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Folkloristics)一词的由来(邓迪斯/文)

“民俗学”(Folkloristics)一词的由来(邓迪斯/文)

Folkloristic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olkloristics is the formal academic study of folklore. The term derives from a 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 designation of folkloristik to distinguish between folklore as the content and folkloristics as its study, much as language is distinguished from linguistics. The adjective "folkloristic" for an academically oriented study is also distinguished from "folkloric" for material having the character of folklore or tradition. In scholarly usage, folkloristics represents an emphasis o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aspects of expressive culture, in contrast to the more literary-historical study of texts.

Scholars specializing in folkloristics are known as folklorists.

Contents
1 Contribution of Alan Dundes
2 Application to literary and textual study
3 References
4 See also


Contribution of Alan Dundes
Folklorist Alan Dundes (1934-2005)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is often credited with promotion of folkloristics as a disciplinary term, with the explanation that methodology should contextualize the material of the "lore" within the sociology of the "folk." In contrast to a definition of folk as peasant or remote peoples, he applied what he called a "modern" flexible social definition for folk as two or more persons who share any trait in common and express their identity through traditions. With this expanded social definition also emerged a wider view of the material of folklo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epetition and variation to include material, written, and visual practices. Another implication of the term, according to Dundes, is that folkloristic work is interpretative or scientific rather than descriptive or devoted solely to collection.

In 1978, Dundes published a collection of his essays as Essays in Folkloristics and in the preface advocated for "folkloristics" as a preferred term for a discipline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folklore. Four years earlier, Pentti Leino published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centers of comparative folklore studies as Finnish Folkloristics. In othe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drawing attention to "folklor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established a professorial chair in folklor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created a department of folkloristics, and the Estonian Literary Museum featured a department of folkloristics. In 1999, Dundes reiterated his case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 a compilation of foundational essays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folklore, and an historical retrospective in "Folkloris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2005).

Application to literary and textual stud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some folklorists to apply folkloristic approaches concerned with context and practice to literary and textual work, so as not to limit folkloristics to ethnographic or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Examples are Simon Bronner's "Historical Methodology in Folkloristics" in 1982 and Sandra Stahl Dolby's publication of Literary Folkloristics and the Personal Narrative in 1988). Some scholars still prefer "folklore studies" or "folklife research" to indica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mix of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but folkloristics maintains wide currency in academic circles. In 1995, a major introductory textbook was written by American folklorists Robert A. Georges and Michael Owen Jones as Folkloristics: An Introduction. The Journal of Indian Folklo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 are serials that have had folkloristics in its masthead since 1978.

References
Ben-Amos, Dan. "On the Final [s] in 'Folkloristics.'"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98 (1985): 334-36.
Bronner, Simon J. 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6.
Bronner, Simon J. Following Tradition: Folklore in the Discourse of American Culture. Logan: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8.
Burns, Thomas A. "Folkloristics: A Conception of Theory." Western Folklore 36 (1977): 109-34.
Dundes, Alan. "Folkloris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FS Invited Presidential Plenary Address, 2004)."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18 (2005): 385-408.

Hansen, William F. "A Note on the Final [s] in Folkloristics."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00 (1987): 305-7.
Jackson, Bruce. "Folkloristics."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98 (1985): 95-101.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Di Folkloristik: A Good Yiddish Word."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98 (1985): 331-34.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lkloristics

TOP

[阿兰·邓迪斯]21世纪的民俗学


  作者:[美]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   译者:王曼利 译 / 张举文 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31  


