为此剧而建的剧院内上演。。。

全文见: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wnews-itemid-18263

TOP

《尼伯龙根的指环》:十六小时直至永恒

来源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wnews-itemid-18263
作者: 吴丹 | 来源: 和讯网-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20

  1876年8月,马克思途径卡尔斯巴德时,碰到了让自己惊奇的一幕:“一路上,人们都在涌向市镇。”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他描述道:“到处都只听见人们急切地问:'你觉得瓦格纳怎么样?’”
  事实上,离卡尔斯巴德不远的拜罗伊特小镇,正举行一场万众瞩目的盛事——瓦格纳酝酿、创作达 30年之久的新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下称《指环》),正在一座专为此剧而建的剧院内上演。
  这一盛事的规模,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堪称宏伟。观众席里坐着纪尧姆一世皇帝、刚加冕的威廉二世皇帝等王公贵族,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哲学家尼采等知识界精英,以及无数好奇而狂热的公众。朝圣般的人群从欧洲各地蜂拥而至,使得小镇拜罗伊特不堪重负,如何解决人们的膳食住宿,成为当地最头痛的问题。
  当时,人们并没有想到,这个名为“拜罗伊特音乐节”的盛事,竟然可以成为德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在134年的历史里,除了二战结束后曾停办过几届,拜罗伊特音乐节每年都会上演瓦格纳的作品。
  “在德国,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诞生,每天几乎都会上演《指环》。每一代德国人都有许多机会走近瓦格纳。”德国科隆歌剧院音乐总监马库斯-施坦兹说。2008年,施坦兹携科隆爱乐乐团到访上海奏响新年音乐会,那时,他曾想过把《指环》带到上海。
  “上海是一座令人激情澎湃的城市。这座伟大的城市,就应该听到最伟大的音乐。”令施坦兹感慨的是,时隔2年,他果真如愿把这部长达16个小时的鸿篇巨制带到中国。
  9月16日至24日,德国科隆歌剧院、科隆爱乐乐团的400余名演职员将驻扎上海大剧院完整演出两轮《指环》。与此同时,位于世博园的德国馆将同步转播演出盛况,艺术人文频道也将用20个小时进行空前的转播。
  134年前,欧洲人在拜罗伊特小镇的剧院内,被《指环》舞台上的众神、巨人和振奋人心的音乐弄得惊心动魄。一个世纪之后,《指环》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延续其历史的辉煌。
  16个小时不过是一瞬间
  为迎接《指环》的到来,整个上海大剧院严阵以待。早在半个月前,一辆辆卡车排着队驶入大剧院后台,逐一卸下海运而来的近30个巨型集装箱。来自德国的技术总监与70多位德方技术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前期的装台、布置工作。随着400多位德国演职人员的全部到位,上海大剧院几乎变成另一个科隆歌剧院,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德文,四处都是高大的德国人身影。
  “当我听说《指环》要搬到上海来演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一个太艰巨的任务。一开始我不敢相信这件事能做成。”该剧技术总监于尔根-洛代将《指环》上海之行视为“一场冒险”,“这部戏的舞台技术很繁琐,道具很多。要在上海大剧院搭建出跟科隆歌剧院一模一样的舞台,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在于尔根-洛代身后,一幅高达4米的巨幅油画,就是此次《指环》中的道具之一,而那些实木制造的桌椅,几位壮汉才能抬动的实心树桩、铁架、壁炉、火焰轨道等道具,则体现着“德国制作”的一丝不苟与严谨态度。“每天对我们来说都像一场战斗。两个国家的技术人员三班轮流倒,没日没夜工作了10天,才搭完台。”于尔根-洛代说,所有人付出的240多个小时的努力,就是为了带给观众完美的16个小时的演出。
  科隆歌剧院版本的《指环》,将神话传说的故事挪移至20世纪中晚期,营造出一个躁动、神秘的工业化世界。为了营造出大电影的效果,舞台上不仅会出现熊熊火海、巨人、侏儒、风云雷电以及彩虹,还会有德国牧羊犬登台。《指环》的四部戏中,除第一天的《莱茵的黄金》两个半小时外,第二场《女武神》和第三场《齐格弗里德》都从每天6点半演至晚上近10点。最后一场《众神的黄昏》的演出时间,则长达5个半小时。
  花16 个小时去看一出歌剧,对于普通的中国观众来说无疑是考验。但在马库斯-施坦兹看来,这完全不是问题:“瓦格纳音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让时间随着音乐而变得短暂,在《指环》的现场,你会觉得16个小时不过是一瞬间。瓦格纳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把听众带入一种情绪中,不会让听众觉得这种情绪过于长久而感到厌倦。”
  施坦兹相信,对于听不懂德语的中国观众来说,瓦格纳的音乐将凝结为更纯粹的力量而撼动人心。
  用神话剖析现代文明
  “在以前的音乐中,我们只感觉到短暂的幸福,而在瓦格纳的音乐中,我们感觉到一种持久的幸福。”哲学家尼采曾如此评价好友瓦格纳的音乐。尽管这对挚友后来因理念分歧而分道扬镳,人们却依然能从尼采的赞许中体会到瓦格纳音乐中“一种至为纯净明澈的幸福感”。
  瓦格纳被尼采称为“一个比歌德还要狂妄的天才”,瓦格纳也自命不凡地自称是“贝多芬和歌德以来德国艺术的保护人和继承者”。《指环》这部1848年开始创作、1874年才完成的空前巨作,便是瓦格纳野心的体现。
  《指环》的故事来源于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瓦格纳加入了北欧神话成分,也吸收了莱茵河畔日耳曼英雄的传说,以及中世纪骑士所推崇的爱情和道德观。在该剧导演劳芬伯格看来,这些故事看上去原始而古朴,却是瓦格纳在用一种未来的幻想剖析现代文明。《指环》中所流露的英武、诚实与复仇,是德意志民族性格的体现;而处于统治地位的神族因为贪婪而引起的纷争和动荡,把世界推向绝望的境地,则是人类至今仍在面临的问题。
  “《指环》讲述了太多东西,不仅是德国人,全世界的观众都对它无法拒绝。它的主线围绕着权力和战争,如果人们过分追求权力,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另一条线索是金钱,探讨财富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最后一条线索是艺术与爱情,这是跟权力、金钱相对立的。”劳芬伯格觉得,《指环》所阐述的主题与上海世博会紧密相关,“它让人们反思,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和平共处。”
  几年前,纽伦堡歌剧院曾经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过一轮四场的《指环》,引得全国各地的瓦格纳迷和歌剧迷都赶赴盛宴。当年的激情与盛况,至今让乐迷们回味无穷。
  “这一次,因为上海世博会,德国科隆市政府同意拨款支持《指环》在上海首演。”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认为,如果没有德国方面的支持,仅凭一个剧院,很难承担一场如此巨大的制作。“这一次德国方面来了400多位演职人员,我们还要在上海寻找80名群众演员,以及10位男高音、10位男低音。这种排场,在中国目前的舞台上恐怕是空前壮观的。”
  “上海引进《指环》,不仅仅是引进歌剧那么简单。”钱世锦认为,这可以说是世博会期间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大事件。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则将《指环》的上海之行视为一次中国观众的“文化朝圣”。

