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9,德国哲学在中国

2009,德国哲学在中国

2009,德国哲学在中国

——“德国哲学与文献和文本”国际会议综述


□方博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与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协办的“德国哲学与文献和文本”国际会议近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德方派出了历年来阵容最大、水平最高的“2009年德国科学院哲学学科旗舰项目访问团”参加会议并访问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五个科学院版全集的编辑部负责人及相关领域的著名研究专家,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编辑部更是首次访问中国。中方的与会代表则是来自国内多所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及后起之秀。

  会议的主题是“德国哲学与文献和文本”,会议共分为“德国哲学暨康德”、“莱布尼茨哲学与文献和文本”、“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与文献”、“黑格尔哲学与文献和文本”、“德国哲学:关联与文本”、“尼采思想与文本”六个单元。格尔哈特(Volker Gerhardt)教授对哲学思考与文本编纂关系的阐释和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对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的批判正式拉开了会议讨论的序幕,与会学者围绕着版本考证、全集编纂、著作翻译、文本梳理、思想阐释与批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热烈的争辩。

  正如格尔哈特教授所言,学术,包括哲学思考是公共的,需要告知与交流。当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时,需要去了解前人和他人所作过的哲学思考、所得甚至是所失,以确保作为自我思考的哲学思考的公共性,进而确保这种思考的客观性。而作为这一了解的前提就是尽可能地反映作者原意的哲学文本,所以,致力于提供忠于历史、还原历史的历史批判版的哲学文本的编纂工作不仅对于哲学史研究,而且对于哲学思考本身都意义重大。在我们看来,这也正是此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围绕各个全集的编纂及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德国学者作出了详尽细致的报告,格尔哈特教授在其报告的附录中向我们介绍了德国科学院联盟庞大的编纂计划,哲学文献的编纂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柏林科学院波茨坦莱布尼茨编辑部前主任鲁道夫(Hartmut Rudolph)博士所作的《莱布尼茨全集的编辑整理:一个全才的著作及其揭示》、柏林科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辑部主任诺豪斯(Manfred Neuhaus)教授所作的《经典中的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编辑语文学的基础和视角》则总括性地介绍了整个全集的编纂历史、编辑原则及现状;而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的卡尔(Jacqueline Karl)女士的《伊曼纽尔·康德的〈遗著〉——遗稿、康德的工作方式及遗著的重新编辑整理》、莱布尼茨编辑部主任李文潮教授的《莱布尼茨档案中的“中国文献”》、柏林科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辑部的洛特(Regina Roth)女士的《审视马克思的工作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资本论〉及前期准备工作》、《尼采全集》编辑部主任哈热(Marie-Luise Haase)教授的《尼采手写遗稿的编辑整理》则分别从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展现了各个全集编纂在细节上的细致谨慎之处,同时说明了一个可靠的历史批判版的哲学文本编纂工作的艰难和所需要为之付出的心血。以卡尔女士关于康德遗著的报告为例,借助对康德工作方式的考察,比如康德在做笔记的时候更习惯从下到上,而不是从上到下地书写,编辑人员对康德所遗留下来的手稿进行了发生学的结构分析,在一页被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页上区分出了康德的三个工作阶段,将纸上的文字厘清为正文、修正和附释三部分,并对各个附释在时间上的先后和在文本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辨别和分类。德国学者在全集编纂的细节之处的严谨精神也体现在其他部分的工作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德国哲学的文献与文本的编辑工作中,德国学者是理所当然的主导者,但是也有中国学者对于这一工作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甚至是批评。北京大学的聂锦芳教授在其题为《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的论文中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成书和出版历史进行了考证,比较了现存的各个版本的异同,并对最新的MEGA2版在此文的编排上完全放弃内容的逻辑架构而固执于时间顺序的语文学原则提出了质疑。这一报告在会议上引起了德国学者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两国学者对于历史批判的全集版的编纂原则及文本编辑和思想阐释之间关系的热烈讨论,诺豪斯教授也当场欢迎聂锦芳教授将其观点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辑的年鉴上。

  而对中国的德国哲学研究学者来说,与德国哲学文献最直接相关的工作应该是德国哲学文本的翻译和引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张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秋零教授则分别在其报告中介绍了《黑格尔全集》和《康德全集》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情况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着李秋零教授关于康德著作在中国的翻译的报告,与会的两国学者对各个译本的比较和翻译中应该秉持的原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张慎教授对于外国哲学文本翻译的五个建议也获得了两国学者的积极回应。在场的德国学者也表示,国外学者对德国哲学文本翻译的经验回馈,对于他们的编纂工作也极有意义,编纂者在编纂过程中也应该把将来可能的翻译工作尽量考虑在内。

  相比较而言,中国学者的研究工作更多地集中在对德国哲学文本的梳理和思想阐释之上,这在此类论文在会议论文中所占的比重上也反映了出来。如果不作过于细致地深究的话,在其中还能大致区分出文本分析与现实性解读两类论文。属于第一类的有武汉大学的邓晓芒教授的《论“好像”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北京大学的李猛副教授的《莱布尼茨论努力》、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志伟教授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范畴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及其对德国观念论的影响》、复旦大学的王凤才教授的《霍耐特视阈中的黑格尔法哲学》、清华大学的黄裕生教授的《康德论自由的知识论进路》、北京大学的吴增定副教授的《从虚无主义到“被钉十字架的迪奥尼索斯”》和同济大学的孙周兴教授的《有关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几个问题》,此外,两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的南星和图宾根大学的程炜分别作了题为《康德对唯心论的驳斥》和《尼采的柏拉图——以巴塞尔“柏拉图讲义”为中心》的报告。用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北京大学的韩水法教授的话来讲就是“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属于第二类的则有俞吾金教授在其《走出黑格尔“主奴关系”的辩证法神话》中对黑格尔的批判,以及北威州科学艺术院黑格尔委员会主任希普(Ludwig Siep)教授的《黑格尔的实践哲学的现实性》和黑格尔档案馆馆长耶史克(Walter Jaeschke)教授的《“承认”作为国家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原则》。这些论文所阐发的新观点和视角及其所衍生出的其他话题,在会场上引起了中德两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并引发了持续的热烈争辩、讨论,这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德国哲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所取得的进展。

  本次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展示德国哲学基础性、文本性工作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莱布尼茨编辑部主任李文潮教授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尚新建教授均对本次会议所取得的成功表示了肯定,并且都表达了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的期待。对此,李文潮教授明确指出,应把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西方文化的研究和引介工作介绍到德国去,而德国学者在以后的文本编辑过程中也应重视文本的翻译问题,哲学文本的编辑和翻译完全可以结合到一起来考虑,在本次会议结束之后,德方将会向德国的科学院总部汇报本次会议的会议记录,以期促进双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合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8

TOP