        ……

        有些人可能会以为这些行政转换只不过是你们中的那些认为“folklore”这一术语作为我们学科名称并不适合的人所引起的名称替换讨论的反映而已。瑞吉纳·本迪克斯(Regina Bendix)敏锐地观察到威廉姆·汤姆斯所杜撰的“folklore”这一术语本身也是一种名称替换(从拉丁文造词的“民间古俗”到盎格鲁-撒克逊语的“民俗”;1998:235),她的这一结论非常正确。但是,我相信她同时又犯了一个十分糟糕的错误,她认为造成该领域名誉不好的原因部分在于“folklore”这一术语被同时作为学科研究对象以及该学科的名称使用。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早有定论,19世纪的几个民俗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解答,这其中包括莱因霍尔德·考尔夫(Reinhold Kohler),他用“folklore”(民俗)来指称学科研究的对象,用“folkloristics”(民俗学)来指称对于该学科对象的研究。“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880年。1996年,埃里克·芒特纳尔(Eric Montenyohl)告诉我们,“‘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当然要比‘folklore’更为现代。关于该学科和学科对象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恰当术语在1980年进行了讨论。而在那之前,folklore既指对象也指研究该对象的学科——引起混淆的原因不止一个。” (1996:234)芒特纳尔大概是指布鲁斯·杰克森(Bruce Jackson)发表于1985年《美国民俗杂志》上的同样无知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杰克森抱怨“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并建议将其禁止,因为好像任何人都能够制定语言用法一样。杰克森引用了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所说的是我创造了这个术语的玩笑话。我当然没有创造这个术语。1889年12月7日,美国民俗学者查尔斯.G.利兰(Charles G. Leland)(1834-1903),在新近成立的匈牙利民俗协会的致词中,谈到“民俗学的消逝”是历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发展之一(Leland,1890-1892)。如此看来,即使视野狭窄的美国民俗学者没有意识到,就像语言学是对于语言的研究那样,民俗学是对于民俗的研究,而且它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尤里·沙科洛夫(Yuriy Sokolov)在最早出版于1938年的《俄国民俗》教科书中,认可了这种区别,并将书的第一章命名为“民俗性质和民俗学问题”。芭芭拉·科尔申布拉特-基布列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在同样是发表于《美国民俗杂志》(1985)上的一篇辩驳性文章《民俗学:一个不错的依地语词》中指出了沙科洛夫的这一用法。她也评论了阿克·哈尔特克兰兹(Ake Hultkrantz)在他重要的《普通人种学概念》(1960)中,将“folkoristik”作为“民俗科学”的同义词使用。因此,民俗和民俗学的区别,不是一个新的观念,在我主编的《民俗研究》(1965)的序文《什么是民俗》中,我尽可能清晰地对它做了陈述或“重申”。我很遗憾丹·本-阿默斯(Dan Ben-Amos)和艾利奥特·奥里恩(Elliott Oring)他们在《美国民俗杂志》1998年各自的论文中,对于该学科在其他方面进行了卓越、热烈的辩论,但都没有重申民俗学和民俗之间的重要区别。相反,我很高兴罗伯特·乔治(Robert Georges)和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把他们的实用教科书命名为《民俗学导论》(《Folkloristics: An Introduction》),并且他们在书的第一页就强调了“folklore”(民俗)和“folkloristics”(民俗学)的区别(1985)。简·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在他1968年出版的主流教科书《美国民俗研究》第一版中没有把这个术语包括在内,到了第二版本(1978),他决定把这个术语收录到这本书的第一页,此后的版本(1986,1998)凡涉及“民俗研究”都保留这种用法,但是他坚持在该术语上添加引号,这表明他并不是完全地接受了它。但是,我注意到在近来的学术界,“folkloristics”(民俗学)这一术语越来越多地被人使用,我相信这是很好的预兆。

        我并不建议把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名称改成Folkloristics Society of America。相反地,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确切地说是为什么民俗学、民俗学术研究这一成为每一个主要大学和学院所提供的课程一部分的学科,处在如此明显的衰落中。另一个令人遗憾的相关迹象是《南方民俗》杂志转换成了《南方民俗季刊》。这曾是美国主流民俗杂志,我希望我们南方众多的学院或者大学中某个有魄力的民俗学者能将这个杂志复兴。我认为衰落有其原因,我也同样认为衰落的一些责任要由美国民俗学会的全体成员(包括我在内)来承担。我猜想你们中的一些可能会认为我也许赞同发表于《通用语》(Lingua Franca)1997年10月号的那篇预言“民俗作为自治的学科可能注定消失”的令人极度沮丧的论文(Dorfman,1997:8)。这篇宣布民俗学学科如同一个垂死的人的论文,因为其通俗文化标题“那就是所有的俗民!”借用《疯狂曲调》和《快乐旋律》中邦尼兔的惯语而更加令人觉得受侮辱。口吃的猪小弟说的这些话,意味着卡通的普及。但是,本质上将民俗领域与生动的卡通等同起来的这一时髦用语作为文章标题的用法那是很普遍的。我还不知道有哪位民俗学者写过表示反对或反驳的文字,尽管我努力地去寻找。我很抱歉地答复,《民俗学复活》没有在《通用语》上发表,尽管它确实公布于杂志的网站www.temple.edu/isllc/newfolk/dundes2.html上。在我的答复的最后一段写着:“当美国历史步入了多文化差异被歌颂的时刻,正好是文明的大学管理者鼓励这一可以一直追溯到赫德约翰与格林兄弟的国际学科的从业人员的时候。在认识民俗对于促进种族自豪的重要性方面,以及为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提供宝贵的资料方面,这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通用语》的确发表过一些表示反对的简短文字,这其中包括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一篇标题为《民俗结束了吗》的文章,但是署名的是莉斯·洛克(Liz Locke)和其他80位研究生,而非印第安纳大学全体教员。无论是印第安纳大学机构还是美国民俗学会,都没有表示反对的文字。很显然,在我看来,当我们的学科受到侵犯时,学院和公共部门的民俗学者都不愿站出来进行捍卫。在这个时候,美国民俗学会的领导阶层到哪儿去了?这是不是正如谚语所说的“沉默即同意”?美国民俗学会是不是曾经认为或者现在仍认为作为学科的民俗是无生命力的?我可以顺便补充一下,《通用语》1991年创刊,2001年结束,但它的早夭毕竟只是《通用语》杂志的早夭,而非民俗的夭折。我很乐观地说,民俗研究已经成功地经受住了悲观的预言,并将继续走下去。