TAG: 歌剧 民间叙事 尼伯龙根 瓦格纳 指环

TOP

王霄冰:文化怎样为经济搭台?(《南宗祭孔》文摘)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句话好象已经流行得太久,以至于渐渐地被人淡忘了。然而,文化到底怎样搭台?经济又该怎样唱戏呢?是用一些地方文化名胜,吸引商人们来投资?还是借着文化节的机会,把人招徕了,好谈生意?用意当然是好,可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商品卖不卖得出去,完全看厂家的眼光、生产管理水平,还有质量监督、宣传手段、流通渠道和售后服务等;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当地的投资环境,包括土地、交通、人员、政策等等。如果这些方面的优势没有跟上,光靠文化恐怕是不能招揽来太多资金和顾客的。当然,如果优质的产品和投资环境都已经具备了,用文化这张招牌做些宣传,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还是会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就好象是汽车交易会上的广告女郎,如果汽车本身很好,站在车子前面的女孩子又美又悄,那观看的人自然就多了。万一车子不好,技术不过关,设计也没有新意,那么形象大使的腿再长、腰再细、笑容再甜,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那么,文化和经济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了吗?当然不是。相反,它们的合作大有可为,但不应该是把两张皮贴到一起,而是应该进行深度合作。产业界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添加上带有一定文化含量的商标,就可以提高品位和档次,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反过来,文化产品在推向旅游和文化市场时,也需要经过产业界的加工和包装,把它们变成有实价的、可以交换的、同时也可以为大众所享受的商品,这就是文化的产业化过程。

文化和经济成功合作的例子,世界各国都有很多。远的比如有世界闻名的迪斯尼乐园,就是根据一个动画片设计师的作品创建起来的游乐场所;近的则有浙江横店的电影城,据说也是由一名当红的知名导演和当地的投资家合作建设起来的文化工程。这些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想再重复了。我想要讲的,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故事。

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只有7万人口的小城,名叫拜罗伊特(Bayreuth),是全世界古典音乐谜心中的圣地。但这里既不是哪个乐圣的故乡,也不是哪支著名乐队的所在地。小城的出名,是因为每年夏天从7月25日到8月28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里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拜罗依特戏剧节”,世界各地以演唱和演奏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歌剧见长的歌手,都会聚集到这里,将瓦氏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剧轮番上演一遍。对于来自各大州的瓦格纳谜们来说,能在由这位音乐大师亲自督造的拜罗伊特剧院,听一场由瓦格纳的子孙亲自指挥和导演的歌剧,是一生中最大的享受。所以虽然戏剧节每年举行一次,而且一个多月里天天都有演出,但是普通人要想得到一张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入场券的话,据知情者介绍,报名后一般都要等上近10年才能排得上号。网上黑票的票价每张根据坐席的不同都可以卖到900到1500欧元。

拜罗伊特剧院建立在小城的绿色山坡上。这座几经扩建后能够容纳1974名听众的古典式圆形剧院,建于1872至1876年间。巴州的这座小城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它的命运因为一个特殊人物的到来而彻底发生了改变。1864年,德国民族音乐家瓦格纳在创作完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后,便动起了一个创办戏剧节的念头。他想物色一个地方,城市不用很大,只要有一座朴素的圆形大剧场,有可以把乐队掩藏起来的设置就行。他不知道在哪里读到一则消息,知道拜罗伊特歌剧院的舞台较大,可能适合演出他那些的场面宏伟的史诗式歌剧。1870年4月17日,瓦格纳访问了当时只有不到17000多居民的拜罗伊特。原有的歌剧院虽然没有被他看中,但这座古朴的小城却把他给吸引住了。他打算在这里另建一个剧院。

瓦格纳的想法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他们给他腾出一块可以无偿使用的地皮。1872年5月22日,在瓦格纳59岁生日这一天,举行了剧院的奠基礼。建筑的设计在很多地方都是参考了音乐家本人的意见,所以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典故,比如舞台上的那面可以旋转式打开的奇特的大幕,就被称为“瓦格纳幕”。建设其间也曾经遇到过资金不足的困难,但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剧院于1876年完工,并在同年的8月13日首次上演了《莱茵河的黄金》。

自从有了这个剧院,拜罗伊特小城便逐渐地繁荣起来,人口不断地增加。名人们也纷至踏来,除了一些音乐家像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等人之外,就连第二帝国的首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还有很多知名的学者、作家、运动员、艺术家,都成了这个城市的名誉市民。在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也是这里的常客,并和瓦格纳一家有过亲密的交往。现任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上任后每年夏天也都和丈夫一起来这里度假。目前这个小城已成为德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城,除了以音乐为主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外,还拥有两所大学,十多家博物馆,和本地品牌的啤酒、香烟、助听器、钢琴制造等产业。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和德国警察机关的一艘巡逻舰,都以“拜罗伊特”来命名。

目前这个剧院由1973年成立的拜罗伊特音乐节基金会直接管理,基金会由德国政府、巴伐利亚州政府、拜罗伊特市、拜罗伊特音乐节爱好者协会等出资。剧院的独特之处,是它除了音乐节之外平时都没有演出;也没有自己的剧团和演员,但却有专任的指挥和舞台导演。先是瓦格纳本人担任这一职务,在他死后,由他的第二任夫人、钢琴家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Cosima Wagner,1837-1930)接任,其后继任的有他的儿子西格弗里德(Siegfried Wagner, 1869-1930)和孙子沃尔夫冈(Wolfgang Wagner,1919-)。根据传统,这个位置必须由瓦格纳家族的后人来担任,而这位大师的子孙们又都很有音乐天赋,所以家族内部为争夺这个职位竞争也颇为激烈。2007年,瓦格纳王朝内部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已近90岁的现任指挥沃尔夫冈指定他刚满30岁的小女儿卡塔琳娜为接班人,担任音乐节总导演一职。瓦格纳王朝的新一代继承人不仅年轻而且还是一位身材颀长苗条的金发美女,怪不得一时间媒体把这一话题热炒上了天。拜罗伊特的人气也变得更旺了。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就因为和一位音乐家结下了缘分而一举成名。这当然不仅仅是音乐的功劳,而是很多有头脑的经济人士在背后进行操作和长期经营的结果。拜罗伊特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文化和经济不仅可以密切合作,而且也可以共同发展。和瓦格纳相比,孔子的知名度更高,身上披带的光环也更耀眼。那么,以瓦格纳美丽但有时却略显沉重的歌剧能做到的,以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和源远流长的礼乐文化为基础的祭孔,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引自《南宗祭孔》,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120-122。

TOP

呵呵,小城故事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