……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全文阅读:

中文版: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1&NewsID=4980

英文版: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4850

原文发表于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Issue: Volume: 118, No: 470, Pages: 385-408, Year: 2005   

ISSN: 1535-1882  
Publication Date: 10/18/05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1-24 19:55 发表
阿兰·邓迪斯语: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早有定论,19世纪的几个民俗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解答 ...
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包括从业者。

TOP

这个……咳咳,弱问老师……那个……我们的坛子是不是应该叫folklorisics  forum?
KEEP  HARMONY

TOP

引用:
原帖由 hermony 于 2010-1-24 21:08 发表
这个……咳咳,弱问老师……那个……我们的坛子是不是应该叫folklorisics  forum?
邓迪斯教授不是说:“我并不建议把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名称改成Folkloristics Society of America。”

嘎嘎~~

我也不认为应该把 China Folklore Society 改为 Folkloristics Society of China

约定俗成嘛。

此外,在当代英文表述中,名词修饰名词也是一种趋势鸟。

TOP

纠错:

中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早有定论,19世纪的几个民俗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解答,这其中包括莱因霍尔德·考尔夫(Reinhold Kohler),他用“folklore”(民俗)来指称学科研究的对象,用“folkloristics”(民俗学)来指称对于该学科对象的研究。“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880年。1996年,埃里克·芒特纳尔(Eric Montenyohl)告诉我们,“‘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当然要比‘folklore’更为现代。关于该学科和学科对象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恰当术语在1980年进行了讨论。

邓迪斯原文:
However, I believe she was sadly mistaken when she claimed that part of the disrepute of the field was caused by using the same term "folklore" for both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he name of the discipline. This is, in my opinion, a red herring, a nonproblem that was perfectly well solved by several nineteenth-century folklorists, including Reinhold Kôhler (1887), who distinguished between "folklore," the subject matter, and "folkloristics," the study of that subject matter. The term "folkloristics" goes back to the 1880s at the very least. In 1996, Eric Montenyohl informed us, "Of course the term 'folkloristics' is quite modern in comparison to 'folklor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iscipline and the subject material and the appropriate term for each came into discussion in the 1980s. Until that time, folklore referred to both the subject and the discipline which studied it—one more reason for confusion" (1996:234n2).

1880s不能译为1880年,而是19世纪80年代;
同样1980s也不能译为1980年,而是20世纪80年代。


这虽然不算什么大错,译者“走眼”而已。
但对于学术史而言,10年之于1年的差别就太大了。

所以我把主题帖(一楼)的标题改为现在的了。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个,当然也与我从琼斯的访谈中得到的信息与1880年不符相关。稍后贴上来。

TOP

【下面是2005年3月我就“民俗学”(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的由来,向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教授提出Email访谈后他的系列回复,其中有一些信息提供给愿意思考这个术语及学科形成的同道们参考。

原文见“民俗学术语钩沉──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访谈者:朝戈金、巴莫曲布嫫,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该术语的邮件讨论作为这次访谈的附录刊布的,

全文浏览: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1&NewsID=3099

──巴莫  2010-1-25】。


  (2005年3月7日凌晨2:50)至于“民俗学”(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我想能在某处查到相关的出处。在我记忆中大概是西蒙• 布朗纳(Simon Bronner) 发现它在19 世纪就已经被使用了,我会在在一两天内查出并给你回复。可以肯定的是,19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术语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出现与“民俗”一词已经被用于主题研究及学科建制上有关。有几位民俗学者争辩说,“民俗”这一术语会造成某些困扰,尽管其他学者指出“史学”(History)这一学科的专用语就与“历史”(history)的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但看上去没有几个历史学家会为因用词问题而困扰。某些民俗学者在提及民俗的研究领域时,仍然在用“民俗”(Folklore)这一词汇。其他学者则用“民俗学”(folkloristics) 或“民俗研究”(folklore studies),或许其范畴较之于“民众生活”(folklife)或“民俗生活研究”(folklife research)而言,还是窄了一些。迈克

  (2005年3月7日早上7:43) 阿尕,你总是想知道一切!我已给西蒙发函去询问你的问题,他正在查证自己的相关笔记。他还说阿兰•邓迪斯在美国民俗学会2004年的年会上提到这个术语的引用比他自己(指西蒙)知道的还要早。但阿兰当时关于此事的评述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或许他所说的就在他1999年主编的《国际民俗学》一书中,但我一下找不到这本书。正如你注意到的那样,布朗纳在《美国民俗研究:一部知识史》一书中的第122页上提及(德国学者) 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写于1929年的一篇文章,认为“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kskunde)表明“不同术语的同时使用针对的是当时横跨整个欧洲的民俗及其研究。”1960年代及其稍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民俗学者已然在使用“民俗学”一词,但我怀疑他们那时是否已经知道卡加洛夫和他的文章。1985年,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在《美国民俗学刊》发表了一篇讨论“民俗学”的短文。我还记得罗杰•威尔兹(Roger Welsch)对这一术语的使用提出了批评。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也写了一篇文章叫作《论“民俗学”的终结》,我认为他是在与“语言学”(linguistics)一词作比较。从词源上进行追索可能是有趣的一项工作,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学科正在出现发展势头的1960年代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之前,美国是否出现过任何关于使用“民俗学”这一术语的讨论?因为那段时间对民俗学被公认为一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此将民俗学的研究主题从其资料建档和文本分析中区分并使之彰显出来。迈克

  (2005年3月8日夜12:09) 曲布嫫:有关“民俗学”一词,西蒙 J. 布朗纳(Simon J. Bronner)确实有话要说:“我在我的文件中查找了有关‘folkloristics’的信息。在《美国民俗学研究:一部知识史》(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一书中我有如下考虑:在1970年代关于“科学的”和“学科的”转向的讨论中,这一术语是对话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这一术语并不是那时才创用的。虽然有许多论文包括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的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上的那篇文章,将发明归功于邓迪斯。关于来源,我参考了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发表于1929年的《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kskunde)。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术语学的角度考察了9个国家 (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和希腊)的“民俗”概念及其使用,正如你能想到的那样,他发现千差万别。于是,他转向1884年英国《民俗》杂志上关于民俗的科学研究 (Wissenschaft der Folklore) 这一意义深远的‘论战’,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认为将‘民俗学之于人类学’(Folkloristik als Anthropologie)连接起来而不是利用‘民俗’来作为后者的研究和主题应归功于西德尼•哈特兰(E. Sidney Hartland)。卡加洛夫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民俗学’(folkloristik) 是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可以包括和吸收民族心理学(ethnopsychology / volkerpsychologie)、民众生活 (folklife / volkskunde)、语言学(linguistics / sprachwissenschaft)、美学和艺术史(aesthetics and art history /kunsttheorie und Kunstgeschichte)、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turkunde)、社会学(Sociology)和文化史(cultural history)的内容。我没有哈特兰发表在《民俗》杂志上的论文原文,所以不能查证他是否真正地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但是如果去找那篇文章应该会有相关信息。芭芭拉•基尔森布拉特-基姆布拉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也宣称研究(犹太)依地语的民俗学者使用了这个术语。但是我认为,那应当是在卡加洛夫之后,可以参见她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上的论文及其注释,论文题目是《民俗学:一个特征显著的犹太依地语术语》(Kirshenblatt-Gimblett 1985)。就如我先前提到的那样,邓迪斯在2004年美国民俗学会的年会讲话中偶尔提到了19世纪使用的‘民俗学’一词,而且你(指琼斯教授)可以向他询问引证的出处。卡加洛夫在结束他的那篇文章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图解,用以阐明‘民俗学’(Folkloristik)在上述相关学科的研究中所处的中心地位,并且预言它将成为将来‘科学’的研究主项:‘在我看来,民俗学的立场在以下图示的帮助下得以鲜明的表述……’(Im allgeminen lasst sich die Stellung der Folkloristik, wie mir scheint, mit Hilfe folgenden Schemas anschaulich darstellen, Kagarow 1929:77)。” 迈克转发

  (2005 年3月 8 日早上 1:09)曲布嫫:你提到的西蒙就是宾夕伐尼亚州立大学的西蒙 J. 布朗纳,他们学校在哈里斯堡,不是宾夕伐尼亚大学。你可以直接引述他给我回复的电子函件,比如用脚注说明引自西蒙 J. 布朗纳与迈克尔•欧文•琼斯之间的个人通信即可,注明时间是2005年3月7日。

  以下的参考目录是《美国民俗学刊》(JAF)发表的关于“民俗学”(folkloristics)讨论的几篇文章(Jackson 1985, Kirshenblatt-Gimblett 1985, Ben-Amos 1985, Jackson 1986)……。我今天会去学校,届时我就能找到邓迪斯主编的《国际民俗学》一书,我会帮你查证他是否提到了这一术语的来源。

  最后,关于罗杰•威尔兹(Roger Welsch)的观点,我想在给你上封邮件中我可能没弄清楚。我原来认为他对“民俗学”这一术语的使用持反对意见,但是现在我认为他那篇文章更像是在界定“民俗”或其研究领域。参见他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的《一则关于定义的笔记》(Welsch 1968) ,还有理查德•鲍曼对这篇文章作出的回应(Bauman 1969),以及威尔兹给鲍曼的再回应(Welsch 1969)。 迈克

  (2005年3月 8 日早上7:53) 曲布嫫:关于“民俗学的(民俗学)”(folkloristic[s])还有更多的信息:从阿兰•邓迪斯主编的《国际民俗学:民俗奠基人的经典文献》(Dundes 1999)一书中,可以找到他对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03 1885) 的《民-俗》(Folk-lore)作出的相关评述,其中有这样一个注解(在第10页上):

  “这里留有一个难点,即‘民俗’(folklore)一词既被用于参证主题或资料,又被用于这种资料的形式研究。由于这个原因,严肃的学者越来越倾向于保留‘民俗’(folklore)一词并用于资料,同时针对资料的研究而使用‘民俗学’(folkloristics)一词。例如,1889年12月7日,美国民俗者查尔斯•利兰(Charles G. Leland 1824-1903)在致匈牙利民俗学会成立的贺词中说到的‘民俗学’(Die Folkloristik)当作为历史上最富深远意义的发展,参见《致学会贺词辑选》(Aus dem Bergrussungsschrieben an die Gesellschaft)[曲布:u字母上应该有一个元音变音符号,当我的电子邮件程序不让我输入这个符号],文章载于《匈牙利民族学会会刊》(Ethnologische Mittleilungen aus Ungarn) (1890-1892)总第2期第1卷, 第2-3页;同时参见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的《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vskunde),载于1929年的《西里西亚协会民俗通讯》(Mitteilungen der Schlesischen Gesellschaft fur Volkskunde) [注意:这里的fur同样应该有一元音变音符号在u字母上] 第30期,第70-79页。”迈克


  

(巴莫曲布嫫 整理 翻译;文中涉及的德语翻译,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焦仲平先生和民族文学研究所热依罕•卡德尔女士的帮助。)

TOP

folkloristics 的提出,是对应于语言language和语言学linguistics,将研究对象与学科本身进行区别的一种前例。在英语中,folkloristics 是个有一定学术思考的概念,也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在学科式微的语境下,提高学科的本位意识,不失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努力,或曰正名。由此看来,中美民俗学其实一理:都要按既有的学科惯例和规则进行学科建设。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莱因霍尔德·考尔夫(Reinhold Kohler)

--------------------------------------------------

据商务版《德语姓名译名手册》,正确的译法是:赖因霍尔德·科勒(Reinhold Kohler)

“科勒”大家都不陌生,德国洁具品牌,国内到处都有专卖店。

再说,Kohler 的发音在哪种语言中会是“考尔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